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訓誡防線四項機製。(1)防範預警機製。防範預警機製實際上是一種事先警告機製,是針對黨員幹部參與的高發、頻發腐敗問題的領域,以組織程序正式提出警告,並進行跟蹤監督的機製。由於我國的市場經濟還不完善,某些資源和權利的分配還比較集中,還存在滋生腐敗的條件和土壤。在這些領域(主要是這些領域)一旦發現問題,往往是“窩案”、“串案”,給黨的形象和人民的事業造成惡劣影響和嚴重損害。因此,有必要在這些領域進行事前預警,加強防範,防止問題的發生,這就是警示訓誡防線的防範預警機製。(2)動態監督機製。所謂動態監督機製是相對於靜態監督機製而言的,靜態監督最典型的如事後監督,隻是對行為結果的監督。而動態監督主要是對行為的過程,包括決策過程、執行過程和落實效果的全過程的監督。所以,動態監督機製就是對行為的過程實行全程監督的機製。根據警示訓誡防線三項製度以及每一項製度的適用範圍來看,警示訓誡防線的監督涵蓋了黨員幹部行為的全過程。從縱向看,包括抽象行政行為的作出和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過程都在監督的範圍之內;從橫向看,不僅包括了對黨員幹部幹事創業和執政執紀情況的監督,也包括了對黨員幹部重要的個人生活的監督。它是對發展變化的過程進行監督。所以,警示訓誡防線是一種動態的監督機製。(3)保護挽救機製。警示訓誡防線作為一項具體的腐敗預防製度,其核心意義在於在腐敗問題產生之前及早消除各種腐敗誘因,腐敗問題產生之初有效遏製和糾正腐敗行為,減少腐敗的社會危害性,降低反腐敗的社會成本,從而避免黨員幹部犯錯誤,或犯大的錯誤。這就在客觀上起到了對黨員幹部的保護挽救作用。一生中,黨員幹部難免不出一點差錯,不犯一點錯誤。而工作上需要的是有針對性地完善各種製度,形成預防、抑製錯誤和糾正錯誤的機製。由完善的機製來製約,使黨員幹部不想犯錯誤,不能犯錯誤,或犯了錯誤以後能被及時發現、及時糾正,這就是對黨員幹部的最大的保護。所以,警示訓誡防線的保護挽救機製就是通過有效的教育不出問題,對問題及早發現、及早解決,避免黨員幹部犯錯誤的機製。(4)責任整改機製。警示訓誡防線如果沒有嚴格的糾錯機製和相應的責任追究機製,預警、監督和保護的約束力就會“軟化”。在警示訓誡防線的製度設計中,除上述製度和機製外,也規定了責任整改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警示訓誡轉移遞接製度、限期整改製度、組織處理製度、晉升評先受限製度、違紀立案製度、廉政檔案製度等。警示訓誡轉移遞接製度是指針對問題的輕重程度,整改的情況,從最輕微的警示提醒向誡勉督導、責令糾錯轉移的製度。限期整改製度是指對誡勉督導對象和責令糾錯對象,規定在一定期間內糾正錯誤、解決問題的製度。組織處理製度主要是對誡勉督導對象和責令糾錯對象,在整改期滿,問題沒有得到解決的,所采取的停職、調離、免職等組織處理辦法。晉升評先受限製度是指對責令糾錯對象,在整改期內不得評先評優、提拔使用的製度。違紀立案製度是指對誡勉督導對象和責令糾錯對象整改期滿,問題沒有解決,且問題繼續發展至嚴重程度的轉立案,按黨政紀處理的製度。廉政檔案製度是指對責令糾錯對象的問題和事實,以及處理情況記入個人廉政檔案,作為考核晉升的參考資料。所以,責任整改機製就是通過組織責任規定和整改的義務性規定以落實警示訓誡防線要求的機製。
第8章 警示訓誡防線的概念、特征和主要內容(2)(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