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走一步才能走得更遠
創新,隻要求我們多走一步。多走一步,或許你就能夠率先開創出一條全新的道路,成為某個領域的先驅者;或者在已有道路的基礎上拓寬路麵,使你走得更順暢更隨心所欲。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汽車還屬於奢侈品,是有錢人的玩具。
亨利·福特希望能生產出一種性能好、價格合理、方便使用並且容易製造的車,但是按照當時的生產方式——每輛車從原材料加工到組裝整車都由一個工人來完成——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家屠宰場的“分解流水線”啟發了他:流水作業中,工人們的職能單一,每道程序都是由專業的人完成,這樣,生產的速度將會大大加快。亨利·福特將流水作業的方式率先運用到汽車製造上,使得汽車的設計研發、零部件加工、組裝這一整套過程實現了專業化、標準化、成本集約化,使得大批量生產統一規格的黑色T型車成為可能。
亨利·福特成功了!這一個在他腦中醞釀了整整10年的創意構想,誕生了管理史上著名的“福特製”。T型車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汽車,它的流水線生產方式則被看作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誌,它開創了一個新的工業生產技術時代,也使福特成為一度占有68%世界汽車市場的“汽車大王”。
福特的成功,主要在於他受到了屠宰流水線的啟示。或許在當時當地,這種屠宰流水線是相當普遍的,但絕大部分的人對此視而不見、置若罔聞,所以這個創意的啟示並不為人所重視,也沒有人看出這是一個可以創造億萬價值的生財線索。而福特比眾人多了一雙識寶的慧眼,對這個現象多了一分思考,於是,他因比別人多走了一步而為自己帶來了無窮的財富。
創新,隻要求我們多走一步。多走一步,或許你就能夠率先開創出一條全新的道路,成為某個領域的先驅者;或者在已有道路的基礎上拓寬路麵,使你走得更順暢更隨心所欲。
日本某食品公司的董事長對咖喱粉新品種的開發情有獨鍾。當他推出與傳統咖喱粉大為不同的“不辣咖喱粉”之後,受到了食品業的大肆嘲笑,認為他簡直是“發瘋了”,因為當時咖喱粉的味道普遍都是辣的。但出乎意料的是,被人們斷言賣不出去的“白癡咖喱粉”推出不到一年,竟然成了日本最暢銷的調料品之一。
“鍾表王國”的著名企業家湯姆克,在瑞士鍾表受到日本鍾表嚴峻挑戰,世界市場占有率從40%下降到9%的時刻,萌發出以產品創新求生存、求發展的強烈欲望,向企業員工發出了“每一分鍾有一個新念頭”的號召,結果研製出被稱為是“振興瑞士鍾表業旗手”的斯沃奇牌手表和其他多種高科技手表,帶領瑞士鍾表業迅速恢複到40%的世界市場占有率。
此外,在美國,電冰箱是每個家庭的生活必需品,電冰箱的需求量因近乎飽和而使得產品的競爭更為激烈,利潤率很低。當美國廠商束手無策之際,日本廠商卻異軍突起,發明創造了一種與19英寸電視機外形尺寸一般大小的微型冰箱。當微型冰箱投入市場後,人們發現它除了可以在辦公室使用外,還可安裝在野營車上。如果全家人一同外出旅遊,微型冰箱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野營炊具。
其實,微型電冰箱與家用冰箱在工作原理上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但它通過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進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以至消費理念,成功地達到創造新型消費的目的。
關於冰箱的創新,三菱公司也曾經有所嚐試。
在1998年之前的幾年中,冰箱在日本市場上嚴重滯銷,零售價以每年5%的幅度下跌,各廠家叫苦不迭。然而,在1998年2月到1999年2月的一年裏,冰箱的銷售量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1%,這個可觀的漲幅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答案就在於三菱公司的創新思維。當時,獨具慧眼的三菱公司發現,-18℃的冰箱會把肉食凍得很硬,食用時很不方便,而0℃左右的冷藏室無法凍肉,兩者都有缺陷。於是,他們折中了兩者的優缺點,增加了-7℃的冷凍室。一經推出,顧客的反應非常好。
以上這些創新案例,都印證了這樣一句話:多走一步,使你走得更遠。從傳統的辣咖喱粉到如今的不辣咖喱粉,日本某食品公司隻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小小地顛覆了一下口味;而由湯姆克所率領的鍾表企業,則是通過號召每個員工群策群力,多多貢獻自己的新念頭,以此達到了“振興瑞士鍾表業”的目的;在近乎飽和的電冰箱市場,如果一味地按原先的步伐繼續走自己的路,因走的人越來越多,這條路無疑會越走越窄,適時地眼觀六路,看看大路旁邊有沒有捷徑的跡象,在冰箱的外觀、溫度的設置上多花點心思,你便可以更快地超越別人,率眾而行了。
很多商機,說穿了都是以小小的創新為基礎的。現代社會的日新月異,更多的創新不是體現在某個全新事物的誕生,而在於這個事物從粗糙到精致、從笨重到方便、從不美觀到美觀、從功能單一到功能多元化等的不斷完善之中。
創新之路,人們可以選擇以下這些突破口,借此使自己的路走得更遠。
首先,善於打破常規。
瑞士有家製表商選擇用石頭做表殼,憑借石料的特性滿足顧客的求異心理,博得了廣大顧客的青睞。雖然石表的售價達195美元,但試銷的反響還是很強烈。
日本有家化妝品公司,從蛋殼中提取膜粉,借以製成高級化妝品,具有消除皮膚斑點、減少皺紋、保持皮膚細膩光滑等功效,受到了女性顧客的歡迎。
其次,精於奇思異想。
巴西聖保羅州的伊杜城,專門生產一些大得驚人的商品:近1米長的圓珠筆、1/3米長的香煙、8米高的公用電話、有16開紙張那麼大的撲克牌,等等。如此一來,“百貨小城”頓時變成了“巨物城”,慕名而來的遊客和購物的商人數以萬計。
第三,懂得變廢為寶。
工廠進行機械加工的時候,常有大量鐵屑留下,日積月累,這些鐵屑越積越多。將它送給煉鋼廠,對方覺得鐵屑太輕微,如果將其投入煉鋼高爐再熔煉,一下就四散飛揚,利用率並不高。因此,一個時期鐵屑成災。
韓國有家金屬公司,發現日本的精密化工行業的還原劑以及製藥、建築等行業都需要用鐵屑作原料,便組織人員到機械廠收集這些已堆積成災的“廢物”。機械工廠的老板自然十分高興地免費相送,恨不得還要謝謝對方為自己清除了麻煩。金屬公司把這些鐵屑出口到日本,每年可賺到上百萬美元。
第四,善揀“皮夾子”。
英國人拉特納8年前接管了父親留下的珠寶店。那時的珠寶店是貴族專署,華麗肅穆,令一般顧客望而卻步,生意清淡。拉特納一改傳統的經營理念,把珠寶店辦成普通顧客也能接受的廉價商店。
在他的店裏,甚至有便宜到99便士的飾品——這在當時英國的珠寶店實屬罕見,他的做法也不能為同行們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