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2 / 3)

一般而言,店鋪的課稅項目主要有營業稅、所得稅、契稅或房屋稅等。每月營業額在20萬元以下的店家雖可免用統一發票,隻需繳納1%的營業稅,但免用發票不能享有進項稅額(5%)和銷項稅額(5喲互抵的優惠。因比,如果你采用免開發票的話,有時你所繳納的稅額並不見得就比開發票的少。所以,你不妨先進行估算比較,看看是否決定使用發票。如果你采用開發票的話,記住切莫因為疏忽漏報而冤枉地白繳5。20倍的罰款。

合理避稅的方法有很多,並不見得非得使用哪一種,看看下麵有哪一種更適合自己:

1.轉讓定價

通過關聯企業,達到整體最大限度地繳納稅收。對產品、勞務的交易不按市場價格進行,在高稅率地區采用高進低出,在低稅率地區采用低進高出,以達到整體的避稅。

2.利用租賃進行避稅

租賃無論對承租人還是出租人來說,都可獲得益處,少繳所得稅。對承租人而言,其在經營活動中要支付租金,從而衝減其利潤;對出租人而言,租金收入要比一般經營利潤收入享受較為優惠的稅收待遇,有利於稅負的減輕。

3.利用“預提費用”賬戶進行避稅

按照現行會計製度規定,預提費用賬戶核算企業預先提取、計入到現期成本費用中。預提費用預提時,直接加大“製造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但不需要以正式支付憑證為依據入賬,待實際發生費用時再從預提費用中列支。

4.企業存貨計價避稅利用企業內部具體的核算方法和存貨的市場價格變動,采用高轉成本,低轉利潤的辦法。

5.資產攤銷法

對無形資產、遞延資產、低值易耗品、包裝物、材料的攤銷盡可能保持成本最大化,稅前利潤最小化。

6.信托手段

通過在稅收優惠地區設置信托機構,讓非優惠地區的財產掛靠在優惠地區的信托機構名下,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避稅。

店鋪財務也需要安全

很多經銷商本人無法離開店鋪,於是就至少需要安排一個親戚在店裏,或者到晚上下班前到店一次,把當日的營業款拿回來。這些現象都是財務安全管理做得不到位的表現。有很多品牌公司在全國各地都有直營店,一些經銷商也在多個城市同時開店,他們店鋪的財、物都是由“外人”管理,同樣可以做得十分準確。這就說明,財務的安全管理並不在於是不是親自在管,也不在於是不是店鋪開在異地,而在於一套科學的管理機製。很多經銷商事業難以做大,是因為無法管理好異地的店鋪,其中就包括異地店鋪的財務安全管理。財務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營業款安全管理和銷售價格安全管理。

營業款安全管理

在實際的服裝店鋪中,偶爾會出現極個別不法員工,在最初應聘時就有了挪用營業款的打算,於是最初登記時使用假身份證,有時候利用金額並不是很多、經銷商覺得追究起來麻煩的心理,大膽作案。而當店鋪在異地時,財務安全管理則更加困難。要保障營業款安全,需要做到以下:

建立店長/收銀相互監督機製。

在營業款的管理中,店長和收銀的關係與企業財務部門會計與出納的關係一樣。店長相當於會計,管賬;收銀相當於出納,管錢。店長從不直接接觸營業款,但對營業款安全負主要責任。店長和收銀相互監督。

定時存款。

每天不論營業款多少,都定時存到指定賬戶。一般可以在下午銀行下班前,將昨日晚班營業款與今日早班營業款存人指定賬戶,並短信通知經銷商或經銷商公司財務部門。存款為實際銷售金額,而非求整。存款時由兩人同往,一般是店長和收銀員,或指定一名員工與收銀員。

營業款不許帶出店鋪。

除指定存款時間以外,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將營業款帶出店鋪。放置保險箱。每日晚班的營業款均放在保險箱保存,保險箱密碼由店長或晚班班組長知曉,由店長或晚班班組長打開保險箱,收銀員交接營業款並存人保險箱內。第二日上班再由店長或昨日晚班班組長交接備用金給收銀員,指定存款時間交接昨日晚班營業款給收銀員。

營業款不得購買店鋪用物。

不論情況如何緊急,營業款均不能作購買店鋪用物使用。一般店鋪用物需由店長申請,經銷商購買,確實緊急的用品,可暫由店長代買。如果金額較大,經銷商可以另外通過銀行彙款。

