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以希望領軍(2)(3 / 3)

第三個方麵,調動希望的動力,讓身邊的人行動起來。

如果說希望是一劑良藥,那麼行動就是證明希望的配方,下肚後就能辨別真假。希望在管理學中起到的最好作用,在於你可以不斷調整希望的節點。我已經說過希望到底是什麼,它就像是每一站的車站標,你可以通過調整進入下一個車道,這就是最好的作用。一個管理者的決定往往不可能是絕對正確的,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者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案,改變自己的戰略。在這個調整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該發揮自己的一份力量。

想要調動你下屬的行動力,就看你如何調動希望的動力。希望是一種無形的強大動力,足以讓人發揮極佳的潛能。你可以在調整的過程中聽聽每一個人的建議,讓他們有更多的參與感。這種參與感可以培養共進退的革命精神,這種精神的互動是共同希望的組成部分,凝聚著所有人希望的前進方向,是足夠有推動力的。比如,一根樹枝你能夠輕易折斷,但是十根就非常費勁了。同樣的道理,你要讓身邊的人與你站在一起。

與你站在一起的人多了,就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這股力量足以決定公司的去向。這些與你站在一起的人會發揮自己的才智來幫助你實現你想要的,所以不要忽略身邊的任何一個人,也許他就會是為你提供新希望的啟蒙者。每一個看待事情的角度都有不同,在這種不同的角度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差異化,這些差異化足以讓你看到錯誤與缺陷。

我們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發展的,但一個人不可能全麵到什麼都看得見。你畢竟不是上帝,也不要輕易把自己當作上帝,如果你把自己當作上帝,那麼你身邊的人一定不會是天使,而是惡魔,因為隻有惡魔才會盤旋在上帝的身邊尋找突破的機會。你的希望隻是你個人的,要成為一個公司的希望,你就必須化身成為一個普通的人,用眼睛看清楚身邊的人,看他們是怎樣做的,怎樣行動起來的,你要非常清楚每一個人待在你身邊的需求是什麼。

或許他隻是要一份工作,或許他隻是想要這份薪水,不管他出於什麼目的,隻要他有存在的價值,你就不能否定他存在的意義。一個人不可能完美到什麼都會,我們都是在互補的過程中成長的。如果你的企業是巴旦木杏樹,那麼你就需要更多的人來幫你澆水。你不能抽著鞭子讓他們替你行動,那樣的行動隻是等同於機器人般的運動,不能實際幫你什麼,你要了解那樣的行動力也隻是多了一雙手而已。

作為管理者,之所以能夠放下手中的事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是因為少了這個管理者,下麵的工作能夠繼續正常有序地運轉,這種就是已經成了製度化的管理方式。每件事情都會有流程,而這些流程能幫助監控,但是每一個工作都不能隻通過係統化的方式來解決,我們還需要調動員工的主觀行動力,讓他們更有參與感地與你互動希望。你能引導他們從心裏跟隨著你的腳步,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在成為別人的上帝之前,你首先要成為自己的上帝。你所給予的希望不是讓他們像機器人一樣幹活,而是讓他們從窮人真正轉變成富人。你隻要給他們一個希望,讓他們自己去追逐,這就足夠了。

你可以是很多人的上帝,同時你也可以什麼都不是,這完全取決於你在你所管理的團隊中是給人帶來希望的角色,還是毀滅他人希望的角色。

成為希望的領軍人後,你會發現路途比你想象的要簡單得多,幫你的人會跟著你,陪著你,你將不再是孤軍奮戰。

成為希望的領軍人,你將不再是孤軍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