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甲午風雲話羸弱(1 / 1)

膠東半島上的威海市與遼東半島的旅順隔海相望,南北兩岸逶迤東伸入海,宛若兩條巨龍,劉公島則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於碧波萬頃的威海灣中,形成二龍戲珠之勢,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美稱。然而,一百多年前在這裏進行的中日甲午戰爭卻因中國清政府的腐敗而導致中國海軍全軍覆沒,使這座小島蒙上了悲壯的色彩。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就一直把朝鮮和中國東北作為對外擴張的主要目標。1894年(光緒二十年)1月,朝鮮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進行鎮壓,卻屢遭失敗。6月,清政府應朝鮮政府的請求,派兵兩千人進駐朝鮮牙山。日本利用這一事件派兵侵略朝鮮,並進攻中國。7月25日,日本海軍在朝鮮半島海麵突襲中國運兵船與護航艦,擊沉中國“高升”號運兵船,船上八百多名官兵遇難;擊傷“濟遠”號、“廣乙”號,擄走“操江”號運兵船。同日,日本陸軍進攻駐牙山清軍,就此揭開了甲午戰爭的序幕。

初戰失利,牙山、成歡失守,清軍被迫退守平壤。8月1日,中日兩國正式宣戰,甲午戰爭正式爆發。9月15日,日軍圍攻平壤,清軍頑強抗戰,總兵左寶貴戰死疆場。9月17日,中日海軍在鴨綠江口外的黃海大東溝海麵發生激烈交戰,戰況空前慘烈。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身負重傷,副將鄧世昌、林永升、參將林履中、黃建勳壯烈殉國,傷亡數百人。清軍四艦沉沒,日軍六艦受重創。10月,日軍分陸海兩路進攻中國東北,迅速攻占九連城和安東(今丹東),11月,日軍攻陷旅順,隨後,日軍對旅順無辜平民進行了連續四天三夜的血腥屠殺,兩萬多手無寸鐵的中國同胞慘遭殺戮。1895年1月,日本山東作戰軍在聯合艦隊護航下,在山東榮成登陸,2月1日,日軍又向威海衛城挺進,2月2日,日軍完成了對劉公島北洋海軍的海陸合圍,北洋海軍對外聯絡完全斷絕,戰爭進入最後艱難階段。北洋海軍在提督丁汝昌指揮下,浴血抗擊強敵,為保衛劉公島而戰。丁汝昌在革職留任以至“獲罪拿問”的逆境中,以“戴罪”之身,完全置生死榮辱於度外,誓與島艦共存亡。他將日軍司令官的勸降書上呈李鴻章,充分表示了忠於國家的決心。2月3日,聯合艦隊及南岸日軍,用大炮向北洋海軍發起猛攻,守軍在提督丁汝昌、護軍統領張文宣率領下,與日軍炮戰終日,擊退了敵人。日軍正麵進攻不成,改用偷襲。於2月5日、6日夜,兩次派魚雷艇偷襲,使北洋海軍力量更加削弱。2月7日,日軍分海陸兩路對劉公島發起總攻。2月8日夜,日艦偷入南口,炸毀防材四百餘米,南口門戶頓時洞開。2月10日,丁汝昌下令炸沉受傷的定遠艦,以免資敵,日軍圍攻愈急,丁汝昌下令沉船毀台,但軍心渙散,竟無人執行。2月11日,丁汝昌接到密信,援軍已西撤萊州,反擊的最後一線希望徹底破滅了。於是,丁汝昌再集諸將會議,準備率剩餘艦隻向煙台突圍,遭到拒絕,一些國外雇員唆使兵痞持刀威脅丁汝昌。丁見事已至此,再難以挽回,他懷著絕望悲憤的心情,吞服鴉片自殺殉國,護軍統領張文宣、鎮遠艦署理管帶楊用霖也先後自殺殉國,清北洋艦隊全軍覆沒。3月,日軍擊敗了清軍在東北戰場上的全部主力,又占領了遼東半島,曆時8個月的戰爭,盡管中國人民和愛國官兵英勇作戰,但由於清政府的腐敗,中國最終遭到了失敗。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馬關條約》是一個地道的賣國投降條約,中國割地之多、賠款之巨,都開創了鴉片戰爭以來的最高紀錄。它的簽訂,標誌著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束。它使中國主權領土完整遭到嚴重破壞,給中國套上了沉重的枷鎖,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進程。

簡評:

甲午戰爭中國雖然失敗,但北洋海軍廣大愛國將士同仇敵愾、浴血戰鬥、捍疆衛國、不惜犧牲、寧死不降、大義救國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卻彪炳史冊、光照千秋。同時,甲午戰爭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因之成為戊戌變法運動的催化劑。

假如曆史是一座巨鍾,那麼,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就是敲響這座曆史巨鍾的人,她的轟鳴將引發每一位炎黃子孫心底的共鳴。

願這座曆史的巨鍾長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