除了做到這幾點以外,經銷商還需要建立營業款管理製度。當營業款少、錯時,相關人員需要受到一定處罰。一般來說,除了主要責任人以外,店長應受到最嚴重的處罰。如果每月的營業款準確無誤,店長和收銀也應受到一定的獎勵。

對於異地店鋪的營業款安全管理,在新店開業前3個月,經銷商需要從原有店鋪派遣店長或督導任該店店長;與此同時,也要從新店員工裏選拔一名店長,對該店長進行完全了解後,新店方可交由他管理。對於大店或有條件的情況,可以給店長設置年薪製,並每月告知其年終累計獎金。當店長看到年終獎金要多於平常營業款時,對營業款的安全管理就會絕對有責任心了。

銷售價格安全管理

那麼,可能您會問銷售中的財務如何管理呢?比方說,某位經銷商對他的店鋪做了“滿400減100、滿800減300”的促銷活動。“聰明”的收銀員小王發現了其中的問題。有一天,小王將當天的269元和559元的兩票合並到一起,變成了828元。原本的兩票銷售隻需要減100元,而合並以後的則可以減300元,小王就這樣從中撈取了200元。

這就是銷售價格安全管理的不規範。服裝店要做好銷售價格安全的管控,需要做到以下3點:

統一折扣,不設特殊權限。有些經銷商認為有時候會遇到個別“刁蠻”的顧客,不抹個零頭或稍微打個折扣就是不買。為了不跑掉這樣的生意,於是給店長一個權限,比如可以在銷售價格上打9.5折。但事實上,任何一位顧客都不可能因為0.5折價格本身而放棄自己喜歡的衣服,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任何一名導購都應該有能力解決顧客o.5折的還價,並且不是通過降價手段。在這方麵,經銷商應該培訓員工使其具備解決此類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給予特殊權力。當員工擁有這樣的權力時,部分員工心態上就會產生問題,原本“老實”的人也可能因為這樣的特殊權限而心懷叵測。

VIP卡打折管理。對於已安裝銷售軟件或顧客管理軟件的店鋪,VIP顧客持卡消費時,需刷VIP卡,並在銷售小票上簽字。對於手工進行顧客管理的店鋪,最好采用印製凸出號碼(最好是姓名拚音、手機號等個性標識)的卡片,消費時將凸出的號碼或標識印在銷售小票上,並由顧客簽字。任何員工都不能因為顧客還價而私自按VIP折扣銷售產品,亦不得用未發出的VIP卡“借”給非VIP顧客進行打折。

票據規範管理。對於手工開票的店鋪,領取票據需要對抬頭號碼進行登記。收銀員應認真保管好票據,不得遺失。因收銀員筆誤、顧客原本說要買的衣服而沒有買等原因而使票據出錯時,不得將該票據銷毀,而應由店長簽字後再作廢處理。

財務安全管理並不是老板本人天天在店裏看著就能做好的,關鍵還是要有財務管理的相關製度。當這套財務管理製度建立和運用得成熟以後,即使店鋪員工都不是“自己人”,也不用擔心財務安全問題。

很多經銷商由於擔心財務安全管理做不到,隻做自己和親戚朋友親自看管的少數幾家店,從而無法擴張。因此,財務安全管理不僅僅是財務本身的問題,也是店鋪管理規範化的表現,還影響著經銷商事業的發展。所以,解決店鋪財務安全管理的問題至關重要。

管理情景案例三:商場幾乎每個周末都要求滿300減150,我們賣的越多虧的越多。近幾年來,扣點式商場的促銷活動越來越頻繁、力度越來越大。這一方麵出於市場競爭,另一方麵是因為商場與經銷商之間的利益差異——商場利潤來自於銷售額的扣點,而經銷商利潤來自於銷售折扣的高低。由於一般的經銷商做慣了以往的定租武專賣店模式,因此對於這樣的經營模式顯得很不適應。其實,麵對這樣的現象,我們是可以找到相應的應對措施的。

首先在品牌選擇上,我們要盡可能選擇高價位、低折扣的品牌。其次,我們需要經常與公司溝通,拿取一些低折扣商品來應對活動。一旦促銷活動力度很大時,我們就將貨品調整為80%當季滯銷款或過季低折扣款。這樣即使促銷活動力度較大,也會產生利潤。除此之外,補貨方式、商場條件洽談、成本控製等多方麵均可想一些辦法。

