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渠家五進院(1 / 1)

祁縣古城東大街的渠氏家族的院落群,由於其罕見的五進式穿堂院,在中國老宅院中有一席非常重要的位置。用深宅大院來形容渠家院,是比較準確的。渠家宅院裏散發著濃鬱的文化氣息,是渠宅有別於其他宅院的重要特色。

渠家宅院本是一座占地麵積闊大、院落房舍眾多的城堡式建築群。當年的渠家號稱“渠半城”,有上千間房屋,十幾個大院,總占地麵積為3萬多平方米。宅院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5年),以後經過多次增修和擴建。現在看到的渠家五進院,為同治、光緒年間(1875—1908)所建,隻有當年渠家大宅院規模的1/5,是渠本翹父親渠源湞的同輩兄長渠源潮的宅院。這所院落占地5317平方米,建築麵積3271平方米,內有8個大院,19個小院,房屋240多間,整個院落東西一條軸線,南北兩條軸線。牌樓院、統樓院裏的五間兩層正房,氣勢宏大,結構嚴謹,建築考究,呈現相對獨立的封閉型結構風格。渠家院中套院,門裏有門,回廊甬道,亭榭牌樓,移步換景,一步三曲。這所五進院的四周均有高大的圍牆,外牆牆體厚實,高達17米,牆頭設垛口或加添女牆。寬敞高大的階進式大門洞,高聳著一座玲瓏精致的眺閣,巍峨壯觀。院內建築青石奠基,磨磚對縫,充分顯示出宅中主人的財力雄厚和對生命本質的悟解。

第一個院落是石雕欄杆院,也稱客廳院。這是一組正廂均為三間的院子,雖不及祁縣喬家與太穀曹家的大院那般嚴實,卻無處不透出宅主人性格中的開明。漢白玉石雕欄玲瓏剔透,工藝精湛,魚蟲花鳥線條流暢,栩栩如生。正房簷前懸掛一塊荷葉桃木雕成的匾額,上書“若虛齋”三字,為明末清初山西籍的大學者傅山所書,渠家倡導的謙謙君子、虛懷若穀之風撲入了眼簾。左側為五進院,甬道長長,庭院深深。屏風式過庭和石雕的矩形門、月亮門點綴其間,虛實顯隱,層次分明,形式多樣,活潑有趣。三院倒座為二層三間的明樓,與五院正房三間明樓遙遙相對,規範整齊。最裏麵的五進院,是渠家五進院的精華所在,一條由房舍間隔的東西向的甬道,將第五院分成了南北兩大建築。北部建築群從東向西的第一座院子,是主院,主院為裏五外三二進式牌樓院,一座十多米高的十一踩木製牌樓工藝精良,氣勢宏大,飛簷疊嶂,雕鬥簇峰,彩繪金縷,富麗堂皇,上書“載籍之光”四個字,所以這個院子被稱為牌樓院。牌樓院建於光緒七年(1881),是慈禧太後褒獎渠家在丁醜山西大旱災中的賑災義舉敕令巡撫曾國荃而建,牌樓院是祁縣古城當年的最高建築。於是多處出現龍頭圖,特別是龍頭下的六層鬥拱,表明家族中有人為官已到三品之高位。正房抱廈高大威嚴,通天明柱上一幅楹聯“俯仰無愧天地,褒貶有待春秋”,道出渠家人胸襟寬廣和人情世事的練達。二樓為歇山頂明樓,高約20米,明樓設前簷走廊,明柱上掛有詩書俱佳的匾額、楹聯,走廊兩端立著的同治年間(1862—1874)的磚雕詩文,描繪出當年渠家院的興旺和繁榮:“有堂、有廳、有橋、有川,有書、有酒,有歌、有弦,有山、有水,有竹、有林……”北部建築的二院和三院亦為高大的四合院,院落深處,分別建有一線排開的統樓兩座,顯示了一種鉛華洗淨後的質樸與莊重。

渠家院的每一進院子裏,都有刻寫警言佳句的影壁花牆,“文化大革命”中受損害也最重,許多有文字的影壁被鏟、被鑿,留下了一處處字跡殘缺、模糊的“文革牆”,讓人扼腕歎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