唉!你們並不知道;那麼,我必須告訴你們;你們已經忘記了我剛才提到的那份遺囑。”(安東尼現在準備打出他的王牌,他即將進入高潮。注意他把他的暗示安排得多麼巧妙,一步緊接一步,把最重要的聲明則留在最後說出,這最後的聲明就是他賴以行動的關鍵所在。在推銷以及演講中,許多人都急於達到這一點,他們企圖“逼迫”他們的聽眾或客戶,結果反而失去了應有的效果。)
全體:“不錯,遺囑!我們且停下來,聽聽遺囑的內容。”安東尼:“這就是遺囑,上麵有凱撒的印章。
他給予每位羅馬公民,
給每一個人,75個德拉克馬。”
公民乙:“最尊貴的凱撒!我們要為他的死複仇!”公民丙:“哦,尊貴的凱撒!”
安東尼:“請耐心聽我說完。”
全體:“安靜!”
安東尼:“還有,他遺留給你們他所有的步道,他私人的涼亭,以及新辟的果園,就在泰伯河的這一邊;他把這些都遺留給你們大家,讓你們永遠世襲;供你們遊憩之用。
這就是凱撒!還有什麼人能比得上他?”
公民甲:“沒有,沒有。來,走吧,走吧!我們要在神聖的地方把他的屍體火化,然後用火把燒毀叛徒的房子。把屍體抬起來。”
公民乙:“去點起火來。”
公民丙:“把椅子拽下來燒掉。”
公民丁:“把長凳子、窗戶,任何東西都拽下來燒掉。”這就是勃魯托斯的下場!
凱撒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缺乏迷人的個性以及良好的判斷力,不知道從羅馬暴民的角度來陳述他的論辯,而馬克。安東尼卻正好相反。他的整個態度很明顯地表現出他自我感覺良好,他對自己的行為深感驕傲。在今天這個社會裏,我們都曾經見過有些人在這一方麵很像勃魯托斯。如果我們密切觀察的話,就會注意到他們這一輩子無甚成就。
假設安東尼以一種“趾高氣揚”的態度走上講台,以這種方式說出他的開場白:
“現在讓我來告訴你們這些羅馬人有關於勃魯托斯這個人的事情——他實際上是個凶手而且他將無法繼續下去,因為這群羅馬暴民早就把他拽下來了。
馬克.安東尼是位聰明的推銷員,也是位洞悉人情世故的心理學家,所以他能夠在陳詞時表達的根本不是他自己的想法,而是這些羅馬暴民本身的意見。
翻回到前麵討論“進取心與領導才能”的那一講,將其再讀一遍。閱讀的同時,請將其中的心理學和安東尼作一比較。注意這兩者都是強調“你”
對其他人的態度,而不是“我”如果你願意的話,你還可以注意本書是如何強調這一點的,尤其是在第7講。
莎士比亞顯然是人類文明史中最高超的心理學家與劇作家。他的全部作品都是根據他對人性的高度認識寫成的。在整篇演說中,你可以注意到他是如何借安東尼之口相當小心地采取了“你”的態度,以致這些羅馬暴民都確信最後的決定是自行生成的。
不過,我必須請你注意這個事實:馬克。安東尼訴諸於羅馬暴民的利益,這本身是一種狡猾和不光明正大的行動。騙人者經常利用這種方法訴諸於受害者的貪婪與貪財心理來行騙。雖然安東尼表現出很大的自製力,能夠在演講之初采取對勃魯托斯的不真實態度,同時很明顯,他的整個吸引力完全基於他懂得利用奉承的手段來影響羅馬暴民的思想。
塑造迷人個性的方法和途徑
在本書第7講中所引用的兩封信,以十分具體的方式說明了以“你”為出發點的價值,以及以“我”為出發點的致命性。請再重讀這些信件,並且觀察這兩封信密切遵循了馬克。安東尼的呼籲方式,而另一封信則正好以相反性質的方式為基礎。不管你是在寫一封銷售信或一篇布道詞,還是寫一篇廣告文案或一本書,隻要你能遵循安東尼在他這篇著名演說中所應用的相同原則,你就一定可以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