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期間的輝煌之夢讓現實擊碎,為了生活而四處奔波。
想到煩惱像連線的珠子剪不斷時,卡耐基想起了一個古老的傳說。據說,有一個國家的宗教審判時慣用一種刑罰拷問罪犯,他們把囚犯的手腳固定縛緊,緊接著在頭部上方懸掛一個會滴漏的水袋。“滴答,滴答”——這樣晝夜不停地滴著,時間一長,在囚犯聽來,那滴在頭上的水滴聲就像槌擊一樣尖銳而又響亮,便會發狂。
卡耐基捫心自問:“我日夜為工作擔心,就不像那個囚犯一樣嗎?是自己在嚇自己,到後來讓人笑話。況且是一份工作,何必那麼在乎呢?無論做得好與不好,都不要太在意別人給自己的負麵影響了。”
想到這裏,卡耐基就拿出一張紙,用手頭的筆寫下了這樣的幾個命題:
(1)用鐵牆把過去與未來關閉,生活在“今天”的方框中。
(2)讓我煩惱、憂鬱的問題是什麼?有哪些應對之策?該如何做?
(3)要是我把憂慮的時間,用來尋找事情去做,這樣我會得到什麼?我的理想是什麼?
此刻的卡耐基在分析著自己的工作上的煩惱,在萬籟俱寂中,他全身心地觀察自我,從中找出無憂無慮的人生。直至在家裏夜深人靜之後,他還是無法平靜。到黎明時分,才找到了自身的缺點與症結所在,一絲希望在他心裏點燃!
卡耐基是這樣想:有時,一個人的出現可以改變另一個人的命運,人和人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要想成為世界的知名的人物,年輕時就應該善待工作,不能因此活在意氣消沉之中。
他又讀書,更獲得了啟發:工作的困難是暫時的,日子總要過。
卡耐基又碰到了一位白發斑斑的老者,這在他心情不定的時候,看到老者的金黃色的頭發都變白了,這引起了卡耐基的好奇。他問老者:“你從一開始就是每天都這樣殫精竭慮地工作嗎?”老者說:“不,戴爾先生,正是因為沒有做好起先的工作,我現在這把年紀了,必須為當時的不努力付出代價。戴爾,你要好好地工作,即便不一定喜歡推銷這個職業,但也要把它做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是自由,喜歡自己做的事是幸福。你現在應該學會獲得幸福。”卡耐基笑了笑,瞬間工作覺得不那麼令人望而生畏了。
他就重又投入了工作當中。這時,卡耐基覺得,他當初選擇推銷員這一工作最合適不過了。
他後來又見了老者,和老者成為了朋友。老者給卡耐基很多積極的影響,他一口氣例舉了好幾位有名的人物,就像是富蘭克·挪瑞斯、傑克·倫敦和享利·詹姆斯等,還掰開手指頭,列出1901年到1910年間暢銷的書籍,而且強調了幾本銷售量超過一百萬冊的好書,像傑克·倫敦的《野性的呼喚》、約翰·霍克斯的《寂寞鬆樹的故事》、哈珞·貝爾的《山上的牧羊人》和威金夫人的《陽光溪農場的瑞貝爾》。
卡耐基聽著聽著,忽然覺得自己對寫作產生興趣了。
“不,老先生,”卡耐基說,“他們是作家,我是銷售員,能相提並論嗎?”
