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聽戲組班之風(2 / 2)

大院人對唱戲這種娛樂情有獨鍾。榆次聶氏王家第十世的王鉞,就是個晉劇迷。起先常去榆次的晉劇班社聽戲,後來在大院中自建了一座戲台,請戲班到家中演出。戲台的對麵兩側有兩個看台,一個是明台,一個是暗台,專供家人看戲。王鉞還曾組織了一個戲班,名“四喜班”,名伶有大嘴醜、八百黑、棒槌紅、禿兒、王彩生、禿醜、一條魚、蓋陝西、人參娃娃、一杆旗、福喜喜等,皆為蒲人。王鉞的孫子王棣在家裏還辦了自樂班,成員是家裏人以及傭人、丫環,常常吹拉彈唱鬧到深夜。

在曹家的三多堂裏,有一個精巧別致的家庭戲台院,戲台東西寬3米,南北長4米,除亭柱外,實有麵積為9平方米。台高僅有1尺,四周加設護欄。戲台小巧玲瓏,具有蘇州園林建築特色,當年這裏該是梨園藝人常來一顯身手的地方了。祁、平、太秧歌多,小調多,恰恰就反映了那個時代這些地方的戲班子是非常活躍的。

唱戲原本就是有錢人家辦的事情。清朝鹹豐十年(1860)前後,祁縣富商渠氏一族辦起了“三慶戲班”。同治年間(1862—1874)渠源淦又組織了一個“聚梨園”班子,盛極一時。渠家五進院的主院有一處戲台院,戲台坐南朝北,歇山頂式明樓,麵闊5間,中間3間較大,門前有凸出的卷棚頂抱廈,用明柱支撐。將屏門卸除,便與抱廈連成一片,形成20平方米的戲台。東西廂房門麵飾有木製隔扇,拆除隔扇,便是典型的包廂看台。當年渠家曾不惜重金,組班承戲,高朋滿座,笙歌悅耳。渠家後人一位叫渠川的人,是渠本翹之嫡孫。1929年出生於天津,曾入燕京大學學習,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新華分社記者,1980年起在浙江省溫州市任《文學青年》主編,1990年出版了長篇小說《金魔》。《文學報》評論說:《金魔》“藝術地再現了一幅晚清社會的曆史畫卷”。1993年,《金魔》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昌晉源》,在全國公映,引起極大的反響。由渠家後人創作渠家人的故事,並在渠家老宅院裏拍攝完成,也是渠家人喜愛戲劇的一次回報吧!

晉東南壺關縣裏有一家以販鐵起家的富商王氏,傳到第四代時,有一位叫王大旦的,曾投資10萬兩白銀,組建一個戲班子,與當地富商鬥富,取名就叫“十萬班”。他買來一些小戲子,挖來一些名角,編排了10餘出新劇目,使“十萬班”成為上黨劇種最全、演員陣容最強、戲裝道具最多的戲班子。“十萬班”最盛時,有戲箱24馱48箱,當時一般的戲班隻有3—5馱6—8箱。這個戲班子常去京城亮相,光緒二十年(1894),慈禧太後六十大壽,“十萬班”進京賀壽,得到太後老佛爺的獎賞,並改名為“樂意班”。

平遙縣有一種人稱“紗閣戲人”的絕活。陳列在平遙縣博物館的“紗閣戲人”,出自晚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平遙“六合齋”紙活鋪民間藝人之手,共36閣。紗是用紙或泥加工成的專門材料,閣是陳設戲中人物的木閣小房。紗閣戲人本是正月元宵節鬧社火時,陳設在平遙市樓上供人觀賞的,一閣一戲,每閣陳列三四位戲劇人物,生末淨旦醜,行當齊全。紗閣戲選擇戲劇中最精彩的場景和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陳列,劇目多取材於百姓熟悉的晉劇、京劇、昆曲等劇種,表現的內容有神話故事、宮廷演義、民間生活、俠義傳奇等。由平遙紗閣戲人推測,當年聽戲觀劇,是有錢人家的一種主要娛樂活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