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究竟誰能渡過這條河,勝利到達對岸呢?回答是:隻有善於改變自己的人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一些人改變了陸地行走的姿勢和習慣,他們學會了遊泳,泅過了這條河,到達了寶石礦山;另一些人臨河沉思,偶然看見了一塊圓木在河裏漂浮,於是有了變化的靈感,意識到圓木能將他們帶到對岸,結果他們發明了船,同樣到達了礦山。
渡過大河的人都成了成功者,他們成功的秘訣就在於善於改變,而這種改變就是人們常說的變通。美國著名人士羅茲說:“生活的最大成就是不斷地改變自己,以使自己悟出生活之道。”遇到困難就要改變自己的思路和行為,因為,隻有變,才有通,才能克服困難,實現自己的目的。
劉繼明曾是一家能源公司的業務員。當時公司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討賬。產品不錯,銷路也不錯,但產品銷出去後,總是無法及時收到款。
有一位客戶,買了公司30萬元產品,但總是以各種理由遲遲不肯付款,公司派了三批人去討賬,都沒能拿到貨款。當時劉繼明剛到公司上班不久,就和另外一位姓張的員工一起,被派去討賬。他們用盡一切水磨功夫,想盡了各種方法,最後,終於在三天之後,收到了那筆30萬元的現金支票。
他們拿著支票到銀行取錢,希望能夠立刻換得現款,結果卻被告知,賬上隻有299900元。很明顯,這是那個客戶故意刁難他們的小動作,給的是一張無法兌現的支票。第二天就要放年假了,如果不及時拿到錢,不知又要拖延多久。
遇到這種情況,小張當下就想衝回客戶公司大吵一架,但是劉繼明為人謹慎靈活,他突然靈機一動,主動拿出100元錢,讓小張存到客戶公司的賬戶裏去。這一來,賬戶裏就有了30萬元,他立即將支票兌了現。
當他帶著這30萬元回到公司時,董事長對他大加讚賞。之後,他在公司不斷發展,3年之後當上了公司的副總經理,後來又當上了總經理。
顯然,在這個故事中,因為劉繼明的智慧,一個看似難以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了,因為他總是變通地運用方法解決問題,才得以獲得不凡的業績,並得到公司的重用。
一流之人善於變通,末流之人故步自封。凡能變通地運用方法解決問題的人,都是能夠主動創新的人,也是最受歡迎的人。凡世間取得卓越成就之人,無不深知變通之理,無不熟諳變通之術,正所謂:變則通,通則久。
能變通者才能生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準則,不僅適用於上古時代,同樣也適用於科技發達、日益文明的現代社會。不論是生物學家還是經濟學家都不得不承認,在一場激烈的競賽中,凡是不能適應者,不能夠根據時勢的變化而靈活變通者,必定會被淘汰出局。
藏獒堅守論:
一隻聰明的藏獒,必定是一隻懂得作戰策略的獒,它總是努力尋找方法,力求勝利的結果;一個卓越的員工,必是一個變通的員工。要學會換個角度來思考,不要被思維的定式束縛,一本通書讀到底,而要換個方式思考同題,轉換一下思路,情況就會改觀。
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
藏獒在守衛主人的時候,不到最後時刻,是不會選擇放棄的!在藏獒的生命意識裏,隻要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就能奪取最後的勝利。
無論是在攻擊敵人,還是麵對困境,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已成為藏獒生存的哲學之一。因為藏獒深深地懂得,成功的出現,往往就在最後僵持的那一刻。而且需要堅持不懈地付出努力。
柳傳誌在回顧聯想的發展史時便對這種作風深有體會:“聯想有時也會遇到一些情況,沒法退,隻有死攻,一定要不顧一切地把這件事情做完。1992年,聯想剛開始做自己的機器,結果質量不好,那時我在香港,聽到後很著急。回到北京後考察了具體情況,認識到症結所在,然後開了全體人員會議。我說,如果質量問題解決不了,我就下台。我下台之前,相關人員一定要大砍一批。就這樣,當年機器質量就上去了,一環一環牽扯不清的問題都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