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詞人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北宋後期著名的文學家,他在宋哲宗紹聖二年(1095)寫下了《洛陽名園記》,記錄了唐代洛陽城裏19座名園的建築曆史和規模布局,最後李格非寫下了關於名園建築的一篇美文,點出之所以作名園記的意圖。李格非在《書〈洛陽名園記〉後》提到:“唐貞觀、開元之間,公卿貴戚開館列第於東都者,號千有餘邸。及其亂離,繼以五代之酷,其池塘竹樹,兵車蹂踐,廢而為丘墟;高亭大榭,煙火焚燎,化而為灰燼。與唐共滅而俱亡者,無餘處矣。予故嚐曰:園圃之廢興,洛陽盛衰之候也。且天下之治亂,候於洛陽之盛衰而知;洛陽之盛衰,候於園圃之廢興而得……嗚呼!公卿大夫方進於朝,放乎以一己之私自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樂,得乎?唐之末路是矣。”太平盛世達官顯貴追求舒適奢華的生活,窮奢極欲,及時行樂,興工動土,營造宅邸。及至唐末,公侯紛爭,天下大亂,庭園殘敗,花木凋零,往日一個個有清塘竹韻相襯的亭台樓閣,在戰火中化為焦土,化為灰燼。李格非指責那些得到朝廷重用和賞賜的達官顯貴,放縱私欲,不把治國理政大事放在心上,隻考慮隱退之後在自己營造的宅院裏安享清福,殊不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洛陽城裏往日的豪宅,伴隨唐王朝的滅亡而消失殆盡,沒有一處能夠幸免。
現存的最古老建築物都是磚石建築而成的,但並不意味著磚石建築物的產生早於木構建築物,情況恰恰相反,木構建築物早於磚石建築物的出現。森林樹木作為建造房屋的原材料,那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生活的寶貴物質財富。之所以人類最早的木構建築物沒有保留下來,是由於木材易燃易腐,沒有磚石建築物保留時間久之緣故。今天我們看到的好多古代磚石建築物的屋頂沒有保存下來,就是因為這些屋頂大多是木材框架的緣故。而且不少建築經過幾百年的風化或是自然災害,也隻能剩下一塊塊基石、一根根石柱,就連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的宮殿,今天也隻剩下了不多的石柱、石礎和基石。木結構建築在人力、物力和時間上比磚石建築節省得多,實用性更強一些。現存的古代南北民居建築,都以明清時期為樣板。一則明清兩朝距今最遠的也隻有600多年;二則民居建築在明清時期發展到極致,無論是建築形式、建築規模還是建築工藝;三是燒製工藝和技術在明代日臻完善,建築材料和品種有更多選擇,使得居住建築更趨合理。
時光的流逝,讓多少華麗的建築自然塌毀;戰亂頻仍,有多少豪宅遭到毀滅!明清宅院,也是迄今為止保存年代最久的民居建築。今天幸存的幾十處明清山西宅院群,從數目上說或許不及當年一二,但它們的存在,實實在在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的諸多痕跡。明末農民起義軍在崇禎七年(1634)河南滎陽的十三家七十二營領導人集會上,確定了李自成提出的“分兵定所向”的戰略,兵分五路,主動出擊。主力高迎祥、張獻忠一路,東征安徽,連拔固始、霍邱、壽州、潁州城邑,直搗明中都鳳陽城。在鳳陽時,起義軍毀皇陵,焚寺廟,殺宦官,斬明軍,僅燒毀的公私邸舍就達22%650所,可見完整保留前代的建築是相當不易的事情。明代富商大賈齊集的平陽府城(今山西臨汾),曾經是一個繁華富庶之地,當年幾十萬幾百萬兩銀的富戶比比皆是,正如清人筆記中描述的:平陽富商,飾亭台,聚古玩,買姣童於吳越,購美玉於燕趙,奢侈之狀江浙難比。然而,平陽府城在晚清年間的太平天國戰爭中,遭到了一次大規模的摧毀。清鹹豐三年(1853)八月初十日,北伐太平軍經過平陽府時,城裏除了少量守城清兵拚死抵抗外,一些商民在官軍鼓動下,拿起武器,登上城樓,負隅抵禦。然而,太平軍還是很快攻占了平陽府,太平軍將士對當地商人與清軍沆瀣一氣的行為非常氣憤,撤離平陽府的時候,縱火焚燒了平陽府的街市鋪麵,一大批富家豪宅在濃濃煙霧中化為灰燼。經過戰火的摧殘,經過千百年的改朝換代,能夠留存至今的老宅子、老院子已經很少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