遇到困難時,多去思考相應的解決方案,總是可以起到作用的。我們必須深信,既然市場允許這種模式存在,就一定有它生存的道理和方法,隻是需要我們多去思考。市場總是在不斷變化,我們需要做到以萬變迎萬變。管理情景案例四:我想在隔壁城市開店,可擔心管理不好,甚至員工把營業款拐跑了都不知道。很

多經銷商各項條件(資金、店鋪資源、品牌資源等)都具備了,但卻有這樣那樣的顧慮,所以事業總是發展不大。其實,如果異地開店管不好,在本地開店隻要經銷商在店時間不多,也一樣管不好,因為財務安全問題同樣存在。

對於財務安全問題,我們隻要做到以下幾點,即使在異地、自己也不經常到店裏,一般風險也比較小。1.店長/收銀員相互監督,對錢款相互負責;2.定時存款;3.除指定存款時間以外,不許任何人將營業款帶出店鋪,無法及時存入銀行的營業款必須放置保險箱;4.營業款不能作為店鋪日常基本開支使用;5.可能的話前三個月派原店鋪店長(或親屬)駐店;6.可能的話讓異地店長入股或贈股。

店鋪基礎財務管理

損溢管理

店鋪中的財物主要包括產品和固定資產兩項。對於產品,也就是服裝,很多經銷商根本就不清楚他們的產品是什麼、有多少。他們認為,隻要監督好自己的員工,做好防止冒充顧客偷盜衣服的工作就行了。其實不然,清晰、嚴格的產品損溢管理能增強員工的警惕心理和責任心;而對產品數量的實時和準確了解,則有利於減少銷售過程中的缺貨現象和季末不良庫存現象。因此,經銷商需要對產品損溢做到不多貨、不少貨、不竄號竄碼的要求。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也不一定要經銷商本人全程參與。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員工之間相互監督,責任到人就可以了。一般的店鋪都會進行月底庫存盤點,要想真正做好產品損溢管理,光做到這一點還不夠,店鋪每天都應進行總數量的清點。以早晚交接班的方式為例,每天下個班次的同事提前半小時上班,對總數量進行清點。賬物相符時,在交接本上簽字;賬物不符時,則當場找出問題,並由前一班次的員工承擔。這能夠明顯地增強員工對產品損溢的警惕心理和責任心。服裝店的固定資產主要包括易耗品(如辦公耗材)和不易耗品(如模特、燈具)兩種。對於易耗品,經銷商需要根據店鋪實際情況,作出相關的文字規定,比如“每月最多領取3支黑色中性筆芯,每月最多領取1支紅色中性筆芯,每年最多領取5支中性筆套”等,派專人管理,並對於消耗低於規定數量的給予適當獎勵。對於非易耗品,則需要進行登記,每月對這些產品進行盤點、檢查,確定其是否有損壞。當有員工離職時,在員工離職前必須對店鋪的產品和固定資產進行盤點。

無論是在企業管理中,還是對於一家服裝店而言,財務管理都是管理的重中之重,處於核心地位。一旦財務出問題,店鋪的生存將會麵臨嚴重威脅。因此,即使再小的店鋪也不能忽略財務的管理。尤其是從長遠發展來看,要想做大做強更不能忽視財務管理,因為家族式管理是跟不上行業發展需求的。

那麼,對經銷商而言,如何做好店麵的財務管理呢?第一,建立完善的店麵財務管理製度,並以身作則,帶頭執行。第二,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有能力做好財務管理工作。第三,加強對財務人員的監管,比如采用報表、抽查等形式進行管理。第四,公私分明,家用資金與店鋪資金分開管理。第五,如果已形成較大規模的經營,可聘請財務顧問。

定租式專賣店贏利攻略

定租式專賣店的成本構成,定租式專賣店一般是指沿街路邊的專賣店,即街麵店。沿街店鋪一般是獨立的一個單位,其成本和利潤有著較強的自主性,受到客觀因素製約的可能性比較小。沿街店鋪的成本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麵構成。

