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比的上司因為這次的事情對鮑比有了重新的評價與認識,他開始交給他更多的工作與任務,鮑比也漸漸收獲了財富與經驗。而這位上司最後成了他最要好的朋友,兩人在五年後自創了公司。
鮑比就是這麼一個讓人感動的胖子,他是我妻子的同學。當聽到他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就覺得他有著不同於其他人的優點。他不會向身邊的人承諾太多,但是他一承諾就會完成這件事。很值得高興的是他最終做到了,他成功地轉化了阻力,使其成為了他的助力。
在生活中,我們中間會有多少個鮑比?我相信一定不少,他們就像是一個個英雄,會時常提醒著我們該如何去麵對生活,如何去麵對承諾。當我們所承諾的被履行之後,我們才有可能追逐希望,這就是行動。
在行動之前我們需要思考,規劃就是行動之前必須完成的事情,規劃完成後最重要的就是行動。在了解了承諾在人際關係中的作用後,我們還要明白承諾對於自身的一種作用。
你現在可以對著鏡子看自己,回想一下,這段時間以來是不是給過自己任何一個關於未來、關於希望的承諾,如果沒有,那麼你就要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開始習慣對著鏡子許下承諾。我們都非常清楚改變自己才是改變身邊人們的唯一途徑,可是卻沒有任何人會願意對著鏡子與自己進行溝通,因為這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傻瓜。
但是據研究數據,20%喜歡對著鏡子自我暗示的人,更容易找到方向,這並不是神經病的特征,而是一種溝通。當我們根本無法與自己進行溝通的時候,我們隻能通過鏡子的反射來看到我們臉上的樣子,或者看到更深處的心理。對著鏡子與自己對話是一種心理交涉,這就像在跟一個朋友聊天一樣,這樣的心理暗示就好比催眠,有一定的安撫作用。
為什麼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進行溝通?
就像你是一條蟲,可你終究會變成蝴蝶,但是在你還未變成蝴蝶的時候,你總會沮喪為什麼你是一條蟲。其實你隻是不了解自己而已,你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看清楚自己的每一個地方,或許你不是最漂亮的,但你要習慣你眼中的自己,每個人要從看清楚自己、愛自己、發現自己的與眾不同開始,這樣你才能夠有把握你的每一個承諾是否能夠成真。
當你不自信的時候,麵對自己才是最正確的方式。我曾做過一個實驗,我請了三十位誌願者,讓他們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對自己寫一段話。我收集了那些話後驚人地發現大部分人都寫到了這樣的一句話:”我從來沒有發現我的臉是可以這樣的。“在實驗的過程中,我讓誌願者盡可能對自己擺出各種姿勢,發現每一個不同的自己。經過這次實驗,我收到了50%誌願者的回信,他們表示非常感謝有這次參與的機會,讓他們對自己、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我也非常高興他們這樣想,並且傳達了希望的思想。
這是一個簡單的實驗,但是這個實驗說明了一些問題:絕大多數人根本不會每天對著鏡子與自己進行交流,有的人甚至覺得對著鏡子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很多人都回避照鏡子,因為他們害怕看到年紀越來越大,生活越來越糟的自己。當時我就問過隔壁的老奶奶這個問題:”你經常照鏡子嗎?“”我都這麼老了,怎麼可能還需要照鏡子。“老奶奶非常坦誠地說。我聽了覺得很心酸,繼續說:”可是你不覺得你錯過了最好的你嗎?“”我滿臉的皺紋,有什麼好錯過的。“老奶奶非常執著,她討厭與我討論這個問題,她感覺自己被嘲笑了一樣。我非常想讓她理解一種思想,那種思想叫希望,但越是對於年紀大的人來說,擁有的快樂就會越少。死亡的恐懼,年老的恐懼,足以讓他們心理失去平衡,總認為自己錯過了最好的時光。其實我認為不是的,你所在的每一段時光都是你最好的時光,你年輕過,你也成長過,或者最後你隻能與死亡相伴,這都是一個人的發展過程,這並沒有什麼丟臉的,你隻是在成長而已。
在認識自己的同時要欣賞自己,並且完成對自己的每一個承諾。你要清楚地知道你所規劃的未來,隻有認同了,你才能走得下去。
我認識的最有拖延症的小孩應該就是我那個小侄子了,他總是對我說:”明天又不會跑掉,為什麼要那麼努力?“對於他這樣的頑童,沒有幾個人有辦法製服,於是我想了一個辦法,我知道他喜歡踢足球,所以我在他生日的時候送了一個足球給他。他非常高興,可就在給他足球的時候我問:”你會參加這一屆的少兒杯足球賽嗎?“”我的實力不行,我不要去。“我的小侄子非常肯定地拒絕了我,但是有一天我看到他在看關於球賽的資料,於是我把報名表交給了他。他看了之後,還是非常堅決地對我說:”我不要去。“隨後我拿了一麵鏡子對著他,他看了一眼那麵鏡子後問我:”怎麼了?“”不要對著我說,你對著他說。“聽我這樣說完,他竟然哭了。我沒有安慰他,等他對著鏡子說”不“。他到最後也說不出口,因為他麵對自己的時候才發現,他滿眼都說著想去,你讓他怎麼開口說謊?見他沒有說謊,我便對他說:”你每天對著鏡子裏的自己承諾,你要如何訓練,如何參加比賽。“”我會這樣做的。“我的侄子哭鬧過一番後也懂事了,知道總是將想要的逃避掉也不是最終的辦法,於是他按照我所說的開始進行心理暗示。效果還是很明顯的,至少他開始行動了,我有時候去看望他,就能見到他在踢球。連我妻子都說:”他比以前更有活力了。“我會開玩笑地說:”是不是就像我那時候,突然有天就有活力了?“”挺像,這是為什麼?“我妻子追問,我笑著說:”希望。“當我們追逐著希望,除了規劃我們還需要一個承諾,關於對自己的承諾。實現了對自己的承諾,你將會向希望前進,你會更靠近你的規劃。你現在缺乏的是行動,是按照規劃實施的那些行動。你敢保證你每一次都如約完成了對自己所承諾的事情嗎?有時候事情就是那麼難以控製,不是每個人都能很好地掌控自己。現在,你要懂得的比掌控情緒簡單--隻要按照你所規劃的去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