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附錄(4)(1 / 3)

劉增英的老伴在床上哭訴著他的一生,兒子在一旁,邊哭邊勸母親,我在床邊流著淚水記錄著,屋裏像冰窖,不一會兒,我的腳和腿幾乎都失去了知覺……心想,這些老人們要能再暖和點,也許還能多活幾年……

秋日,太行深處的鬆坪村,我們見到了一位88歲的老戰士段金鎖。這是個有著傳奇色彩的老兵,18歲當兵時父母都不在了。他從小練就一身好武藝,學的是洪門拳。他壯年時力大無比,一個手指能挪動石碾子,肚皮上放一個板子,上麵能站12個人。耍“社火”時,他是重要角色,武會子上的著名人物。

但此時的英雄已經不能施展當年的風采了,他隻坐在門口的石階上比畫了一個動作。當我們找到他的一個破爛的獎狀展開看時,都感到吃驚,上麵赫然寫著“大功”!大功是頭等功、特等功,在太原戰役中,他一個人深入院裏殺敵8名,他被稱為“孤膽英雄”。問起英雄當年事,他的思維已經有些混亂,他說和718團是一個單位的,見過王震,還說上下細腰澗戰鬥打得可漂亮呢!但又說他領著聶司令過一道溝,掩護部隊躲過敵人“掃蕩”。他顛倒的記憶讓我始終沒有搞清他的經曆。他的兒子看起來對父親的經曆一無所知。村裏人也對他十幾年從軍的經曆都不清楚,他早就說過,要把獎狀、獎章等物品放到棺材裏帶走,不留給兒子。大功英雄的狀況看起來非常差,屋裏氣味難聞,沒有什麼用品,衣服汙漬斑斑。對比英雄當年,我們心裏泛起了一絲心酸……

春陽暖暖的一天,嗅著坡嶺上濃鬱的柏樹芳香,我來到夾峪村,進到一個小院,采訪了91歲的老戰士劉夢元。他19歲當兵,在5團給政委蕭鋒當警衛員。他記憶清晰,講述清楚,對戰爭歲月有許多清楚的描述。他講到,抗戰歲月,5團的日子最為難苦,大仗小仗不停地打,反“掃蕩”,保衛晉察冀黨政軍機關,任務艱巨,戰士們一年可能隻有一身衣服,一天隻能吃兩個黑豆高粱麵的窩窩,十幾個人才能分到一勺鹽,但打仗不含糊,一次小年下(方言,年三十)集合號吹響了,一仗打下來,89人犧牲……平山的那些慘案,劉夢元說起來更為淒涼,慘案過後,死難一批,老少鄉親發擺子,得瘟疫,又死一大批,太慘了,日子過得太苦了!

說起平山團,說到平山人的參軍熱潮,劉夢元老人倒給我講了一個聶榮臻司令解散夾峪村參軍的事兒。

一次,聶司令在夾峪村一帶碰上了一支隊伍,老老少少有400多人,後麵跟著一群老婆孩子,哭哭啼啼的。聶司令問這是什麼隊伍?一問才知道,當時幾個村子裏“鬥勁兒”,比賽著參軍,夾峪全村所有男人一個不剩,全部要參軍,家裏人感到過不了日子,就追來相送,相勸。聶司令聽清楚後,說全村人都當兵這可不行,都當兵,地誰種?孩子老人誰保護?於是下令把隊伍解散了。

劉夢元還被聶司令救過。當時,他們部隊掩護聶司令向山裏轉移,劉夢元等幾個戰士先去號房子(方言,安排住宿的地方),結果敵人追來,部隊立刻轉移,他並不知曉,還在那裏張羅。聶司令路過,讓警衛員拉上他就跑,說,敵人快進村了,還不快撤!

提起韓增豐,劉夢元十分佩服,他說韓猛子可“憶症”(方言,勇猛)呢,打仗勇敢,衝鋒號一響,光著膀子,揮著大刀,直往鬼子群裏衝,他們部隊剩一個人也敢打。劉夢元說,他在團部的時候,看到韓猛子回來,老遠望一眼,就知道是打了勝仗還是敗仗,韓猛子要是不騎馬,自己往回跑,這一準兒是勝仗;要是被戰士們抬著回來,肯定是受挫了!劉夢元回憶的這個細節一下子把韓增豐的性格特征刻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