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事業單位會計製度的變革(2 / 2)

二、關於事業單位會計製度改革的概括性建議

1.科學實現全麵成本核算。現行製度下,事業單位對非經營性業務采用收付實現製,不進行成本核算。由於不計算成本,難以對非經營性業務進行正確的資金使用績效評價與考核。這不僅不利於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和國家預算資金的有效使用,而且容易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另外,由於對非經營性業務和經營性業務缺乏統一的要求和規則,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標準隨意性較大,即使部分單位進行了內部成本核算,成本信息也不具有可比性,難以反映各項業務實際成本的發生情況。因此,應考慮在事業單位會計中進行全麵的成本核算。

2.建立完整的會計報告體係。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報告可借鑒企業的財務報告體係,至少應包括會計報表和會計報表附注,強調會計報表附注的作用,對關鍵項目作出說明。對外報送的會計報表應包括資產負債表、業務活動表、預算收支總表、基本建設投資表、國有資產情況表。這樣,事業單位會計報告形成一個完整的係統,能更好地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也有助於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建立資產負債表觀的會計理念。將現金流量表納入事業單位財務報表體係,以動態地反映其未來的現金流量,這是國際通行的慣例,也是與企業會計製度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製度統一的需要。同時建議,將資產負債表中的收入與支出項目刪除,以“資產=負債+淨資產”為編製依據,以全麵反映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維護債權人利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3.適當引入權責發生製。這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國收付實現製下的預算會計核算內容主要是財政收支活動,沒有覆蓋全部會計要素。而權責發生製會計信息包括主體控製的經濟資源信息、從事經營的成本或提供產品和服務成本的相關信息、用於評價經濟主體財務狀況及其變化以及經濟主體經營活動及效率性的有用信息。因此,適當引入修正的權責發生製,能更好地反映政府部門受托責任的改選履行情況,大大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質量和決策相關性。

4.對事業單位結餘進行改進。事業單位的淨資產是指資產減去負債的差額。將負債列入淨資產核算,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建議取消“專用基金”科目下的“福利基金”“醫療基金”“住房基金”等科目,將專項資金列入“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同時:增設“結餘”要素;月末將各賬戶餘額對應結轉到“結餘”賬戶,正確反映非營利組織增收節支的結果和運用資金的成績;增加提取固定資產折舊內容的核算和反映;為適應國庫集中收入的需要,調整財政補助收入和事業支出的核算內容,以及時反映事業單位資金運作方式的變化;為適應政府采購的需要,調整采購業務的核算程序,以全麵反映事業單位不同來源資金進行采購的內容和程序。

5.會計報表中增加現金流量表。目前企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基礎是權責發生製,用現金流量表動態地反映企業在未來會計期間獲得現金流量的能力。現金流量表作為企業管理部門編製現金預算的依據,已經成為企業的三大會計報表之一;而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基礎是收付實現製,因此沒有規定編製現金流量表。隨著事業單位將核算基礎改為權責發生製,就需要編製現金流量表,以便動態地反映其未來的現金流量,同時也是與企業會計製度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製度統一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朱妍.新舊事業單位會計製度對比之下的幾點思考[J].交通財會,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