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吉林省民營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2 / 2)

二、吉林省中小民營企業擺脫融資困境的對策

(一)加強中小民營企業公司治理建設

運用現代企業製度規範企業管理,實行公司製改造,解除家族製的陳舊觀念引入優秀管理人才,同時強化信用觀念,推進企業誠信建設,提高誠信度,增強融資能力。

(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政策與服務

一是銀行應積建立符合中小企業貸款業務特點的信用評級,主動與經營狀況良好、發展空間大的中小民營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二是改變目前貸款決策權上移,基層權限受限狀況。增加與企業間的溝通,設立專門的谘詢窗口,通過公開貸款條件與貸款程序幫助企業選擇合理的貸款期限,減少企業等“貸”的時間。

三是加快發展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鼓勵具備資質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主發起人,在吉林省發起設立村鎮銀行。支持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參與村鎮銀行發起設立或增資擴股。改善村鎮銀行外部發展環境和社會公信力,鼓勵符合條件的村鎮銀行在吉林省設立分支機構;繼續加快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公司數量和注冊資本規模大幅增長。鼓勵優質企業發起設立小額貸款公司,積極推動行業龍頭企業和產業鏈核心企業探索產業鏈模式、協會模式、商圈模式等創新業務模式。

(三)加大我省金融財稅支持力度

盡快出台《金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落實“全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強化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正向激勵,破解民營市場主體融資難題。加快推進信用信息交換平台建設,完善信用法規製度體係,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建立工商、稅務、司法統一權威的企業信用信息數據係統,形成完善健全的“企業信用工程”。逐步實現中小民營企業信用信息查詢、服務與共享的社會化,盡早實現政、銀、企信息交流渠道防範跨市場、跨行業經營帶來的交叉金融風險,堅決打擊高利貸、非法集資、地下錢莊、非法證券等非法金融活動,構築金融安全區。

民營企業融資難,表麵上看是資金問題,實質上反映出在資源配置的轉變過程中,政府、銀行、企業如何有機結合融入到新的市場金融體係中去。所以解決融資難的唯一的出路是民營企業機製轉換、政府政策支持和商業銀行金融業務創新“三駕馬車並駕齊驅、協調配合”,才能有效解決市場經濟條件下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胡小平.民營企業融資[M].經濟管理出版社,2010.

[2]何光輝.中國小企業融資擔保發展的理論研究[J].財經研究,2010(18).

[3]李應榮.民營企業融資困境的問題探討[J].經濟師,2010(37).

[4]高強.我國民營企業融資渠道的問題研究中[J].國科技投資服務網,2011(9).

[5]樂暾.也談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J].財會通訊,2011(7).

[6]張楓.如何提高信用擔保在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作用[J].中國市場,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