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思維不是對收斂思維或發散思維單方麵的偏執,而是把握住兩者的結合,一切創造性的思維活動都離不開發散和收斂這兩種品質。例如我們平常寫作一篇文章,也是發散和收斂交替進行的過程。
在構思階段,以發散思維為主,而在寫作和表述階段,則以收斂思維為主。
(2)網絡型思維方式
從網的形狀,我們容易領悟到什麼是網絡思維。網不同於單調的線,它是由眾多的線縱橫交織構造起來的,因此呈現出豐富、生動和複雜的格局。根據網絡思維的特點,可以把它進一步分解為多種類型的思維,如多向思維、反向思維、側向思維等等。
多向思維在探索問題時,不是沿著一條道走到黑,而是沿著多種方向向前推進。與多向思維相對立的,就是所謂的單向思維或直線思維。這種思維方式隻從一個角度、沿著一個方向去思考問題,不會“拐彎”,不會“跳躍”。
簡單地說,反向思維就是把問題反過來思考,亦即徹底改變思考的方向。例如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發明了高溫消毒法,英國科學家湯姆遜卻想,有沒有低溫消毒法呢?
側向思維是在原有思路的基礎上,換個角度來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如果所換的角度正好與原來的思路相反,就成為了反向思維。多種側向思維彙合起來就構成了多向思維。
(3)係統思維
係統思維是與網絡思維相近,但又比網絡思維更為深刻的一種思維方式。它既包含了網絡思維中強調普遍聯係、多向思維的精髓,又體現了突出事物整體性及其構成要素的相關性等新精神。如中醫學的治病理論強調整體性、形神的相互影響、五髒六腑的相互製約、陰陽的平衡等。缺乏係統思維,就會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或“盲人摸象”的錯誤。
(4)動態思維
動態思維就是以不斷變化著的思維去把握生生不息的對象世界。
與動態思維相對應的是靜態思維,往往用固定、靜止的觀點看待事物、分析問題,容易犯形而上學的錯誤。
現代社會的變動日益加劇,發展越來越快。如果說在社會發展緩慢的小生產時代,靜態思維以它的不變性和慢節奏還能派上些用場的話,那麼到了現代社會,它的用場越來越小,越來越不適應於現代社會的需要。這時,隻有動態思維才能體現現代社會的發展節奏,才能把握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
動態思維的“動”,不僅表現在空間上的橫向流動,還可以表現在時間上,從現在追溯到過去,從現在預測到將來,在時間上不斷地流動。從現在追溯到過去的思維活動,叫做“後饋思維”;而從現在向未來流動的思維,則稱為“超前思維”。
(5)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
求同思維就是在不同事物之間尋找相同點的思維活動,它大量地存在於“類推”之中。類推即類比推理,在求同思維中,可根據現象的相同或相似而推知本質的相同或相似;也可以根據結果的相同或相似,來推知原因的相同或相似,從而根據新把握的因果關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挪威的幾位工人運動領袖被警察逮捕,事情牽扯到了易卜生。有一天,警察們到易卜生家裏進行搜查。他非常沉著、機智,把重要的秘密文件隨便散放在地板上,而把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鄭重其事地做出隱藏的樣子。因此,警察們受蒙蔽了,把那些沒用的文件都抄走,而扔在地板上的重要的秘密文件卻一份也不要。
這裏易卜生利用的就是求異思維,一般人都認為應該把重要文件放在隱藏的地方,而他卻反其道而行之,所以騙過了警察。
求異思維就是尋求標新立異、與眾不同。求異思維不僅可以“異”在思維目標上,也可以“異”在思維方法上,這在商業開發、發明創造中非常重要。求異思維所倡導的是獨立思考、敢冒風險和開拓進取的精神。人的青年時代是最愛“異想天開”的時代,也就是最富開拓精神和冒險精神的時代,把握這一黃金時代,奮力進取,才能對事業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無論求同還是求異,都可以創新。求同是通過模擬、類比來做出新的發明和發現;而求異則是通過別出心裁、獨辟蹊徑、與眾不同來達到創新。
作為辯證精神體現的現代思維方式,是將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有機地結合起來加以利用,在同中求異,在異中求同,從共性和個性的相互統一中把握我們的對象。兩者的結合,能夠使尋求創造的思維活動在不同的方法中相得益彰、相互增輝。
(6)定量思維
定量思維就是在處理問題時不僅是做出概略、定性的結論,而且還要采用各種數學語言和數學工具使問題得到定量的精確表述,並通過定量分析求得問題的“精確解”。比如,我們不僅要知道人口是不斷增長的,還要掌握這方麵的數據,包括總人口數、人口自然增長率、自然死亡率、世界人口分布、未來人口預測等等。“會不會下雨”用降水概率來表示,是現代數學理論進入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例證。與此類似的還有“模糊控製洗衣機”,它可以根據衣物髒的程度自動調節洗衣時間。有學者提出,產品質量的好壞也應該用“廢品出現的概率是多少”來表示才更準確。
又如,在地球科學的研究中,由於研究對象涉及麵廣,延續時間長,可變因素多,很難一下子弄清楚。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和發展,就可能通過數字計算,建立適當的數學模型來進行定量研究。
當然,現代思維方式所包含的,不隻是上麵介紹的六種,它本身也是不斷發展,不斷出新的。
成功的人士都能認準成功的方向,采取正確的思維方式,善於發現成功的“竅門”,他們有著與眾不同的“心計”,常常獨具匠心、別出心裁、另辟蹊徑,從而達到獨創性的成功。
逆向思維有“新”無險
人們已經習慣了正常的思維方式,即使沒有什麼成效仍很難改變。這時候,逆向思維能給人以新的思路,逆向而往,走一著險棋往往可以帶來與眾不同的勝局。
德國奔馳汽車公司的成功經驗就是如此,他走出的險棋是:在巴黎舉辦汽車賽。
20世紀最後20年,日美汽車大量傾入西歐,幾乎把歐洲的汽車工業擠到了滅亡的邊緣。以“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豐田車”為首的豐田汽車公司,不僅把他們的路延伸到了華盛頓,甚至擴展到了底特律(美國汽車製造業中心)。豐田汽車以其優質低價而風靡全球。這一次車賽很明顯,如果奔馳失敗,那就很難想像會有人願意花買兩輛豐田車的價錢去買一輛笨手笨腳的奔馳車了——盡管奔馳車的質量無與倫比,盡管奔馳車耐用舒適豪華,但這一次一旦失敗,奔馳車將毫無疑問地被擠出強者的行列。
5月的巴黎氣候宜人,第18屆世界汽車大賽就在這裏舉行。賽場上,依次排列著十幾輛世界級品牌的高級汽車,奔馳車以其豪華的造型位居其列。比賽開始了,奔馳公司的總裁埃沙德·路透一眼不眨地盯著大幅屏幕,注視著一路煙塵而去的小汽車。
畢竟都是世界名牌,無論是日本的豐田、本田,還是美國的雪佛萊、野馬,誰也沒有占到絲毫優勢。奔馳車夾在日美汽車中間,速度上竟絲毫不遜色。然而它也僅能與之並駕齊驅,看不出有什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