老者說:“戴爾,你應該像他們一樣,有著賺大錢的打算,你的職業應當能讓你產生衝動,依我看來,寫作也許適合你。”
老者的話如醍醐灌頂,讓卡耐基恍然大悟。他大學時候,就有寫作的念頭,而且一想到寫作就有一股力量,那極其的表現欲使得他要寫,不斷地寫!寫什麼呢?寫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與男女之間高貴悠然的調情取樂;寫那些鄉鎮上人們在工作後的閑聊,講出一些幽默的故事;寫傳奇的英雄人物;寫自己在農場裏耕地與照料牲口的艱難往事;寫烈日與暴雨裏辛勤勞作的農民;寫擁有勇氣與強烈信仰的勇敢的男士與女士,記錄他們為了建立美好家園而同一切的困難搏鬥的事跡……
卡耐基心中翻動著創作的激情,這種狀態一直潛藏在他的內心深處,看來是要爆發了。他曾經一直認為,自己將一輩子是銷售員,不過在銷售上的苦與樂,他又覺得要是當初第一份工作選擇寫作就更好了。
卡耐基想把自己的種種想法寫出來,無論是好的還是不好的,他都想用語句寫出來。再說,他想抓住西部密蘇裏農場的艱苦生活,捕捉生活的真實感受,還有同他一樣的農民頑強的性格和玉米田地的氣息,還有那些發生在玉米田裏的事情。
就這樣,他整顆心又回歸到密蘇裏農場的農地裏。寫小說又能夠把他帶回演員角色,他能夠是一位神父、傳教士或是教師。而且,寫作可以給卡耐基一種合理的逃避。
這位又瘦又高、滿臉大胡子的年輕人似乎忘掉了身邊的機器世界,忘掉了貨車、汽車,忘掉了紐約是什麼和曼哈頓是怎樣一回事,他心裏隻想著寫作:
“要是能給我一支筆與幾張紙,那該多好啊!我可以讓‘卡耐基’這個名字進入到這個絢麗的世界,而且不會有老板時刻的叮嚀、催促與責備。我不可能一輩子就平庸,我一定會得到全美國人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認可,我將是一個天才的作家。”
卡耐基的一位同事喀麥隆知道了他的心思,對卡耐基說:“我擔心你將成為窮光蛋,因為寫作很難糊口。”
“我也這麼想過,但我不能一輩子做推銷員。”
“難道寫作會讓你人生有起色嗎?”
“是的,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幫母親采摘櫻花的種子,忽然哭泣起來。母親走過來問:‘你為何哭呢?’我邊哭邊說:‘我擔心自己會像這粒種子一樣,被活活埋在土裏。’現在我叩開了心靈的之門,寫作能讓我獲得想要。”
“卡耐基先生,如果你這樣能有出息我恭賀你,隻是寫作是另外一種職業,需要從頭開始,我擔心你半途而廢啊!就像銷售員一樣,幹一行換一行,換一行幹一行,到最後一事無成。”
“謝謝你的諒解與提示,告訴你,童年的我也有很多擔心,下雷雨時,擔心會被雷劈死;生活不好時,擔心將來不知有沒有東西吃;擔心同學會不會來割掉我的耳朵;擔心死後會下地獄;大點以後,胡思亂想的事情更多,想自己的衣著、舉止,能不能讓女孩子取笑;擔心沒有女孩子樂意嫁給我,或者想象結婚的情景,可能是在鄉下的教堂舉行,接著乘著有彩飾的四輪馬車返回農場;在回來的路上,該如何開口呢?向新娘子談些什麼話呢?現在都好了,我不能再擔心了。”
“為什麼?卡耐基先生!”
“我後來才發覺有99%的擔心沒有發生,都是不必要。”
“如果你在新的工作上失敗了,你怎麼看待?”
卡耐基說:“失敗是常有的,我推銷不也失敗了嗎?我現在才發覺我更喜歡嚐試另一種工作——寫作,即便失敗了一百次,有一次成功,也就成功了。”
喀麥隆無奈地看著卡耐基。
卡耐基對推銷員的工作看來不感興趣了,有時覺得是在度日如年。他不想像喀麥隆他們那樣一直為他人打工,他要發揮自己的潛能。寫作正與他的所有的想法吻合。他認為,不當推銷員不一定會失去一切,而要是一直固執的話,可能就會失去一切了。
從明天起,他就要辭職,向另一扇光明的窗戶走去。他決定換一種生活,就按圖索驥地去麵試,雖然並沒有找到全職的寫作工作,他開始一邊工作一邊寫作的新生活,他要當一名全世界都歡迎的偉大作家。
卡耐基變了,工作的轉變,讓他獲得了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