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公主和親(五)(2 / 3)

朱元熹臉忽青忽白的,渾身發寒,頭昏昏沉沉的快站不住了。他不停地搖頭喃喃說:“不,不會的。朕不會落得這番下場的。朕還有大好河山,內地的兵馬……大膽,你在嚇唬朕!你犯了欺君之罪!”

明前神色冷峻,眼珠漆黑,輕蔑得看著這男人。又狠狠地刺去了一刀,刺破了皇上的夢想:“遠水不解近渴。陛下,那些河山兵馬都太遙遠了,各省布政使也各有私欲,救不得你了。你現在就在虎敕關,外麵包圍著七萬韃靼軍,你的身家性命已經陷入了敵手。陛下以為,那些韃靼軍圍困住虎敕關,還來跟籠中鳥談和談是為了什麼?”

朱元熹像篩糠似的抖著。他的心底早有了計較,卻不敢去想。而膽大包天的少女一下子挑開了遮住傷口的遮羞布,把這種血淋淋的現實挑到了表麵。他艱澀哽咽著說:“……他們想拖延時間。等著邊境的韃靼大汗的主力韃靼軍進關,徹底抓住我這個皇上。然後用我命令大明投降並占領了整個明朝……”

“是,就是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滅國死法。北宋亦然,如今大明也亦然。皇上聖明。”明前嘴角翹起,難得的真心稱讚了朱元熹一句。他雖多疑,但聰明過人。直視現實後就立刻明白了那種虛假希望下的陰謀毒計。

兩個人相對而站,站在這個冰冷如雪窟的石屋裏,說出這些真實無比的大實話。就像是做一場恐怖的噩夢。明前抬起臉深深地看著皇上,眼裏充滿了同情。她道:“所以,敵軍不可信。我們想出了這樣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計策,雖然冒險還有一半的勝率。趁現在包圍虎敕關的敵軍還不多,敵國的主力大軍還未打進北疆,我們奮力一搏!說不定我們會贏的。皇上也會順利地脫險回京城。那時候,這個天下還是皇上的!皇上你要好好想想,做好決定啊。”

皇上沒有回答明前的話,久久地沉默著,還不時驚恐得左右望望。似乎身邊隨時會跳出個韃靼人一刀殺了他似的。他掙紮猶豫了半晌,還是拿不定主意。在冒險而死與和談後被騙而死之間反複猶豫著。萬一……萬一和談成功能被放回京城呢……

他拚命的壓抑著頭痛欲裂,和想暈倒的虛弱感。又想到了小梁王:“這……好吧,也許我們是輕信了韃靼人的拖延之計。但是我沒有任何對不起崔憫的地方啊?他為什麼要跟小梁王聯合起來想冒險呢……這計策對我很危險,卻對梁王更有利。”

明前勃然大怒,差點氣炸了。現在都什麼時候了,皇上還在和小梁王勾心鬥角呢,還對崔憫有疑心。她對崔憫很憤恨,但這時候麵對著皇上對崔憫的非議,氣得她臉色大變,立刻發作了:“你說的對!你沒有對不住崔憫的地方,你隻不過是想跟北疆的韃靼和談,忘了幾十年前他的祖父冠軍侯戰死北疆沙場的事!你還懷疑他和梁王勾結著想篡位。”

朱元熹的臉騰得漲紅了,被這個十八歲少女指責得麵紅耳赤,惱羞成怒。

“可是崔憫對你很好。就如同你說過的,他與你一同長大,知道你是個秉性猶豫自傲的人。你若是被韃靼人抓住,會遭受到比宋朝欽宗更可怕的劫難的。所以他一口拒絕了小梁王要為清河崔氏雪冤恢複爵位的提議,還冒險得穿回敵營來救你!你終究是一國之主,是他的上司兄長,他認為你不該被敵軍抓住殺死。他想對你做得公平些。”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朱元熹懦弱優柔,心胸狹隘,可不是一位名君啊。明前眼裏帶著一抹深深的失望:“他這麼來敵營救你,不是為了爵位富貴,也不是為了幫助小梁王,而是徹頭徹尾地想幫你!即使是麵對著你可能誤會要抓他下獄,他也沒有背叛你。他希望你能看破局勢,鼓起勇氣,與韃靼人血戰到底,才有一線生機。”

她說著說著,心裏湧起了一陣刺痛。崔憫對任何人,對皇上,對上司,對義父,對手下的錦衣親軍都做到了公平真實。唯獨沒有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