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夢想(1 / 2)

憐憐的夢想

這一天,憐憐起來,發現門前的核桃樹,樹枝光禿禿的。葉子早已落光了。

這一天,憐憐起來,發現門前的核桃樹,綠葉成蔭。

……

這一天,憐憐起來,發現,很多日子已經成為了過去。

這一天。

這一年。憐憐十三四歲了。

憐憐微微地睜開惺忪的睡眼,四周硬梆梆的石壁竄入眼簾。莫名的,憐憐的心裏就騰起一陣陣濃濃的瘴氣,壓得他高興不起來。緊接著,莫名的,他就很疲憊,疲憊得想躺著永遠不起來。莫名的,他就感覺很孤單;奶奶在世時,憐憐也有過很孤單的感覺,不過,彼一時的孤單和此一時的孤單有所不同。那時的孤單有奶奶的存在,而現在的孤單就隻剩下孤零零的自己了。憐憐的心裏那個無法複原的真空,隨著奶奶的離去,擴大了它的體積和絕對值。還好的是憐憐一天天長大了,他的心房變得堅硬,即使裏麵有真空也吸不癟它、顫抖不了它。就這樣,憐憐對爹爹、媽媽的渴望,對奶奶的思念漸漸地木質化了。

憐憐還是那麼的努力,努力思考問題,可他還是那麼地懂不了這個世界。他始終覺得人世間千奇百怪難以理解。他審視著人活著的意義和價值,整理著活著的原因,比較著活著與死去的區別,探索著自己活著的方法方式和活著的姿態。

“難道我就這樣要撿一輩子的垃圾嗎?”

這個問題在憐憐的腦海裏有意無意地,那是醞釀了很長時間了。今天,他用低沉的聲音如此審問自己。這種情景不亞於憐憐記憶裏大男孩對他的審問:你爹你媽呢?憐憐一時自己把自己嚇得夠嗆。他清楚地知道,日複一日地撿垃圾,年複一年地撿垃圾,直到生命的盡頭就永遠地停留在臂枕宮。像這樣,自己會不會很滿足,答案是明顯的:不會。至少自己還得去尋找爹爹和媽媽。可是,不撿垃圾自己又能做什麼呢?

哎呀!不管那麼多好不?管它能不能做,先想一想再說。想想總可以吧!

嗯,可以。你想吧!

憐憐想:世人都以有房有媳婦為成功人士,同時這也是一個男子漢一生中必須去完成的最基本的大事。而我憐憐不想成為什麼成功人士,可我想做一個正常的人。我是不是也可以有媳婦呢?是不是也可以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呢?是不是我也可以遇到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孩子,開始一場海枯石爛的愛情呢?不要求如花似玉,本實粗糙也是可以的。

憐憐體內的各種激素是越來越分泌了,催促他不停的胡思亂想。實話說,憐憐和正常人一樣渴望愛情,同時他也和正常人一樣渴望女人。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他使人們生來就有各種感覺和欲望,饑餓的感覺和吃的欲望、愛的感覺被愛的欲望、冷的感覺和穿衣服的欲望……同時上帝對人也是最不公平的,至於你有沒有吃的,有沒有愛,有沒有禦寒的衣服,甚至有沒有爹娘,他是不管的。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世界上,身上都帶著罪孽而來的,就是所謂的原罪吧。生活是一個不斷修行和贖罪的過程。然而很多愚昧的人並不懂得這個道理,他們總是在生活中做盡壞事,增加自身的罪惡。成長中的每一個人,都要經過愛爐、恨爐、情爐和欲爐的冶煉;有的人在裏邊煉成了鋼,有的在裏邊融化了、蒸發了。無論你貴為皇子,還是賤如垃圾,誰也逃不過這莊嚴的考驗。憐憐當然也不例外。

對愛的渴望侵蝕了憐憐對撿垃圾這一崇高事業的忠誠程度,憐憐隱隱約約也感覺到,似乎愛與垃圾就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說白了,沒有人會嫁給或是看上一個隻能撿垃圾的人。同時,憐憐也知道,自己不明不白地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全靠奶奶好不容易活下來,又好不容易長得這麼大,應該做一點除了撿垃圾以外的事,好好把握生命的機會。可憐憐真的想不出自己除了撿垃圾還能幹點什麼?!

所謂的愛,雖然憐憐很渴望它,可他根本就不知道愛是什麼東西。他也不知道何為感情!也不確定這些東西是否真的存在!很多時候他都是在自己想當然地為自己所理想的愛冠以完美的定義,並忠誠地作為自己想象的愛的履行者和守護者。憐憐時常幻想著怎樣見到自己心上的她,她又是怎樣的愛自己,愛得臂枕宮都碎成粉末了。不能說這些幻想荒誕可笑,應該說它比現實更要美好,君不見很多詩人都在想象中寫出了一篇又一篇亙古流芳的詩篇。這樣的幻想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在理想狀態下體現了人性的純真之本。這樣的幻想,那麼詩意,夾帶著憐憐的心願與生命。我想可以這麼說,隻有在這種狀態下才能找到所謂的真愛,可它卻是虛無的。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分不清假愛與真愛到底有什麼區別!其實在這個大前提下它們是一樣的。所謂的愛不如說某些需要,結婚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愛與烏紗帽本質是一樣的,都是作為一種工具界定權利與責任。就如當年袁世凱,當了大總統還不滿足,非得當皇帝。他為什麼要當皇帝呢?就是因為“皇帝”和“大總統”好似“愛”與“不愛”,兩個的頭銜不同,所界定權利不一樣。冠以“皇帝”名號,潛規則裏就有權利要求別人對我下跪朝拜,高呼萬歲;天下的女人我愛怎麼玩就這麼玩。這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所形成的皇權,是默認的。而大總統就不一樣了,至少它的權利範圍要重新修定才能成型,也肯定沒有皇權那麼大。所謂的愛與不愛也是如此,愛了你就有某些特殊的權利,不愛了也就沒有。即使你心裏很煩他(她),甚至是恨,仇恨,你也可以大聲說:我愛你。這樣你就對他(她)有著特殊的權利和責任,你可以給他(她)特殊的關照,為他(她)做特殊的事情。也就是說,所謂的愛就權利與責任,直接一點說就是利益。有的人以愛的名譽傷害他人,有的人以愛的名譽獲取暴利,有的人與愛的名譽狼狽為奸,比比皆是;而且你會發現,在現實裏越是喜歡說自己要愛到永遠、愛到海枯石爛、愛到地老天荒這樣的人最容易變卦;喜歡給人承諾的人,最喜歡失信。(這樣的人著實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