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善用小錢“滾”大錢(2 / 3)

如今,雖然確保資金的安全仍是人們心中合理的想法,但是在飛速發展、競爭激烈的經濟形勢下,持續穩定的增長更重要。把存銀行的錢用來購置房產、鋪麵,來增加自己的固定資產,到10年以後回頭再看,說不定不僅擁有銀行的大筆存款,還擁有自己增值50倍的企業財產。

當然,對於這一點,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看到並敢為的。這主要是因為願意去冒險當老板的人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則是並不清楚自己在哪一個階段以及該做些什麼。但今天,你總該知道該幹什麼了吧!

用錢去投資賺取更多的錢。把錢存在銀行短期是最安全的,但長期卻是最危險的理財方式。因為你失去的投資機會遠比獲得的利息要多得多,你要嚐試用錢去投資。

著名的美國通用汽車製造公司的高級專家、猶太人赫特曾說過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在私人公司裏,追求利潤並不是主要目的,重要的是把手中的錢如何用活。”對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沒有真正地利用。往往一到公司略有盈餘,他們便開始膽怯,不敢再像創業那樣敢做敢說,總怕到手的錢因投資失敗又飛了,趕快存到銀行,以備做應急之用,似乎這樣才有安全感。雖然確保資金的安全乃是人們心中合理的想法,但是在飛速發展、競爭激烈的經濟形勢下,錢應該用來擴大投資,使錢變成“活”錢,才能獲得更高的利益。

日本具有“銀座的猶太人”之稱的藤田先生,在1968年訪問美國服飾用品商狄蒙德先生時,曾參觀了他的現款保險櫃。狄蒙德先生領他到銀行地下室放置保險櫃的昏暗地方,打開了裝滿現款的保險櫃。藤田先生十分驚訝地發現保險櫃裏裝著現行的各種紙幣,也有五六年前的各種舊幣,還有金塊,約合日幣二三十億元。如此巨大的財產,狄蒙德先生卻十分放心地置之於此。因為銀行是個極其安全的地方,有一流的安全防衛措施,專門的防衛人員,把現款托放於此,當然可以高枕無憂了。

現款是不能隨便放置的,它需要一個安全的“藏身”之地。聰明的猶太人巧妙地利用銀行的安全設施,在銀行的安全角落安放現款的保險櫃,即使擁有億萬現金,也不用擔心受盜。

猶太商人做事學問啟示“不做存款”的秘訣是一門資金管理科學。“有錢不置半年閑”,這是一句很有哲理的生意經。做生意要合理地使用資金,千方百計地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減少利息的支出,使商品單位利潤和總額利潤都得到增加。

越是氣定神閑就越能夠賺到大錢猶太商人做事學問要訣本金有安全保障的投資才是第一流的投資原則。為求高利而喪失本金的投資事業,是愚蠢的冒險。作為投資者,不要受急於發財的心情所蒙蔽而要靜下心來,穩定情緒,等待形勢的進一步發展和變化,當形勢發展到較為明顯時再做決定。

投資市場,可以說是瞬息萬變,難以預測。猶太人在經商過程中深深體會到:靜觀其變,冷靜觀察,耐心等待,總有大獲其利的時候。

因此,要成為一名投資商人,遇事要三思而後行,尤其是在形勢急轉直下,自己的經營活動處於極為不利境地之時,切不可草率做出決定,而要靜下心來,穩定情緒,等待形勢的進一步發展和變化,當形勢發展到較為明顯時再做決定。這種靜觀其變,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能使自己掌握主動權,避免陷於兩難境地,是一種積極穩妥的方法。

美國職業證券投資者猶太人林亞·海格在其20年的投資生涯中,保持了常勝不敗的紀錄。1965年,他隻有2000萬美元的資金,通過證券投資,他如今已成為美國巨富。他被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布爾·塞姆遜教授稱為“投資天才”。

