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初七,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之日。裕灝先宴百官司於宸元殿,鍾鼓奏樂不絕於耳。歡慶之上,更受百官之賀,今年國泰民安,後宮又接連出現多子之象,正可謂是吉祥之年。是夜,後宮宴飲設在雀行苑,行宮一徑張貼彩坊,上繪鴛鴦成雙,亦或並蒂蓮花以喻成雙之意,又每宮賜下若幹石榴花以供賞玩。直至月色朦朧,行宮內依舊金碧輝煌,笙歌互起,華燈高照,錦綺相錯。舞樂皆是精心排演過的,眾人在鳴樂之中頻頻舉杯,觥籌交錯間,裕灝麵含笑意,一身明黃龍袍襯得他氣宇軒,有傲然天下之勢。
行進一半,各宮皆呈上所製的七巧果或種生相互賞玩,精巧者便得賞賜若幹,即便不甚出彩也能博天子一笑。妃嬪們本是按品階而坐,各個皆是紅紫銀綠,又是花般年紀,如此放眼望去,嬌笑嬉鬧的,便連月色之美都要黯淡三分。
有小太監手捧一斛葡萄飲上殿,芡紅托盤上兩隻精巧的白玉小杯不經意碰到一起,發出悅耳的叮咚聲響。董畢瞧見,忙雙手接了過來,呈上前喜笑道:“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還請皇上與身邊結發之妻共飲此杯。”
天子聞言一笑,一手拉過皇後柔荑,低語道:“皇後籌備辛苦,朕當與你共飲此酒。”
秦氏麵色微紅,卻看得出眉間的欣悅之意。二人交杯共飲,才聽座上有人輕笑道:“董公公真是好學問呢。”
裕灝落了杯,不禁笑著打趣:“朕還不知道他,大字不識一個,準是在哪現學的功夫。”
“奴才瞞不過皇上慧眼,”董畢忙打了個千兒,回道,“這是奴才宴前向湘婕妤小主現討的兩句詞。”
他這樣一說,天子的目光也便順勢落到了玉衍身上。玉衍今日著一件海棠含蕊的雪色小衫,精心梳理了一個雅致的仙遊髻。鑲紅藍綠寶石的攢珠四蝶簪灼爍生輝,仿佛是隱在雲鬢下的星子光輝,明亮卻不張揚。她感知到裕灝目光中的柔情,亦向他回以一笑,這一笑便如明月當空,美不可方物。
男子向她招一招手,對董畢道:“這葡萄飲好,去給婕妤也倒上一杯。”
此話一出,殿上立即鴉雀無聲。董畢亦麵有訕色,微微開口提醒道:“皇上,這酒隻可供結發之妻飲用……”
裕灝睨他一眼,口氣卻沒有絲毫退讓:“怎麼,婕妤為朕懷胎辛苦,還飲不起這杯酒了麼。”
眾人目光立時便灼熱起來,董畢不敢多言,忙捧了酒樽恭敬呈於玉衍麵前。然而裕灝此言實在過讚,玉衍瞥見皇後微微變色的臉,卻並不願在眾人麵前與她有任何衝突,更不敢哪日落個覬覦後位之嫌,於是再三推諉道:“嬪妾心知皇上隻是有意嘉獎嬪妾,然而皇後才是您的結發之人,嬪妾不敢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