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交,卡耐基提出了一些訣竅,會有助於我們有人緣。
而每個人都不想被冷落,就要很好地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這會讓你贏得他人的敬重,當然也會達成你的想要。
在社交上,卡耐基有這樣的觀點:無論你怎樣指責別人,就算你的眼神、手勢和聲調等告訴對方他錯了,但對方會同意你嗎?當然不會!由於你打擊了他的智慧、判斷力、榮耀與自尊心,這反而會促使他要反擊你,並且不會改變他的主意。此時,你想搬出柏拉圖和康德式的邏輯,也難以改變對方的念頭,因為你首先傷害了他的感情。因此,卡耐基進一步說:“不要一開場就說‘我見證給你看’,這就相當於說‘我比你聰明,我要讓你改變你的觀點’,這是一種挑戰,會容易引發事端,你可以注意到,對方早已開始準備迎戰了。”
為何總要想改變他人的主意,而采取激烈的方法讓他人不輕鬆愉快呢?你這樣做會使自己陷入困難的境地,而你這樣做是圖的什麼呢?還在三百多年前的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說:“你不可以教會一個人任何事情,你隻能幫助他學會這件事情。”還有英國十九世紀的政治家查士德·裴爾爵士,在麵對自己的兒子時這樣說:“要是可能,要比他人聰明,但不能告訴他人你比他們聰明。”還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三番五次地告誡門徒:“我現在隻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我們便要慎重地對待他人的錯誤,要是感覺他人說錯了,我們可以這樣說:“是這樣子的!不過我還有另一種想法,但我常常會弄錯,如果我弄錯了,我很樂意糾正過來。”用這些“我也許不對,讓我來看看問題的關鍵所在”會收到神奇的效果。這樣就不會有人反對你說:“你錯了,我們來具體糾正一下!”
在卡耐基訓練班上,有一位叫哈克的學員,他在蒙他拿州比林斯的道奇汽車做代理商,他便運用了這種不針尖對鋒芒的方式。他在銷售汽車行業壓力大時,很冷靜地處理顧客的抱怨,而生意不因為冷酷無情而降低。他還說:“當明白麵對顧客針尖對鋒芒的各種不愉快之後,我就會這樣說:‘的確,我犯下了錯誤,是我的不對!關於您的車子,我們也許有錯,請告訴我問題出在哪裏嗎?’用這種方法就很容易解決顧客一觸即發的心理,等到顧客氣消了之後,講道理就顯得輕而易舉了。有很多顧客會為這種諒解的態度而致歉,其中有的顧客還帶來了朋友買新車子。在這種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之中,更需要這樣的顧客。我便相信,這樣對顧客表示尊重,以靈活的方式處理,不光回頭客大為增加,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卡耐基便說,為了防止針尖對鋒芒,你首先要承認自己會弄錯,就不會犯下大的錯誤。這樣做,一則可以顯示你的大度寬容,另一則可以使他緊張的氣氛得到緩解,你們之間就會避免了爭執。
如果你坦率地告訴他,結果會怎樣呢?卡耐基便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查德先生是華盛頓一位年輕的律師,最近在法庭裏參與一個重要案子的辯論,案子涉及到一大筆金錢和一個重要的法律問題。在辯論時,法官對查德說:‘海事法追訴期限是六年,對嗎?’查德停頓了一下,看了法官一眼說:‘不,法官大人,海事法沒有追訴期限的。’頓時法庭裏沉靜了下來,查德在心裏說:‘我是對的,法官是錯的,我如實地告訴了他,卻感覺到心裏冰涼到了極點。不過,這樣會讓法官變得友善嗎?我怎麼發現他好像對我不滿了!’查德仍然堅信法律會站在他的那一邊,但是他卻不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大錯誤,由於他當眾指責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官的錯誤,結果就難免給法官帶來不好的決斷了。”
