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漢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二年 公元前140至139年(1 / 3)

第一節 武帝的兄弟姐妹

劉邦之後,漢武帝除了是漢朝功業最盛的君王,開疆拓土最廣的君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王以外,也是兄弟最多的君王,當然這主要是因為漢景帝太能生了。

景帝一共有十四個兒子,這裏簡單介紹一下。

栗妃所生:廢太子劉榮,河間獻王劉德,臨江哀王劉閼於。

程妃所生:魯恭王劉餘,江都易王劉非,膠西於王劉端。

唐妃所生:長沙定王劉發。

賈妃所生:趙王劉彭祖,中山靖王劉勝。

王皇後所生:漢武帝劉徹。

王兒姁所生:廣川惠王劉越,膠東康王劉寄,清河哀王劉乘,常山憲王劉舜。

從這個漢景帝的十四個兒子分布表我們可以發現,每個妃子生兒子的時間都很集中,這很可能就是和她們各自受寵的時間有關。

這裏麵栗妃、程妃和賈妃都是漢景帝早期特別喜歡的妃子,而王皇後姐妹倆後來較為得寵。

先說栗妃的三個兒子,景帝的長子劉榮前麵多次,由於是長子,他本來是太子,但是無奈,世事多變,景帝後來對他不滿意,也對他的母親不滿意,最後又廢了他。

既然曾經當過太子,那麼劉榮就別想再做個普通的皇子了,注定有人永遠會盯著他,果不其然景帝最終自己親手把這個兒子給除了,讓大酷吏“蒼鷹”郅都把他逼到自殺。

栗妃的第二個兒子河間獻王劉德很有才學,史書裏麵對他的評價是:“修學好古,實事求是。”修學好古就是說他喜歡學習,擅長古時候的經典,而實事求是和現在的意思一樣。

這句話就是我們現在常用的成語實事求是“的來源,所以劉德算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被別人稱為”實事求是的人。劉德很喜歡讀書,如果從民間得到了好書,一定會拿黃金酬謝並且懇求獻書的人留下為自己做事,所以當時很多有學問的人都喜歡去投奔劉德。

栗妃的第三個兒子臨江哀王劉閼於早死,封王之後不久就死了,沒什麼好多說的。

再說程妃的三個兒子,魯共王劉餘本身沒有什麼好講的,但是有一次他在擴建自己宅邸的時候不小心弄塌了春秋時期孔子舊居的牆壁,然後在牆壁中發現了古文小篆書寫的《尚書》,後人稱之為古文《尚書》,和伏生的今文《尚書》對應,也叫“孔壁中經”。當然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古文《尚書》不是劉餘發現的這個版本,而是這個版本遺失之後晉朝人自稱發現的一個版本,普遍被為認為是偽書。

江都王劉非從小就很有勇氣,七國之亂的時候他隻有十五歲,但他主動要求去戰場上殺敵,頗有北朝燕國慕容垂的風範,景帝也賜他將軍印參加了平亂。

平亂之後景帝讓劉非鎮守原來吳王的地盤,為了獎勵他的軍功還專門賜給他天子大旗。後來漢武帝和匈奴開戰,劉非又忍不住手癢主動請戰去抗擊匈奴,隻可惜最終被自己的弟弟漢武帝給拒絕了。

劉非是個英雄,可江都國的國佐卻不長久,因為劉非有個孽子劉建,這個劉建在做太子的時候就奸淫父親的妃子,還和自己的妹妹搞亂倫,等他繼承劉非成為江都王後倒行逆施,幹下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情,最後因為參與了武帝時期的淮南王作亂而被殺。

有時候一代人和一代人真不一樣,劉非雖然是個混蛋,但他有個好女兒劉細君。細君公主是漢朝第一個出嫁外族的正牌宗室之女,漢武帝讓她遠嫁烏孫國也算是對她父親造反的一個懲罰,但是細君公主實在是為漢朝在西域的格局,以及漢朝和烏孫國兩國之間的關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為後人銘記。

程妃的第三個兒子是老八膠西於王劉端,這個人天生陽痿,一近女人就要病好幾個月,所以後來變成了同性戀,喜歡上一個年輕的男子,並招這個男子做了郎官待在宮中。誰知這個男子對不起劉端,後來和劉端的宮女通奸了,劉端嫉妒心作祟,一怒之下殺光了這名男子全家。

從此之後,劉端開始恣意妄為最終把自己這個王爺的家底都揮霍一空,過不下去的劉端此時倒是瀟灑了,把仆人都遣散,封閉宮門,一人開始流浪,做起了平民,之後漢朝的官員再也沒有找到過他。

唐妃的兒子老六長沙定王劉發的出現絕對是個意外,因為在有他之前,他的母親唐妃根本不是妃,隻是程妃的一個侍女而已。

景帝有一回喝醉酒去找程妃,結果剛好趕上程妃來事,隻能讓自己的丫鬟去照顧景帝,景帝喝醉酒以後也認不清誰是誰,然後就糊裏糊塗的寵幸了侍女。

出來混,都是要有些本事的,唐妃“一夜而有身”,懷上了景帝的兒子。

等到劉發出生,唐妃也算是誕下了龍種,就正式被封為妃子。

由於是酒後亂性所謂,景帝對唐妃根本沒有絲毫的感情,對這個偶得的兒子也不是很喜歡,就按照慣例封了劉發為王,讓他們母子倆早早的去了封地。

景帝把劉發母子封到長沙,在漢代長沙基本是最差的地方了,潮濕不易生活,經濟發展又不好,還接近南粵,也不是那麼的安全。

但曆史是非常美妙的,人家說“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對於劉發來說卻是“兩百年河東,兩百年河西”,這個地位低微因為一場錯誤而來到人世的劉發,卻在一百五十年後成為了漢代皇室的正統,因為他有一個七世孫,名字叫劉秀,史稱“漢光武帝”。

在一百多年後,王莽亂政,大漢國祚斷絕,正是劉發的後人劉秀,一個當時已經淪落為農民的敗落皇族,帶領著“雲台二十八將”,複興大漢,建立了“東漢”。

在西漢兩百年中地位低下的劉發家族,在東漢的兩百年卻成為了真正的皇族正統。

賈妃的兩個兒子趙敬肅王劉彭祖和中山靖王劉勝都值得好好說說,我感覺這有可能是基因問題,程妃生的幾個兒子都有各種各樣奇怪的毛病,而賈妃生的兩個兒子都比較有才能,算是景帝諸子中比較厲害的。

“七國之亂”後,漢朝的諸侯王勢力都被削弱,國中大事基本上由中央派過來的國相打理,諸侯王難以參與到其中,如果諸侯王過於積極的參政就會受到皇帝的猜忌,所以很多諸侯王都隻是整天吃喝玩樂,並不想幹多少事情。

趙王劉彭祖是個異類,他從小師從法家,為人尖刻,是個奸巧之人。朝廷每次派二千石的國相來趙國赴任的時候,劉彭祖都先是裝的非常老實,穿著很簡陋的衣服去親自到行舍迎接,顯得非常客氣,但是之後就會故意設下很多局,讓國相產生懷疑。等到這些二千石的官員中了套,說錯了話,劉彭祖就抓住不放,當作是這些官員的把柄,以後如果這些官員再想幹預自己的行為,劉彭祖就拿這些把柄來威脅他們,讓他們不敢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