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夜坐(1 / 1)

這首詩作於鹹淳六年(1270)至八年(1272)罷官閑居期間。詩以“夜坐”為題,是言誌抒情之作。

淡煙楓葉路,細雨蓼花時。宿雁半江畫,寒蛩四壁詩。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終有劍心在,聞雞坐欲馳。

淡煙楓葉路,細雨蓼花時——蓼花:蓼藍,於七八月間開花,成穗狀,細小,淺紅色。楓葉與蓼花均為秋季物象。這兩句是說:正值秋天,楓葉已紅,蓼花正開,細雨蒙蒙,野外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雲煙。

宿雁半江畫,寒蛩四壁詩——寒蛩:蟋蟀。這兩句是說:宿雁點綴在江邊,構成一幅圖畫;秋蟲在壁間鳴叫,似在吟唱詩歌。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老大:年老。古詩《青青園中葵》:“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吾道:我的理想。逶迤:曲折遙遠的意思。這兩句是說:轉眼我就老了,可我的理想卻遲遲不能實現。

終有劍心在,聞雞坐欲馳——劍心:像豐城寶劍一樣不甘沉淪的雄心。《太平禦覽》三四三引《雷煥別傳》:“晉司空張華夜見異氣起牛鬥。華問煥:見之乎?煥曰:‘此謂寶劍氣。’”聞雞:即聞雞起舞的意思。《晉書·祖逖傳》載:祖逖與劉琨誌在恢複中原,二人曾同被共寢,半夜聽到荒雞啼鳴,祖逖推醒劉琨說:“此非惡聲也。”因而起床舞劍。坐欲馳:身形不動而心馳於外。《莊子·養生主》:“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此兩句是說:雖然年老無成,但雄心猶在,雖靜坐鬥屋,但恨不能馳馬疆場。

此詩為五律,首聯入對,有助於表達低哀的感秋情緒。詩歌通過表達傳統的“士悲秋”情懷,感慨歲月蹉跎,自己老大無成,但雄心壯誌並未消減,渴望有朝一日為國家建功立業。前四句闌入楓葉、蓼花、宿雁、秋蟲等典型秋季物象,構成一幅淒涼的秋天圖景,然後筆鋒陡起,由感歎自己的空老無為而表示自己並不因此而消沉,而是以古代英雄人物為楷模。首聯寫景,率意落筆卻秋意襲人;頷聯雖由四個名詞連綴而成,但形象鮮明醒目,具有強烈的感官觸動效果。整首詩前四句寫景,後四句抒情言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