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對於列寧關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幾段論述譯文的商榷(2 / 2)

三、“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

這一說法,在列寧著作漢譯文中,一共有兩處:一處在《列寧全集》第30卷第299頁,另一處在《列寧文稿》第3卷第54頁。這一說法,就譯文的字麵來看,既然有“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自然就有“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的概念,而且,顯然它們都屬於社會主義階段,隻是“發達”的程度不同而已。我國理論界目前使用的“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的概念,以及關於“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究竟屬於社會主義階段,抑或屬於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的爭論,大半都是由此而來。

這一說法的原文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查找到的兩處原文均為“развитое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еобщество”。(見《列寧全集》第36卷,莫斯科俄文第5版,第139頁;第40卷,第104頁)這裏,關鍵是形容詞“развитой”應當如何理解,如何翻譯。就我所知,“развитой”是由俄語完成體及物動詞“развить”的形動詞轉化來的形容詞,即“完成了發展的”、“完成了發育的”意思。在蘇聯科學院出版的《現代俄羅斯文學語言詞典》中,有“發達的”、“發育成熟的”兩種解釋。但基本詞意不離“完成了發展的”或“完成了發育的”意思,這就是說,所謂“развитое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еобщество”,即“建成的社會主義社會”或“成熟的社會主義社會”的意思。

我們從列寧在兩處使用這一概念的上下文看,也可以得出同樣的結論。列寧在這兩處都是把這個“развитое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еобщество”,同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相對比,即作為建成的社會主義社會來與未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相對比的。請看,一處是:“怎樣想象出一個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原譯文如此),這也不困難。這個任務也已經解決了。但是,怎樣具體地從舊的、習慣了的、大家都熟悉的資本主義過渡到新的、還沒有長出來的、還沒有穩固基礎的社會主義,卻是一個最困難的任務。這一過渡在好的情況下也得許多年。”另一處是:“當然,從已是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原譯文如此)的角度來看,讓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獲得比工人階級的優秀階層高得無比的薪金,是根本不合理和不正確的。但是,在現實生活的實際條件下……我們都必須通過這種付給資產階級專家高額的(不合理的)薪金的辦法來解決這一迫切任務。”而“現實生活的實際條件”是什麼呢?同一篇著作中,列寧多次提到是處於“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時期。

另外,我們從上麵第一段引文中,還得到了解答疑難的另一條線索。列寧在其中說,“怎樣想象出一個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也不困難。這個任務也已經解決了”。這就是說,在馬、列的著作中,對什麼是“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已經作了論述。但是,我們找遍了馬、列的著作,並沒有找到這種論述。而在馬、列著作中“已經解決了”的,則是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問題。因此,隻有把這個“развитое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еобщество”理解為“建成的”或“成熟的”社會主義社會,列寧的這段話才是可以理解的。什麼是建成的社會主義社會,這當然是“已經解決了”的“任務”。

因此,我建議將“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改譯為“建成的社會主義社會”或“成熟的社會主義社會”。而人們根據“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的譯文而創造出的“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應改稱為“未建成的社會主義社會”或者“不成熟的社會主義社會”。顯然,這個“未建成的”或“不成熟的”社會主義社會,是屬於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的。

(原文發表於陝西省社科院內刊《學術動態》增刊二198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