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全力以赴,迸發完美的執行力(2)(3 / 3)

藏獒麵對主人的安排,總是會全力以赴地去行動,它們竭盡全力。正因為這樣的行動,它們的忠誠贏得了主人的信賴,成就了它們忠誠的品牌。人類如果擁有藏獒一般全力以赴執行指令的行動,相信在自己的職場生涯中定能獲得不同凡響的成績。

一個企業老總對新招聘進來的年輕人說:“成功的人都是全力以赴的人”。事實證明,一個人能夠在工作中創造出怎樣的成績,關鍵不在於這個人的能力是否卓越,也不在於外界的環境是否優越,關鍵在於他是否竭盡全力。一個人隻要竭盡全力,即使他所從事的隻是簡單平凡的工作,即使他的能力並不突出,即使外界條件並不有利,他仍然可以在工作中創造出驕人的成績。

鬆下幸之助是日本鬆下電器公司的總裁。其實,他同許多富豪們一樣,出生在貧困的家庭中,那麼他是如何走向成功、贏得財富的呢?這與他全力以赴的品質是分不開的。

為了養家糊口,鬆下幸之助到一家電器工廠謀職,他對負責應聘的人說隻要能給他一份工作無論收入多少他都願意幹。這位負責人上下打量了鬆下幸之助一番,見他又矮又瘦衣服破爛不堪,不想用他,但不好意思直說,就推脫說:“不好意思,我們這裏暫時不缺人手,你一個月後再來吧!”

這當然是個托辭,但讓這位負責人驚奇的是一個月後鬆下幸之助真的來了。那位負責人根本就不想用鬆下幸之助,於是他就又推脫說:“我這幾天實在太忙了,過幾天再說吧!”

負責人以為他這樣說鬆下幸之助應該明白他的意思了,不料,沒過幾天鬆下幸之助又來了。如此反複多次後那個負責人急了,他幹脆直截了當地對鬆下說:“你看看你的形象,髒兮兮的怎麼來上班啊!”

要是平常人,這時候隻怕要甩門走人了,但鬆下卻回去湊了些錢買了一套像樣的衣服又回來應聘了。那位負責人看了後一臉無奈地對鬆下說:“關於電器方麵的知識你懂得太少了,我們公司不會雇用一個不懂電器的人。”

兩個月後鬆下再次出現在那位負責人麵前,對他說:“上次回去後我一直都在學習有關電器方麵的知識,您看我哪裏還需要改進,我一項項彌補。”鬆下幸之助用認真和堅持折服了那位負責人,經過將近半年時間的努力,他終於被錄用了。後來鬆下幸之助又以其全力以赴的努力逐漸成就了自己事業的輝煌。

鬆下幸之助的經曆告訴我們,當我們能夠盡自己的努力去追求結果時,我們所得到的收獲可能就是很多。相反,看起來也在做事,可是不停在找著借口敷衍事情,就很難獲得太多。這就是是否全力以赴所造成的差距。

稻盛和夫曾說:“全身心投入工作就會產生創意。”他認為,麵對工作,我們要選擇的態度是聚精會神,全身心地投入。隻要進入了拚命努力的狀態,你就會積極思考改進工作、提高效率的方法,這樣我們的每一天都會充滿創意。

新希望集團總裁劉永行說過:“如果我們每個人不是把事情做到9分,而是做足10分,如果整個企業所有人都這樣,我相信我們的員工就能拿到10倍於現在的工資。如果我們每個人的工作都在改進一點,做足11分,盡到12分的責任,我們就能夠趕上歐美。企業發展了,個人也才會隨之發展。”

“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全力以赴。”羅素·康威爾說,“成功的秘訣無他,不過是凡事都自我要求達到極致的表現而已。”作為職場人士,我們應該以成功人士為目標,重新審視自己。先不看自己的作為,而是從內心去了解自己是否追求“完美主義”,是否為了工作做到了竭盡全力,這是高效執行力最基本的表現之一。

付出多少,得到多少。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落實責任時不要總抱著我盡力而為的心態,要盡全力去做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工作做完了,並不代表不可以再有改進,隻有在滿意的成績中,仍抱著客觀的態度找出毛病,發掘潛力,創造出最佳業績,這才是現今優秀員工的應有表現。

藏獒堅守論:

毫無保留、全力以赴,正是全心全意的最佳體現。這要求我們要像藏獒學習,在落實忠誠的過程中,不能滿足於一般的工作表現,要做就做到最好,如此,我們才有可能將團隊交給我們的任務完成好,才可能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