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縣磧口位於黃河之濱,為山西、陝西兩省交界的河邊小鎮,秦晉兩岸,一水分之。磧口鎮的繁榮從近代開始,磧口鎮上出現較大規模的商宅商鋪也是從19世紀中葉開始。
清文宗鹹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長江流域,風雨飄搖的清朝政府在南京城外駐紮了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圍剿太平天國政權。江北大營欽差琦善的帳下,有一名叫雷以諴的幫辦,他首先在揚州創設厘金製度,為清軍籌餉。第二年,勝保奏準清廷,在各省均設厘局,征收厘金。鹹豐九年(1859),山西籌餉總局成立,總理抽收省內的行商坐賈百貨厘金和藥料稅銀,並在省內設立總卡七處:東路平定州屬的槐樹鋪,東南路黎城東陽關和澤州鳳台屬的攔車鎮,南路解州平陸的茅津渡,西南路蒲州永濟的風陵渡,西路汾州府永寧州屬的磧口鎮,北路忻州所屬的忻口鎮。磧口從這時起由一小鎮變為貿易商頻繁來往的關隘地。磧口人以其水旱碼頭得天獨厚的條件,發展商貿,積累資本,設卡的當年,就有大批的糧、油、食鹽、棉布、茶葉、皮毛、藥料等物品通過磧口卡。據磧口鎮上黑龍廟碑文記載:道光二十七年(1847)時,全鎮有商業店鋪60餘家;到民國五年(1916),達到369家規模。往來於磧口碼頭的船隻每天達150餘艘,商賈、騾馬、駝隊難以數計。磧口鎮的黑龍廟門前,有一副永寧知州王繼賢寫的對聯:“物阜民熙小都會,河聲嶽色大文章”,盛讚當年磧口鎮上車水馬龍、舟行駝載、店鋪林立、商業繁榮的興旺氣象。晚清時,京、津、滬的大商賈們隻知山西有個磧口鎮,卻不知道磧口所屬的臨縣城。正是在這種大環境裏,磧口的商業資本增多,有雄厚財力的商人增加,在偏僻的黃土溝壑間,興建了一座座的清代院落,西灣村的陳家堡當為代表。
跟隨呂梁地委政策研究室的李永民主任和磧口鎮的書記,我來到了吸引了不少京城古建研究人員和中央美院師生駐足的磧口古鎮,跟隨著村委會主任李香蘭這位陳家後人的媳婦,我們從村口走進了陳家堡裏一座座塵封的古老院落。
陳家堡子長250米,寬120米,總麵積約3萬平方米,現存的30餘處院落都較為完整。這是一個經過整體規劃的堡寨結構建築,甬道相連,布局嚴密,屋宇厚實,庭院整齊。關起門來是相對獨立的一個個院落,打開小門成為多進院落,院與院之間小門相通,相互聯係也非常方便。陳家堡的主體建築凝重堅固,附屬構件精巧靈秀,堡內排水設施完備,院中明屋暗道相連。成為又一處黃土高原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清代城堡建築。
陳家堡的建築風格是靠崖式建築,為清代修建,正房多為明柱式的三、五眼窯洞,並有插廊式的磚石拱券頂端。左右廂房多為三間,硬山式建築居多。每一處院子裏,廚房、磨坊、馬棚、柴房、廁所一應俱全。有一處四層房屋的院落,因地製宜,梯形結構,逐層退後,逐層升高:第一層為正房三孔磚窯,窯前整齊寬大的簷子向前探伸,並與左右廂房的簷頭連為一體,當地人稱“三合頭”建築。雨雪天氣裏,院中人走動簷下,不濕鞋,不滑腿,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黃土風情建築。在延安的魯迅藝術學院裏,院子、窯洞、椽頭,與西灣陳家堡的民居非常相似,這也是當時陝北和晉西北窯洞式建築的一種通用手法。第二層上除了三間正房與一層相同外,還有頗具清代中葉建築特色的卷棚頂廂房,圓形窗戶,活潑的窗欞,花樣別致,做工精巧。第三層的一邊,還有一個望月樓,登樓望遠,方圓幾千平方米的堡子一覽無餘。第四層號稱是繡樓,比較簡單,繡樓建築精巧,窗戶矮小,樓梯狹窄,雖說是居高臨下,卻又被高牆阻斷視線,怎奈隻有三寸金蓮的小姐困住閨閣,上下出入相當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