年時,猶太人林亞·海格的投資才能已顯露,很多人委托他進行投資。在他受委托管理合股人資金的13年中,合股資金每年升值30%以上,大大超過了每年的道·瓊斯工業指數,即使在股票不景氣時,他的股票仍能大獲利潤。

猶太人林亞·海格為什麼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用他的話來說,自我克製,以逸待勞是取勝的一個重大因素。

一般投資者都手持充足的資金,急於投資,也不顧及市場機遇,整天買進拋出,忙個不停。而猶太人林亞·海格不像普通投資者那樣進行多次買進賣出,因為這樣隻能富了經紀人和市場操縱者。他一年中大多數采取以靜製動之法,隻做出幾次投資決策,投資對象都是他十分熟悉的公司。他50%以上的淨收入歸功於為數很少的幾次投資決策。

猶太人特別善於提防投資的損失。他們認為:“投資容易發生意外,任何人的錢都要留心看管,否則就要損失金錢。先要學會看管少數金錢,然後才可以管理更多金錢,這是最聰明的提防投資損失的辦法。”當似乎可以獲得大批金錢的投資機會出現時,有些人為它所迷惑,蠢蠢欲動參加投資,那是可能導致金錢損失的。

猶太人認為:本金有安全保障的投資才是第一流的投資原則。為求高利而喪失本金的投資事業,是愚蠢的冒險。作為投資者,不要受急於發財的心情所蒙蔽,必須要仔細調查研究,當你有了充足證據深信絕無冒險成分存在的時候,才可以拿出部分金錢來投資。隻有這樣珍惜你賺來的錢,你才能真正發財致富。

猶太商人做事學問啟示投資做生意不可草率做出決定,而要靜下心來,穩定情緒,等待形勢的進一步發展和變化,以不變應萬變。以逸待勞,以靜待動並不是一種消極的守株待兔式的經營策略,而是為了更好地把握住金錢的主動權。

做一個空手套白狼的高手猶太商人做事學問要訣賺錢要巧,善於假借。依靠自己的智慧,巧妙設計,借助外力白手起家,一個本錢不掏地成為大富翁。

別的人做生意都是從小到大,本利一步步往前滾,最後在自己從事的商業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但猶太人則是一個例外,他們更善於玩的是空手道。

猶太人孔菲德從小家境貧寒,父親早亡,他隻能靠勤奮學習去改變現狀。他早年的一位同學說:“那時候沒有一個人會想到他有一天會成為大富翁。事實上,從他平常的談話中看來,好像他很恨金錢。他是當年在學校裏‘改革民界’運動的怪人之一。你是知道的,他老是參加那些不可思議的政治講座,喋喋不休的談什麼社會主義,反對各種捐稅和一些這類莫名其妙的論題。呸,我看他連股票是什麼樣子都不曉得。”

大學畢業後,他飄泊不定地換了很多次工作,他顯然是對於人生方麵猶豫不決。過了一段時間,好像他已背棄金錢,而順從了他在大學所具的社會改革的衝動,他加入費城一個猶太人社會文化組織,擔任青年顧問的職位。

年,孔菲德告別了費城,隻身漂泊到了紐約,找了一份“互助基金”推銷員的工作。互助基金這一行,在二戰後正拚命地擴展,成為一個繁榮的市場,他們到處搜羅推銷員。在街上,幾乎是任何會講英語和會笑的人,都在他們歡迎之列。召來後,加以短期培訓,就出去推銷基金股票了。孔菲德就這樣稀裏糊塗地開始了他一生的大業。

互助基金一般由股東提供,股東將這筆資金集中起來,然後投資於股票,這比自己玩股票要保險得多。就個人來說,誰能看透變化莫測、瞬息萬變的股市呢?

