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江流的奔騰、穿過夕煙的繚繞、這群“山花子”一路飛奔而行。

終於,他們望見了落日餘暉裏武落鍾離山影,眼裏都露出凝重而欣喜的光彩,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他們此次從四麵八方趕回故地老營聚集,既是一次神聖的朝祖行動,也是為了一項關乎土民命運的絕密使命。

這群“山花子”本來一直在川東地區活動,隻因前不久得知容美土司因為抵製朝廷改土歸流而鬧騰得十分厲害,才紛紛向清江上遊集結,然後成群結隊、一路飛奔而來。而另一部分活動在武陵平山方向的兄弟也將如期而至。

終於,按照預定的期限,他們在正月十五前一天傍晚趕到了武落鍾離山下。當山花子們悄悄摸過了一道河灘的時候,夜幕中高聳的山峰和山灣裏屋宇燈火頓時出現在眼前。

這就是他們心中的聖山祖地。

武落鍾離山原名留難山、佷山,因為山頂有五座高峰,而隔溪又有一座名叫撞鍾堖的山嶺,時常傳來懸鍾之聲,所以有武落鍾離之稱。

武落鍾離山獨立峻絕,北臨清江、南有溪穀、三麵環水。五座山峰由北向南排列,其中佷山包和魁頭岩上,有廩君族人生活過的赤穴以及後人為他而立的廟宇。土家族民眾世代口口相傳,他們的始祖就誕生在這裏。千百年來,川黔湘鄂交界各地的土著山民都經常來此朝拜,常年香火不斷。

而山下的那一方坪地,也就是因為祭祀頻繁、人口聚集而逐步形成了圩集市井、治府邸衙,現為容美屬下的都鎮土司。其治下方圓百裏人煙嫋嫋、村落棋布,山寨毗連,土客雜居的人口數以萬計。土著族人曆來都把武落鍾離山稱為“聖山”,同時也把此地視為朝聖之地,是清江中遊古代物流人集的中心,曆史相當悠久。

“山花子”們仰望著聖山雄偉的峰影,駐足片刻,便乘著暮色,急速穿越山腳下的土司府城和山灣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