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高於戰績
安逸與壓力
西方國家的人非常愛吃沙丁魚,但是想吃到活的沙丁魚卻很困難,因為沙丁魚運到岸上就死了。聰明的漁夫想出一個好辦法,就是在一船捕撈上來的沙丁魚裏放幾條十分活躍的鯰魚。沙丁魚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不得不遊動,因而能存活下來。人們把這種效果稱為鯰魚效應。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對比實驗:把一隻青蛙放進盛著冷水的鍋裏,然後慢慢地加熱。青蛙的感覺就會很遲鈍、很麻木,結果在慢慢地加熱過程中死掉。有趣的是,先將鍋裏的水燒到沸騰,然後扔進一隻青蛙。青蛙因受強勢刺激,拚命一跳,逃離了開水。身陷絕境,反而逢生。
在美國的阿拉斯加自然保護區,人們為了保護鹿而把狼消滅了。鹿沒有了天敵,飽食終日,無憂無慮。十幾年之後,鹿群數量猛增,但體態蠢笨,同時由於食物緊缺和安逸少動引起的體質羸弱,導致鹿群大批死亡。於是,人們又把狼請了回來。鹿群迫於生存危機,四散奔逃,日趨矯健靈活,恢複了蓬勃的生機。真是“敵存滅禍,敵去招過”。
在我國北方的哈爾濱市有個虎園,裏麵放養了不少老虎。有人在虎園裏放了一頭牛,結果此牛不畏虎,幾經較量,反而虎口脫險!虎園裏的獸中之王捕不住牛的咄咄怪事,能給人什麼啟示?
泰國是拉差龍虎園的管理人員介紹:小老虎出生以後,先由豬奶媽喂養一個月,然後再由人工喂養,這樣長大的老虎便失去了野性。遊人可以看到:虎和豬、狗等一起嬉戲、生活。虎仔吃豬奶,性情溫又乖。這在科學上也許是一種探索,但環境改變了老虎的本性,老虎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老虎了。
楚霸王項羽跟秦兵打仗,過河後把鍋砸碎、船弄沉,決心背水一戰。軍士奮勇戰鬥,以一當十,以少勝多,大破秦兵。這便是著名的“破釜沉舟”。正如《孫子兵法》所說:“置之死地而後生。”
“思想甘露福兮禍所伏。”安逸,很容易使個體不思進取,使群體平庸和沉淪。與此相反,壓力出動力,壓力出活力,壓力出實力。修煉身心,學習成才,帶兵打仗,下崗就業,成就事業,概莫如此。成於壓力,居安思危者存;敗於安逸,養尊處優者亡。這是自然與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
麵對壓力,不應膽怯,不應逃避,要記住“狹路相逢勇者勝”!
麵對安逸,不應貪圖,不應陶醉,要記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誠哉斯言。
提高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
伯利恒鋼鐵公司總經理西韋伯,為改變自己公司效率低下的狀況,向艾維·李提出買一套思維的要求,以便能在較短的時間裏做完較多的工作。李說:“好!我10分鍾之內教你一套至少可以提高效率50%的方法。”李給了西伯韋一張紙之後接著說:“把你明天必須做的重要工作記下來,按重要程度依次編上號碼。明天早上一上班,馬上從第一項工作做起,直到做完為止。再檢查一下安排的次序,然後開始做第二項工作。如果有一項工作需要做一整天,也沒有關係,隻要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堅持做下去。如果你不建立某種製度,恐怕連哪項工作最為重要也不清楚。請你把這個辦法作為每個工作日的習慣做法。你自己這樣做了之後,讓你公司裏的人也照樣做。你願意試多長時間都行。然後送張支票給我,你認為這個辦法值多少錢就給我多少錢。”西伯韋認為這個思維很有用,不久就填了一張25000美元的支票給李。後來西伯韋堅持使用這套辦法,在5年時間裏,伯利恒鋼鐵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企業,而且多賺了幾億美元。西伯韋成了世界有名的鋼鐵巨頭。
後來西伯韋的朋友問他:為什麼給這樣一個簡單的點子支付這樣高的報酬?西伯韋提醒他的朋友注意:這是他學過的各種辦法中最得益的一種,這是公司多年來最有價值的一筆投資。
猶太人多年來經商經驗的精華,就是瞄準少數高收入階層。在空氣中,氮與氧的比例是78∶22;在人體中,水分與其他物質成分的比例也是78∶22;在正方形中,內切圓麵積與剩餘部分麵積的比例還是78∶22。在自然界中,78∶22是一個客觀存在的法則。猶太人的生意經就建立在這個法則之上。在人類社會,老百姓是多數,富翁是少數,其比例大體是78∶22;富翁的財產和老百姓的財產比例,大體也是78∶22。正因如此,猶太人經商要麼是金融業,要麼是搞鑽石買賣,相當多的金錢進入了猶太人的口袋。
前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在日理萬機的情況下還能照顧好家庭。有人問她:提高效率的秘訣是什麼?她答複說:把要做的事情按輕重緩急一條一條列下來,積極行動,做好之後,再一條一條刪去就成了!有人對美國整個汽車工業作了統計,結果表明:一個企業、一個部門、一個研究所,都是20%的業務骨幹對事業發展起到了80%的作用。如果能調動並保護20%骨幹的積極性,使另外80%的人向20%的骨幹學習,這個單位就欣欣向榮;反之,就江河日下。這個統計結果,就叫“二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