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履行承諾:起航駛向希望(2)(1 / 3)

承諾的可靠性是從幾個方麵去判斷的,首先,你對自己所講述的事情是否已經非常有自信,知道其發展動向,這是一種猜測未來的做法,你需要清楚地知道你所希望的是否會按照你所要求的去走。想猜測未來,你需要非常有邏輯地分析。你要明確你所猜測的事情已經進展到哪一步了,哪一步更接近成功。這都是你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承諾可以促進你的希望,但是你不履行承諾,承諾就會變成你的阻力。

人在生活中會遇見各種各樣的阻力,承諾卻是自己給自己的阻力。比如,你是一個經常愛承諾的人,可是你每次都不一定按照你所說的去做,這樣,你將失去身邊人的信任。這對你來說是件非常糟糕的事情,當你下次真的承諾的時候,不見得有人會給你回應。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像露露那樣,自己去找到出路,實現自己所說的後再去說話,這是一種轉化,當語言的力量足以讓身邊的人覺得信賴,那麼你這個時候隻需要用語言來獲得大量的支持。

但當你不再擁有這種幸運,你就需要用你的行動一點點找回丟掉的被信任,這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值得深思的。你是否對你說出的承諾負責過?有很多人總喜歡說一些看上去很在理,實際上根本不會做的事情,這種人的語言就等於一種無價值的宣泄,他們在宣泄的同時也會讓周圍的人感到難受,沒有可靠保障的信息傳播,會讓人不知所雲。

對於聽者來說,他可以視你為空氣,但對於你來說,卻是莫大的傷害。承諾有時候能讓人成為空氣,這是多麼讓人難過的事情。你可以想象身邊的人再也不相信你所說的話,即便你說的是真的,也沒有任何的回應,可想而知承諾所帶來的是什麼。在這一刻,如果你還想著用承諾換取信任,那你就要小心了。

人的心靈非常脆弱,沒有哪一個人能做到每次都相信一個不履行承諾的人。被欺騙一次後,人們通常會失落;再被欺騙一次後,會選擇沉默;最後這種沉默會轉化為無視。這是一種不能扭轉的心理過程,有一句話叫”心死了,再也回不去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雖然這句話用在愛情裏會更適合,但是在事業上,上司對下屬的信任也是極度有限的,他第一次交代給你一件他認為重要的事情,但你沒有完成,也許他會原諒;但是第二次,他可能就會懷疑你是否有勝任這份工作的能力。

在起航駛向希望的時候,我們會遇上各種各樣的人,而這些人會成為我們的阻力,也有可能是助力。在設想未來這個問題上,我曾說過這個關鍵--阻力與助力的轉化;然而在這裏,承諾與信任之間既有可能成為阻力與助力的轉化--如果你的承諾履行了,那麼你身邊的人很有可能成為你的助力;反之,也可能成為你的阻力,你需要了解怎麼在其中掌握這個度。

愛默生曾說:”有怎樣的思想,就有怎樣的生活。“這句話非常獨到地解釋了阻力與助力的關係。生活就像一麵鏡子,你往哪邊使力,它所反射的就是哪邊。你如果想讓你的生活助力多過阻力,就需要清楚地知道哪些話是你該給肯定意見的,哪些承諾是可以對外宣傳的。如果一位領導想要知道你能不能勝任工作,他不會等你說承諾,而是會看你所做的是不是他要的。生活中的助力是非常少的,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碰見的都會是阻力,比如鮑比,他就深有體會。

鮑比是個胖子,但這並不是他最苦惱的,他最難過的是他的上司總不願意交給他一些重要的工作,甚至還會羞辱他。他每天工作總是無所事事,這讓他難過極了,但是他並沒有辭去工作,他認為生活中的磨難是經常會有的,隻要他努力去做,總有一天上司會看見他的好。鮑比的上司並不喜歡他,但是有一天由於實在沒有業務員了,他才肯叫上鮑比。鮑比對此非常感激,他拿到了入職以來的第一次重要任務。

可他高興了沒多久就發現,他要去說服的人是一位極其刁蠻的老頭。他費了很大的勁還是隻能站在門口喊話,那位老頭始終沒有同意讓他進屋子。鮑比因為這次的挫敗失去了信心,回到公司後,他的上司根本不考慮他的心情,還繼續責罵他沒有完成任務。因為被上司激怒,鮑比承諾會在一個月內讓那位先生購買他們公司的產品,否則就辭職。

上司見他那麼有信心就同意了,鮑比為著這個承諾東奔西跑,他始終相信可以通過堅持來感動這位老頭。他認為沒有努力過就不會知道結果,於是總是守在那位老頭的屋門前,周圍的人都快以為他是神經病了,但鮑比依然這樣堅持。最後那位老頭被感動了,叫他進了屋子,給了他一分鍾來說明來意。鮑比抓住了這個機會,最終他拿下了他進公司的第一筆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