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食誤區(1 / 2)

嬰幼兒時期是兒童體格發育最迅速的一個階段。一方麵,小兒必須攝入各種營養豐富且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來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另一方麵,又由於這個時期,小兒的消化功能尚未成熟,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消化功能紊亂、腹瀉、營養不良等疾病的發生。鑒於小兒消化係統的特殊性,下麵對幾種小兒不宜的食物進行分析,希望借此向家長傳輸正確的喂食觀念,以免其走入誤區。

一、市麵上可供選擇的優質代乳品琳琅滿目,家長可能就會過早地采取人工喂養代替母乳喂養。而過早地以人工喂養代替母乳喂養,並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二、有些家長認為,嬰幼兒胃腸功能尚不成熟,給他們喂食咀嚼過的食物,更易於消化吸收。其實,這是一種不科學、不衛生的喂養方式。人體的口腔本身就是一個多菌的環境,給嬰幼兒喂咀嚼過的食物,易將成人口腔中的細菌傳給嬰幼兒,從而引起感染。實際上,初生嬰兒已具備較好的咀嚼和消化食物的能力,讓寶寶自己咀嚼食物,不但可以促進其牙齒的生長,還有利於培養他們咀嚼和吞咽的良好習慣。但要注意的是,應避免給寶寶喂食生硬、粗糙、油膩或過於刺激的食物。

三、不少愛子心切的父母認為蜂乳、人參等是高級營養品,每日吃飯、飲水時都給寶寶喝一些。其實,補品均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其濃度相當於正常發育兒童的8~34倍。因此,可能促使發生性早熟現象

四、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婦女廣泛參加各項社會工作,她們可能尚在哺乳期就不得不回到工作崗位上,因而不能按時按需給寶寶母乳喂養,加之目前市麵上可供選擇的乳製品、優質代乳品琳琅滿目,許多家長可能就會過早地采取以人工喂養法代替母乳哺育。

眾所周知,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它不僅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吸收,並且含有多種免疫成分。因此,母乳喂養的嬰兒患病率往往較低,而哺乳時的母嬰直接接觸,使嬰兒患病也較容易被及時發現。此外,母乳還有經濟方便、溫度適宜、不易過敏等優點。健康母親的乳汁分泌量已可滿足4至6個月以內寶寶對營養的需求,若過早地以人工喂養代替母乳,則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還會因所選代替品(如米糊、豆奶等)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而引起營養不良。

五、嬰幼兒期需要適當補充奶類食品。很多家長認為,喝奶粉熱氣,會引致大便幹燥,但最近科學研究發現,影響寶寶鈣質吸收、大便幹燥的原因是,奶粉中添加的棕櫚油與鈣質結合,形成鈣皂;新鮮牛奶含酪蛋白太高,揮發性脂肪酸多,易引起腸道過敏、消化不良。

六、母乳喂養越久越好。母乳是嬰兒最好的天然食品,至少要讓寶寶吃滿6個月。但是,母乳喂養也並非越長越好,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母乳的質和量會漸漸無法滿足寶寶的生長需要。這時應該考慮給寶寶斷奶而選用代乳品。配方奶粉目前是最佳銜接母乳的食品,它把牛奶加工、配製後,使其所含的營養成分和相互間的比例盡可能地接近母乳。有些家長認為寶寶喝奶粉易上火,會引致大便幹燥甚至便秘。其實科學研究發現,糞便的硬度和糞便中的不溶物質有很大的關聯,此不溶物質主要來自腸道中不能吸收的棕櫚酸和硬脂酸結合鈣質形成的鈣皂。因此,如果嬰幼兒食物中含有較多的棕櫚油酸和硬脂酸(皆屬長鏈飽和脂肪酸),排便會較硬,引起熱氣。有些家長給寶寶喝新鮮牛奶或喂寶寶含有棕櫚油、全脂奶粉或乳脂等這些成分的嬰幼兒奶粉,進食後其中的長鏈飽和脂肪酸(棕櫚酸和硬脂酸)容易在腸道內與鈣質結合,形成難以吸收的不溶性鈣皂,使大便變硬,排便困難。目前正值夏秋之交,寶寶水分流失較多,便秘熱氣很多見,媽媽也最擔心寶寶上火,所以建議看清楚食物的成分,選擇不含棕櫚油、全脂奶粉和乳脂的嬰幼兒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