店鋪租金

店鋪租金即經銷商開店需要向房產持有人租賃店鋪而付出的租金。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店鋪租金是一年一交,也有一些地區是按月、季、半年、兩年交或其他的方法交。但不管交費方式是怎樣的,店鋪租金的成本開支是按一年為單位進行計算的。考慮到做生意的資金運作,租金的交納周期越短越好,這樣更有利於經銷商自身資金的運轉。考慮到極個別的房東信譽不好,看到經銷商頭一年的生意很好就抬高第二年租金,所以在簽訂租賃合同的時候,即使是以每年按一定的百分比進行遞增為條件也要盡量地把租賃時間簽得長一點。這還因為近幾年來中國的商業房產,尤其是二三線市場的商業房產,還是有著很大的升值空間的。有些經銷商用自己所購買的商鋪開店,那麼這部分店鋪的成本應該按照當地的租金來計算,而不是自己所購商鋪資金的每年平均值。

轉讓費分攤

有些店鋪不是直接從房東手上租過來的,而是通過其他經銷商(或從事其他行業的該店鋪的原租賃人)接手的,就可能要付出一定的轉讓費。一般來說,在大中城市,由於找店鋪存在一定的困難,特別是一流地段的店鋪並不多,一些有實力的品牌和經銷商都在爭這些好的地盤。此時,原租賃人如果想把店鋪轉手就會開一筆不菲的轉讓費(有的地方叫做頂手費)。一般來講,轉讓費是兩個租賃人之間私底下運作的。而在一些小城市裏,轉讓費更多的是原租賃人的裝修損失承擔費用。由於每個品牌之間的裝修都存在差異,所以原有的大部分裝修物料對我們都是沒有任何價值的。雖然說中國近幾年的商業房產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一般來講轉讓費可以在我們下一次轉手的時候拿回來,但以後的事情都存在風險,所以我們應該把轉讓費作為店鋪運作成本,一般按3年進行分攤。如果說某一天我們在轉讓費上賺了或賠了,都隻是店鋪運作方麵產生的,跟服裝生意無關。

裝修分攤

店鋪裝修是服裝零售生意非常重要的,也是費用較大的一筆成本支出。店鋪在開業的時候,會對整個店鋪進行統一的裝修,一來是為了統一品牌形象,二來是為了提升品牌在當地的競爭力。現在的服裝零售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所以店鋪的裝修需要進行不斷地更新,而品牌公司也會在一定的周期根據市場流行、競爭力等因素進行店鋪整體形象的更換。一般來說,一家店鋪的整體裝修平均兩年會進行一次大的整改,而每個季節也會進行一些小的調整。有些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如省會級城市等)或者一些非常重視店鋪形象的品牌,其裝修調整的周期還會更短。每個季節小的調整主要是廣告畫與裝飾品的更換,還有裝修物料(如燈具等)損壞後的更換。也有一些品牌公司每季的廣告畫是免費配送的,對於貨架、模特等裝修物料費用也會根據加盟年限和進貨額度的不同進行一定的返還。在裝修費用的成本計算中,新店開業時的首次裝修費用一般按兩年分攤,然後再加上平時在裝修方麵的實際費用支出。

員工工資、稅收及其他

店鋪的其他主要支出有員工工資(含員工福利等)、稅收(含國稅、地稅、工商稅等)、水電費、交通費、電話費、辦公耗材費用、差旅費、運輸費等。另外,品牌公司一般會安排督導人員不定期地到店鋪進行巡店指導,此時經銷商需要支出一定的業務招待費。現在的很多店鋪都使用了刷卡機,銀聯會根據刷卡消費的金額相應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一些優秀的品牌已經在終端店鋪配備了服裝銷售軟件,這些軟件都需要網絡支持,所以已配備服務銷售軟件的店鋪還需要支出一筆寬帶費或其他網絡服務費。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經銷商本人是專職管理店鋪的,在人員工資部分支出還應該包含經銷商本人的工資。

由於定租式專賣店的利潤是貨晶銷售毛利潤減去店鋪運營成本,而運營成本基本固定,所以沿街店鋪的盈虧更多地取決於營業額和銷售毛利潤的高低。這樣我們首先要確定一個保本點,保本點以上的毛利潤部分我們可以看做是沒有成本的全額利潤,也就是沿街店鋪的實際淨利潤。而對於沿街店鋪而言,房租、轉讓費這兩項最大的投入都是基本固定的,那麼在成本控製上還可以做到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