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詹天佑發憤圖強(1 / 1)

詹天佑是廣東南海縣人。1872年官費留學美國。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雪費爾科學院土木工程科。在美國求學期間,他親眼所見大批華工遭受奴隸般待遇,想到日本侵犯台灣、吞並琉球的事實,詹天佑受到極大觸動,意識到祖國和同胞遭受的種種不幸,貧窮與落後是根本原因。因此,他立誌學成回國,為國家的振興與富強貢獻力量。

詹天佑回國後,從1888年至1919年的三十多年中,為中國鐵路建設的從無到有,做出了重大貢獻,直到“在當時中國修築的幾乎每一條重要鐵路,都有他的足跡可尋”的程度。 1904年初,清政府宣布由國家籌款興建京張鐵路。詹天佑擔任總工程師兼會辦,後來升任總辦。他上任以後,立即組建了隊伍,擬定了工作方案。經過實地踏查和勘測,認真測算,選擇了鐵路線。詹天佑認為,這條鐵路“早成一日,公家即早獲一日之利益,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覬覦”。

詹天佑不僅看到了京張鐵路的經濟價值,更明確指出了,這條鐵路靠中國人自己的技術力量修築對維護國家主權的重大意義,這是詹天佑多年親身體驗的總結,也是一位傑出的工程師和愛國者的見識與誌向。

京張鐵路選定通過南口關溝,外國工程界產生了很大震動,他們對當時中國的技術能力表示懷疑,以為中國人無法承擔如此艱苦的工程。甚至有“中國工程師能建設鐵路通過南口者,此人尚未出世”的論斷。麵對外國輿論的壓力,詹天佑沉著冷靜地告誡中國工程技術人員,應奮發圖強。詹天佑正視當時我國工程技術力量的現實,為了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他製定了《升轉工程師品格、製度章程》,激勵全體工作人員發奮自雄,效力鐵路建設,進而也為大批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提供了依據。

為解決京張鐵路最難處的關溝段工程,詹天佑精心設計和成功實施了一係列創造性築路、開洞方案,合理設計爬高坡度、減少鐵路長度和彎道,保證了行車安全和速度;減少八達嶺隧道的長度設計,精確度很高,受到高度評價。

經過五年的艱苦努力與辛勤的勞作,京張鐵路終於全線告成。

通車典禮儀式在南口車站舉行,中外人士都對以詹天佑為代表的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表示欽佩。其實,對對外國人究竟怎樣看自己,詹天佑是不去計較的,但如果失敗的話,他早有“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國工程師的不幸,同時帶給中國很大的損失”的意識。正是這種愛國精神使詹天佑和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相互鼓勵,協同作戰,力求創新。京張鐵路的成功修築,是詹天佑等全體中國工程技術人員的驕傲,更是中國人民的驕傲。詹天佑發憤圖強的精神,在京張鐵路工程建設中,得以充分彰顯。

簡評:

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鐵路工程大師,但他並不隻是單純的鋪鋼軌,他始終關心祖國命運。隻是末路的晚清沒能再給他施展才華和抱負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