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應急預案:多給自己留一項選擇(1)(2 / 2)

善於做準備的人才會有更多的選擇。如果你總在停留,完成了一個希望就再也沒有更多的希望,你就會把自己的步伐拖住。我們應該多設置幾個應急預案,多培養自己各方麵的能力。如果阿諾德在這些年的工作中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提高了身體素質,提高了理解能力,提高了各方麵的能力,我想他會有更多的選擇。但據我所知,他這些年除了上班就是下班,每天非常有條理地生活,並未進一步培養自己。如果你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就要在達到一個希望時思考你以後的路要怎麼走。

路是人走出來的,而不是等出來的。停止了就會成為化石,被埋藏在土壤之下,如果你不想成為千年的老古董,就要從現在起好好考慮你的出路還有哪些。給自己多一個選擇,讓路更寬一點,這樣你才會走得更舒暢。

曾經有一次,我找了三個人做了一個遊戲。我讓他們在紙條上寫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未來想從事什麼職業“;第二個問題是”下一步要幹什麼“。我收集了三個人所寫的答案,第一位是誌願者A,他寫道:我想做一名服務員,下一步繼續幹服務員的工作。第二位是誌願者B,他寫道:我想做一名律師,下一步我想成為法官。第三位誌願者C,他寫道:我想做一位記者,下一步是進行全球旅行。

這三位誌願者都是在路上隨機挑選參與的,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但我們看出誌願者A並沒有考慮過下一步他將要幹什麼,而誌願者B和誌願者C都考慮到了下一步想做的事情。從這一點上看,這三個人中唯一沒有給自己設置應急預案的是A。

在這裏很多人會問,為什麼要給自己設置應急預案,而不能一直幹著一件事?

這個問題非常有爭議,因為一直幹著一件事其實並不能說不好,你可以這樣做,但是你考慮過當你老了,幹不動了時,你該怎麼找到人生的樂趣嗎?或許你會說,我可以通過一些活動消耗時間,但我想告訴你,時間就算你不消耗,它們也會自然地溜走,當每個人都在說著利用時間時,我想跟你說說靈魂那些事。

每個人的價值或多或少,你覺得少了,那麼就少了。這個社會並沒有一個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準,有的人會說掙錢多少就是衡量的標準,如果這樣想就說明你已經落伍了,如今早已經過了那個用金錢衡量人價值的時代。現在,就算一個人再有錢,我們也會想著:他究竟是誰?究竟做了什麼?當一個偉人不是那麼容易的,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偉人,但是你必須有價值。

缺乏價值的人,往往就容易陷入自怨自艾的境地,這就是心理疾病的根源。作為心理醫生,我隻要以我的專業知識來讓病人們康複,就實現了我的價值。但我會為自己留一條後路,那條路就叫作培養自己的興趣。我會考慮如果離開了這個崗位,我還會成為誰,而這就是需要自己去培養的,它不會突然冒出來。這就是我在這裏說的應急預案。

選擇不是隻有一個,你可以多項選擇。每個人都有一天24小時,但不是每天都需要工作,怎麼在對自身的培養上下功夫,就看你在每天工作的8小時之外怎麼對待自己。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馬斯洛說:”自我實現是我們的最高需求。“自我實現包括很多方麵,這些方麵需要你用時間去實現,你起碼要知道你下一步在哪,就像玩遊戲,你至少要知道你的下一步是闖哪一關。

我在規劃的時候就說過全麵規劃的重要性,要從全局的角度去進行規劃,要深刻地了解自己的需求。然而在這裏,你要明確地知道:你的預案是什麼,為什麼需要這個預案?

很多人總會像獵豹一樣追逐著一個目標,就算撞破頭也從來不放棄。這樣並不是不好,但這樣確實不夠聰明。打個比方,你如果非常喜歡一件事,這件事你試過,但確實是你做不到的,難道你就不生活了嗎?

有些人的目標性非常強,衝勁也非常大,他們會像猛獸一樣向著夢想衝刺,但是這些人往往會遇到很大的挫折。有句話叫”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可在我看來,這句話應該還沒有說完,應該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衝勁越大困難就越多,選擇越多道路就越多“。我們如果讓自己的路變得非常窄,將麵臨的就是非死即傷的結果。心靈是很脆弱的,想要強大起來,除非有很好的抗打擊能力,否則就會開始變得否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