很少有人會擁有邏輯性的思維,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會犯有武斷、偏見的通病,這樣固執己見與傲慢,隻會把自己推上針尖浪頭,稍有不留神就會掉下摔成重傷。因此,卡耐基建議,當想指出他人犯的錯誤時,請事先研讀下麵的文字,這是詹姆士·哈維·羅賓森教授在他的頗有啟發性的《下決心的過程》中的一段:
“我們有時會在毫無抗拒或被熱情淹沒的狀態下變化自己的觀念,可是要是有人說我們錯了,反之會讓我們遷怒對方,更固執己見。我們會毫無根據地形成自己的觀念,可要是有人不同意我們的觀念時,相反會全心全意地維護我們的觀念。顯然不是那些觀念對我們珍貴,隻是我們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脅……‘我的’簡單的詞,是做人處世關係中最關鍵的,妥善使用這兩個字才是智慧之源。不管說‘我的’父親,‘我的’晚餐,‘我的’房子,‘我的’狗,‘我的’國家還是‘我的’上帝,都具備一樣的能量。我們不僅不喜歡說我的表不準,或我的車太破舊,也不喜歡別人糾正我們對火車的認識、水揚素的藥效或是亞述王沙岡一世生卒年月的錯誤。我們願意繼續信任以往慣於信任的事,而要是我們所信任的事遭到了懷疑,就會找借口為自己辯護。到最後,很多所謂的推理,變成了找借口來繼續信任早已信任的事物。”
還有心理學家卡爾·羅吉斯,在他的《如何做人》一書中寫到:“當我嚐試去了解他人的時候,我發覺這真是太有價值了。我這樣說,你也許會感到奇怪!我們真的一定要這樣做嗎?我認為這是必要的,而不是試著了解這些話。在他人敘述某種感覺、態度或信念的時候,我們幾乎馬上傾於判斷‘說得不錯’,或‘真是好笑’,‘這不正常嗎’,‘這不合道理’,‘這不正確’,‘這不太好’。我們很少讓自己認真地去了解這些話對其他人擁有怎樣的意義。”這便證明了武斷、偏見所帶來的不必要。
有一次,卡耐基邀請了一位室內設計師為朋友家製作一些窗簾。當看到賬單時,卡耐基大為吃驚。當朋友知道了這件事情,看到了這些窗簾,麵有慍色地說:“他們要的價格太貴了,賺了我們多少錢啊!”
的確,這位朋友說的是事實,隻是帶著一點針尖對鋒芒的意願,讓卡耐基好人沒落成還心裏“咯吱”一涼,卡耐基便冷靜了一下,為自己解釋說:“貴的東西會有貴的價值,你難用便宜的價格買到高質量又有藝術價值的東西。”後來卡耐基的另一位朋友知道了這件事,一開始是讚美那些窗簾,說他家裏能買得起那些精美的窗簾已經是物有所值了,不辜負了卡耐基的一番苦心。這時候卡耐基的態度完全變了,卡耐基說:“說句老實話,我也後悔買了它們,隻是它們的確價格很貴!”
在錯的時候,要是對方不給我們承認錯誤的餘地,往往會讓我們更怒不可遏,而要是對方恰當地處理並且表現得可親,我們就會顯得很坦率而自然,即便有可能會受到責備,但事情得以解決,也是結局令人滿意的。
基於此,卡耐基又講述了另外的一個故事: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著名的報人哈利斯·葛裏萊很不滿林肯的政策,他相信以論戰、嘲弄、辱罵便能夠讓林肯同意他的看法。他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發動攻擊,就在林肯遇刺的那天晚上,他還寫了一篇尖銳的文章抨擊林肯。隻是他的這些攻擊帶來效果了嗎?其實一點也沒有!要知道嘲弄與辱罵是不會讓人屈服的。
這樣就不能針尖對鋒芒,本來會因為會讓別人妥協、投降,但偏偏讓別人不屈膝,之間就會幹戈進一步擴大了。
你要多懂得控製自己,並掌握一些為人處世、增進品格的辦法,這裏你可以參照班傑明·富蘭克林的人生經曆,這是引人入勝的傳記之一,同時也是美國著名的一本名著。
在這本傳記中,富蘭克林告訴了你他是如何克服好辯的壞習慣,最終才能成為美國曆史上最能幹、最和善、最圓滑的成功的外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