在股市的風潮中,有的人一夜之間可以成為百萬富翁,而有的人卻頃刻之間就傾家蕩產。可是,如果投資互助基金,小額投資人就可以通過基金買到更多種類的股票,同時也可以由所謂“職業性財務專家”代為經營。

推銷員的傭金是從投資人資金中提取的,因而孔菲德在受訓時,他的推銷員老師告訴他不管股票行情如何變化,即便是顧客們賠錢,對於推銷員來說並沒有什麼大關係,隻要你多爭取一份傭金,這是顯而易見的。

孔菲德最初的老板是紐約一家投資者計劃公司(後來這家公司為孔菲德所擁有的公司所收購),孔菲德並不想長期做推銷員生意,這對他來說隻是一個跳板。

孔菲德起初是為投資者公司推銷股票,然而野心勃勃的他並不甘心於隻做一名小小推銷員。因此,工作之餘,他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基金的財務組織和管理。

不久他就發現:互助基金猶如一座“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層是基層推銷員,往上是推銷主任,再往上是地區和全國性的高級推銷員,而高高在上的當然是互助基金的經理們。凡上麵的一層均有從其屬下的傭金中提成的權力。

孔菲德因此看到了推銷員這一領域外更廣闊的“天地”。他覺得自己羽翼漸豐,應該衝破現有環境的束縛,到更廣闊的天地去闖一闖。

年,經公司允許,孔菲德自費去了巴黎。當時歐洲許多國家政府禁止本國公民購買美國的互助基金股票,以免本國資本以這種方式流向美國。看來向歐洲公民推銷股票這條路已行不通了。

經過觀察,孔菲德發現了歐洲這個禁區中的“新大陸”———美國的僑民市場。當時的歐洲各國到處都有美國的駐軍、外交人員和商人,他們大部分都在此已居留相當時間,因此都是攜眷前往。他們的薪資都漸漸地進入了歐洲的經濟圈子。那時歐洲的經濟正在成長漸致富足,但和戰後美國的經濟繁榮情況比較,相去甚遠。

這些美僑有很多餘錢,他們有很多人都讀到關於華爾街空前繁榮的報告,但由於遠居異國,又沒有一條方便之路,可以讓他們將資金投於美國股票市場上。

而今,孔菲德的出現,正好與僑民的願望不謀而合,真乃是天賜良機。孔菲德經過廣泛遊說,賣了很多投資者計劃公司的股票,為公司和他本人贏得了巨額利潤。

孔菲德贏得了聲譽,向他投資的人漸漸增多,他想這足以證明在海外存在著一個廣大而富足的市場。當然,這種市場就目前而言,還是潛在的,還需要去開拓。至此,孔菲德野心勃勃,他現在已不再滿足於從前的投資者計劃公司了。

孔菲德注意到了一家新的公司———垂法斯基金公司。這家公司當時的基金股票銷路很好,比投資者計劃公司擁有更廣闊的市場。於是他毅然做出決定,脫離投資者計劃公司,加入更有名氣的垂法斯公司。

隨後,孔菲德寫信給垂法斯基金公司,談論了他發現的歐洲市場情況,並提出了一個快速開發統計報告,要求垂法斯委派他擔任歐洲總代理。

這一建議很快送到了垂法斯的高層決策群中,他們反複研究討論之後,一致認為這項計劃對垂法斯的發展非常有利,如果成功就可以擴大經營範圍,打開國際市場的局麵。於是孔菲德的要求很快就被答應了。

不久,孔菲德成立了自己的銷售公司,並給它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投資者海外服務公司(簡稱IOS)。

開始時他自己一個人推銷垂法斯股票,然後他招聘了許多推銷員,這種安排是互助基金的標準組織方式:孔菲德可以從每一個推銷員的每筆交易中提取1/5的傭金。

隨著推銷員隊伍的繼續壯大,孔菲德從傭金提成的收入頗高,他已經無需親自運籌推銷了,開始專心於訓練新的推銷員,健全他的代理機構並開拓更廣闊的基金市場。

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著。到20世紀50年代末,它已擁有100個推銷員,他們的足跡踏遍世界各大洲的許多國家。它的推銷員隊伍壯大到孔菲德一人難以控製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