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郭峪宅院群(1 / 1)

與皇城相距不到三五裏的地方,有一處稱為郭峪村的地方,這裏是明清宅院建築群,現存明代的院落40多處、1100間老房。這些老宅子大都是當年有了考科功名或一官半職的郭峪村殷實之家所建。

當我來到郭峪村時,立刻被這裏的古樸和濃厚的文化氣息所吸引。這裏有明末崇禎年間(1628—1644)修建的蜂窩城牆,環繞全村。在這個小小的村落,明清兩代出了18名舉人、15名進士,其中包括陳氏一門所創下的一門九進士、三世六翰林的輝煌。這在山西或許是獨一無二的進士村、舉人村。即使與清代徽州幾個大的村落如歙縣的唐模,黟縣的西遞、宏村等地的文化成就相比較,郭峪村也毫不遜色。走進村子,老院子、老房子、老街巷比比皆是,若問村人哪一座是老房子,他們會告訴你滿村子都是老房子,你要去的是哪一家?跟隨陽城縣博物館的一位女同誌,走進郭峪的石板街巷,竟然發現街巷鋪路的石板中還有一塊青石石碑。由於年代久遠,風吹雨打,更由於多少輩村民的踩踏,石碑上的字跡模糊不清,難以辨認,然而古樸渾厚之風也因此而更加濃鬱。這喜出望外的收獲,讓我們再次領略了厚重的中國傳統文化在三晉大地上的熠熠光彩。郭峪名人多,老宅老院多,確屬山西之冠。

郭峪村裏最顯眼的一座宅子是陳廷敬家的祖宅,門第高大,屋宇軒昂。在陳宅高高的牌坊上,刻寫著“順治甲午科恩選貢士敕封翰林院庶吉士陳昌期”、“順治己亥科進士欽授翰林院庶吉士陳遠”以及一長串頌揚陳廷敬父子的牌坊、門樓等等。在領略陳氏中道莊、鬥築居之後,遊覽陳家的老宅,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郭峪村的一位順治己亥(1659)科恩貢王維時的宅院,明磚清瓦,雕刻精美,門匾上的“仁禮傳芳”更顯其家族的不俗。

村東有一座侍郎寨,為崇禎丙子(1636)科舉人、順治丙戌(1646)科進士張爾素的後人所建。張爾素曾任陝西按察使、湖廣布政使、通政司通政使,最高做到了刑部侍郎(刑部副長官)。張爾素一生清貧,生前沒有多少積蓄,後人亦耕亦讀,為光耀門庭,修建了一座三進院落的府第,人稱侍郎寨。門前石獅護衛,門上書寫“山環水繞”,左為花牆院,右為石甲院,後為祠堂院。張爾素與其他9位同時中進士者被縣人讚譽為“十鳳齊鳴”,當地有“先有南盧北竇,後有張陳二府”之說,可見郭峪的張家也是與陳家地位、實力都相當的人物。

郭峪城建於崇禎八年(1635),是明末修築的一座規模較大的防禦工事,城高12米,寬5.3米,城周1400米,城內麵積達17.9萬平方米。據《郭峪村誌》載,倡導築城的是村人張鵬雲,他在崇禎年間(1628—1644)擔任右僉都禦史巡撫順天,張家是郭峪村的大姓,明清兩代名人輩出。我們今天在郭峪仍可看到幾處張家的大宅院。張好爵為明正德甲戌(1514)科的進士,官至戶部郎中;張好古為嘉靖癸未(1523)科進士,官至刑部主事。張家兩兄弟修建宅院時,張好古是四川按察使,張好爵是戶部廣東司郎中。張好爵比張好古中進士的時間早,兩人做官清廉,為政公平,聲譽極佳。張家後人直隸州知州張以潮、正德癸酉(1513)科舉人張以漸、順治己亥(1659)科進士張於廷,在郭峪也都留下了一兩處有些規模的老宅。

村子中央矗立著一座明代末年崇禎十三年(1640)建成的豫樓,外觀與皇城的河山樓相仿,規模較前者更為宏大。“豫”與“預”同音,豫有預防、居安思危的含義。豫樓長15米,寬7.5米,高30米,上下7層,底牆厚2米,每增高一層,牆的厚度遞減0.15米,到第七層時牆厚仍有0.8米。豫樓第一層為暗層,係單孔磚窯拱券,內有石碾、石磨、水井、暗洞;第二層為5孔磚窯,設置炮眼4個,東向的正中門樓雕刻著“豫樓”二字,為澤州庠生王衍明題寫於崇禎十三年(1640);三層以上均為梁檁木板蓋頂,七層之上四周有34磚碟,磚碟間又起簷封頂。樓的四角垂直,四牆挺展,樓頂四角的風鈴在遊人到來時依然發出清脆的聲音;在五層西牆的正中,鑲有《煥宇變中自記》牆碑,約4000字,詳細記載了崇禎四年至六年(1631—1633)明末起義軍4次路過郭峪村的經過,以及崇禎六年(1633)修寨、崇禎八年(1635)修城、崇禎十二年(1639)大旱災的村史記事,同時也記錄了當地的富商巨賈煥宇翁王重新在家鄉的這一修寨築城之舉。崇禎八年(1635)修郭峪城時,王重新捐銀7000兩,後來村裏修廟、賑災,都有王重新解囊的記錄。

在郭峪村時,見到了一位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任村支書的老人,名字叫趙玉旺。這是一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人。他詳細介紹了當年拆用4根大梁、6根木柱換來千元人民幣,還清欠村民的債務。幾十年後,院子裏還散放著拆房柱時遺留下來的柱礎石。柱礎石是古老房屋的最好見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