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手之勞,幫助他人
有的時候,我們隻是簡單的舉手之勞,就可能是幫了別人一個大忙。生活中的善事是很容易做的,如果能夠,請多做一點。
一位朋友曾經講述了這樣一件事,聽來讓我們感動不已:
在我們剛剛搬進新居時,心情非常好。送走了最後一批前來祝賀的朋友後,我和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發上,遙想著今後的日子,自有一番甜蜜湧上心頭。
就再這時,門鈴響了。我開門一看,門外站著兩位不認識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對夫妻。我正感到疑惑,那位男子主動介紹他們是一樓的住戶,特地上來祝賀喬遷之喜。
一聽是鄰居,我趕緊往屋裏讓。男子連忙擺手:“不麻煩了,不麻煩了,還有一件事情要請你們幫忙。”我說:“千萬別客氣,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們效勞?”
男子說:“以後出入單元防盜門的時候,能不能輕點關門。我老父親心髒不太好,受不了太大的聲響。”說完,他靜靜地看著我們,眼裏流露出一股濃濃的歉意。
我沉吟了片刻,很堅定地說:“這當然沒問題,隻是怕有時候急了會顧不上。既然您父親受不了驚嚇,為什麼還要住在一樓?”
他妻子接口解釋道:“其實我們也不喜歡住一樓,既潮濕又髒,但是父親腿腳不方便,住在一樓出去活動一下比較方便。”
聽完後,我心裏頓時一陣感動,便答應以後盡量小心。兩口子千恩萬謝,弄得我們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後來漸漸的,我發現我們單元與其他單元的確不太一樣。人們在開關鐵防盜門時,都是輕手輕腳的,絕沒有其他單元時不時“咣當”一聲的巨響。一問,果然都是因這對夫妻所托。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一年過去了。一天晚上,這對夫妻又摁響了我家的門鈴。一見到我和妻子,兩人二話沒說,先給我們深深地鞠了個躬,半晌,頭也沒抬起來。原來就在昨天晚上,老人在醫院病故了。在臨終前,他還他對兒子交代說:非常感謝大家這些年對自己的照顧,要兒子在自己死後好好感謝同樓的鄰居,年紀大的給磕個頭,年紀輕的去鞠個躬。
送走了這對夫妻,我發自內心地感慨道:“輕點關門隻是舉手之勞,居然換來了別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擔不起啊!”
其實生活就是這樣,也許對你來說不過舉手之勞,但對別人來說卻是天大的恩惠。而當你在為別人行善時,其實也在為自己儲蓄幸福。
在美國的一個小鎮上,布特勒先生是一家小商店的主任。一天晚上,他已經將商店的門鎖好準備回家了。在路上,他碰到了一個小女孩,說要去他的店裏買一美分的線。他聽後,馬上走回去,重新打開門,給小孩子取線。這件樂於助人的小事,不知怎麼就傳遍了全城,於是也給他帶來了無數的顧客。
對於這位先生來說,他的行為可謂舉手之勞,可是對這個孩子來說,這也許是很大的一種恩惠。而也正是簡單的舉手之勞,為自己帶來了紅火的生意。
有些時候,你的一個小小的指點、提攜,可能會形成他人人生之中的一個大的轉折點,如果有益於他,為何不願意幫助他呢?而且這個小小的幫助,換回來的價值可能遠遠超過你所能想象得到的,甚至你都沒有想到會得到回報,但是在感恩的人群之中總會有“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讓你對感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在一個充滿人情味的社會之中,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之中常常會得到一些不明來源的恩惠,比如辦公桌被人擦幹淨了,水杯被蓄滿了,可能這些別人也覺得是舉手之勞,無阻掛齒,但相信你一定會覺得心裏暖暖的。
我們在受恩之時,也許無法對具體的人進行報答,那就在社會中與每個人共存的時候,多一些舉手之勞的施與吧。盡管平凡,但相信很多人正需要你的舉手之勞。
尊重他人,真誠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