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不求名來名自揚”(2011-12-10 09:01:59)(2)(1 / 2)

在完成了上述流程之後,再用“對話激將法”說“根據你們剛才突出的表現,決定帶領你們去接受一次更大的‘挑戰’,大家有沒有信心?”由此“點燃”他們的“澎湃激情”,進入後麵的具體項目:

(1)信任背摔

性質:個人與團隊合作項目。

過程:略。

分享:(該校初二1班李某女班長14歲)她如此說:

這一刻,不管是誰,都會忘記生活中的所有“壓力”以及一切煩惱。這一刻,每個人都以自己的行為,最真實的表達了自己與團隊的關係。

教師提煉的分享點為“化解煩惱,從容應對”

(2)高空斷橋

性質:個人挑戰項目

過程:略。

分享:(某校初二6班王某男學生15歲)他說:

那一刻,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這個項目,我們每個人一起經曆了人生從未有過的精神洗禮。我的感悟是:斷橋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教師的分享點:“行動是克服恐懼心理的良方”;“相信自己的能力,給自己壓力底線”

(3)海難逃生

性質:個人與團隊合作項目。

過程:略。

分享:(該校初二10班張某男體育委員15歲)他感慨道:

當老師講完了相關要領及安全措施之後,僅僅3分鍾,全班68人高度緊張地凝聚在一起了!竟然在32分鍾內就完成了,可見團隊力量的偉大!

教師提煉:“通過團隊努力,才能實現個人及團隊的目標”

由於時間關係,我隻請了上麵三位同學作了“分享”。這裏的“分享”則是拓展培訓中不可忽略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將人的潛在意識調動起來!也是檢驗拓展培訓有沒有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情況下,盡量讓所有隊員都上來“分享”。

最值得一提的是,09年9月23日,我們對另一所“二星級”中學的高一(2)班學生,運用《人生之旅》這個項目作載體,用《沉思曲》《燭光裏的媽媽》《牽手》《感恩的心》作為背景音樂,對該班學生進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內化”。項目結束,全班30名學生沒有一個不流下感動的淚水。還有許多學生,在結束了三天社會實踐活動時,給我們留下臨別感言。概括起來:“拓展培訓能夠讓我們在項目中,自我觀察,反思自己存在的問題,哪些是需要繼續保持的?哪些需要改正?”這種“行動、觀察、反思”的學習模式,“能夠使自己得到一個‘螺旋式’的提高”每次結束,帶隊老師總是緊緊抓住我們的手,說“效果很好!下次還要再來!”

再從我們鹽城市經濟管理學校(http://www.ycjgx.cn)網站上的點擊率,足可以看出“拓展培訓”這一塊很受學生、老師、家長的歡迎。也正因為有這樣厚實的社會基礎,才讓我們開展的《用“拓展培訓”作“品質改善”的有效載體》這樣的課題研究,能夠取得一批又一批豐碩的成果。

體驗式教育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江蘇省鹽城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袁漢勳

摘要:體驗式教育模式是在認真總結第一線工作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在積極探究其內部規律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和改革方向,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以語文與生活的聯係為紐帶,提倡“活語文”“大語文”而形成的教育觀。

關鍵詞:體驗挑戰分享延伸大語文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作出了《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重點和目標。作為江蘇省鹽城未成年人社會實踐基地(以下簡稱基地),自2008年春學期正式接待學生以來就開展了“體驗式教育模式”的實踐與探索活動。經過3年的實踐與不斷摸索,認真總結第一線工作的實踐經驗,積極探究體驗式教育模式的規律,逐步形成了符合國家教育方針政策和改革方向,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以語文與生活的聯係為紐帶,提倡‘活語文’‘大語文’”而形成的教育觀,它是課堂教學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