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平和的女人最可愛(1)(2 / 3)

對當前生活現狀不滿意的人,常常會因缺乏動力感到惱火。此時最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積極起來,換一份工作,參加個舞會,或是買衣服改變一下現在的你,這些都可以起到改變心情的作用。

7.當你寂寞、無聊時

交朋友是每個女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動。沒有朋友、沒有家人、沒有愛人……相信沒有幾個女人能夠麵對這樣的生活。所以,她們總是急切地希望能結識新朋友,但有時卻事與願違,這需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努力改變自身因素,如: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嚐試著去做一些從沒做過的事情,使自己忙碌起來,這樣你會覺得生活很充實,再次增強了對生活的信心,魅力、品位、好人緣也會隨之而來。

寬容的女人最動人

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務事為什麼難斷?就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小事根本沒有是非對錯,需要的隻是寬容,俗話說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夫妻間何必為了一些小事而爭吵得麵紅耳赤呢?給一點寬容就能多一分幸福。

寬容,是一種美德。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貼得更近,尤其是女性的寬容,更讓人感動和憐愛。

有些女人喜歡斤斤計較,很多東西,其實它們不一定很重要,她們這樣做就是為了讓自己心理平衡。其實世上有很多事情是無法計算得明明白白的。就像紅樓夢裏的王熙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她對人對事太認真、太聰明、太苛刻了,結果,不僅自己得不到好處,還賠進了性命。很多事情由於算計得越清楚,越是讓自己煩惱。因為生怕自己吃虧的人,她們總圍繞別人的想法轉,她們總是認真琢磨別人的每一個簡單舉動,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她們也會算來算去,既費神又費力,最後使自己的生活一塌糊塗。

盡管沒有人願意成為一個糊塗的人,但“難得糊塗”的精神在有些時候還是需要的。因為有時候一點點的“糊塗”比十足的精明更容易得到回報,這種糊塗才是頂級的聰明。

相傳古代有位老禪師,一日晚在禪院裏散步,突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牆出去溜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少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

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傅並沒有厲聲責備他,隻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們可以想見聽到老禪師此話後,他的弟子的心情,在這種寬容的無聲的教育中,弟子不是被他的錯誤懲罰了,而是被教育了。

“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輕輕的一句話,看起來很容易說出,但具體落到我們每個人身上,也許就不容易了。不容易就在於我們常常認為寬容是一種軟弱,是一種妥協,是一種對他人的縱容,其實,一個懂分寸的人是不會被縱容的,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尺度。而一種真正的寬容來自一個人內心的力量。

人們常常用大海一樣的胸懷來形容寬宏大度的人,而一個女人的寬容首先是麵對丈夫的。

在長期的家庭生活中,吸引對方持續愛情的最終的力量,可能不是美貌,不是浪漫,甚至也可能也不是偉大的成功,而是一個人性格的明亮。這種明亮是一個人最吸引人的個性特征,而這種性格特征的底蘊在於一個女人懷有的孩童般的寬容。為什麼兒童能夠不帶任何偏見地感知世界,不正是因為他們能夠寬容嗎?當一個孩子做錯了事,父母把他批評得哭了,當時他也許會賭氣地說:爸爸壞,媽媽不好。但過了一會兒,他又會親親熱熱地叫爸爸、媽媽。最令成人感動的是,即使小孩子的爸爸、媽媽是個瞎子,或者是個啞巴,小孩子也不會嫌棄他的父母。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學學兒童,能夠寬容他人,也能夠寬容自己?

當然寬容也不是沒有界線的,因為寬容不是妥協,雖然寬容有時需要妥協;寬容不是忍讓,雖然寬容有時需要忍讓;寬容不是遷就,雖然寬容有時需要遷就。但寬容更多是愛,在相愛中,愛人應該是我們的一部分,是愛的一部分,在這個前提下,甚至於婚姻的錯誤有時也會成為一種營養,它的意義不是教會我們如何譴責,而是教會我們如何避免。就是無法避免了,最終各奔東西,這個時候,一個女人也應該不要忘了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因為一個犯了錯的人,他也許正在他的內心譴責著他自己;而且,在這句話中,你在教育自己也在完善著自己。

作為一個女人,應大氣一點,對於一些小錯誤,放過去,無關緊要,那就沒有必要去糾正。這樣不但能保全對方的麵子.不會破壞正常的談話氛圍,還能使你有意外的收獲——在對方和在場的人的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印象。一個女人雖不能玩世不恭.遊戲人生,但也不能太較真,認死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太認真了,就會對什麼都看不慣,也就無法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女人的家庭觀念都很強,家是女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家裏難免有矛盾。清官難斷家務事,如果一個女人在家裏事事較真,那就愚不可及。親人之間哪有什麼原則、立場的大是大非問題,都是一家人,非要分出個對和錯來,又有什麼用呢?人們在單位、在社會上充當著各種各樣的角色,但一回到家裏,就應脫掉你所扮演的這一角色的“行頭”,即社會對這一角色的規矩和種種要求、束縛。還原了你的本來麵目,使你盡可能地享受天倫之樂。假若你在家裏還跟在社會上一樣認真、一樣循規蹈矩,每說一句話、做一件事還要考慮對錯,顧忌影響、後果,掂量再三,那不僅可笑,也太累了。心裏一定要清楚,在家裏你就是妻子,是母親。所以,處理家庭瑣事要采取“綏靖”政策,以安撫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稀泥,當個笑口常開的和事佬。具體說來,妻子對丈夫的懶惰等種種難以容忍的毛病,應采取寬容的態度,切忌嘮叨起來沒完,嫌他這、嫌他那,也不要丈夫偶爾回來晚了或有女士來電話,就給臉色看,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審個沒完。看得越緊,逆反心理越強。索性大度地放開,讓他瀟灑去,看他有多大本事,外麵的情感世界也許會給他教訓,隻要你是個自信心強、有性格有魅力的女人,丈夫再花心也不會離開你。就怕你對丈夫太“認真”了,讓他感到是戴著枷鎖過日子,進而對你產生厭倦,那才真正會發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