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政浩大吃一驚,不敢回答。皇帝厲聲問:“朕很愛慕醫女長今,你是不是?”
閔政浩沉默了一分鍾,終於堅決地回答:“是!”皇帝憤怒地把箭頭對準了閔政浩,卻最終被他的勇氣所感動。
箭,沒有射出去。
皇帝在皇宮裏召見閔政浩。閔政浩誠懇地說:“請皇上不要把長今當作一個普通的女人。不要封她為後妃,那不是她的意願。請皇上不要埋沒她的才華,你要讓她成為你的主治醫官,讓她成為朝鮮曆史上的一座豐碑。臣願意為今天大逆不道的進言受懲罰。請皇上治罪。”
看到此時,我們都要潸然淚下了。
大家一麵為人世間有如此偉大的愛情而深深感動,一麵又為他們有情人難成眷屬而默默地遺憾。
這也是一種幸福的憂傷。是生活的不完美,造就了愛情的不完美;愛情的不完美,又使生活的不完美變得波瀾壯闊,異彩紛呈。
不完美,是愛的主旋律。
愛可去 情可在
誰都知道,愛情之路是不會一帆風順的。
所以,在春晚舞台上,陳奕迅、王菲合唱的一首《因為愛情》讓許多忙碌的人陷入了沉思。在那些已逝去的年華裏,因為愛情,我們到底有沒有無悔的堅持?在現實裏,我們到底選擇了些什麼?思考的眼神或黯淡或明亮,或無奈或悲傷……
人們遇到了難題:愛情會不會變成空氣?
當然不會。
真正的愛,即使去了,但情還在,義仍長。
去年,在一個朋友那裏,我讀到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讀完這個故事,我已經淚流滿麵,不能自已。
有一個經濟學家張老先生,他的老伴去世了。不久,他竟從天津楊柳青領回來一個老態龍鍾的老太太,還是個文盲。
她,成了這個家庭的新主婦。
這讓張老的兩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
2009年11月,張老因病與世長辭。臨走前,病床上的他,拉著兒子們的手,千叮嚀,萬囑咐:“你們一定要照顧好王姨!”這個王姨就是他們的那個繼母,她叫王秀珠。
按照有關法律,她將要分掉父親的一半遺產。
為什麼父親在八十多歲的高齡,還要娶這樣的一個鄉下女人?為什麼臨終,還對這個大字不識的老太太如此鍾情?為什麼遺言裏獨獨想到了她,而對其他的子孫一個也不曾提起?
兩個兒子開始有些怨氣,他們要搞清楚其中的原委。
終於,兄弟倆發現了第一個秘密。原來父親同這個王姨竟是表兄妹的關係,而具有這種關係的婚姻,在法律上是不允許的。
兒子們如獲至寶:他們的婚姻是無效的。
一紙訴狀,他們將王姨告上了法庭。他們要中止她的財產繼承權。可以給她贍養費,但不能讓她繼承遺產。為此,兄弟倆打定了主意。
然而,就在調查取證的過程中,他們又發現了第二個秘密:一張發黃的離婚書。父親和她竟曾是一對夫妻!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兄弟倆要弄個明白。
他們找到了繼母,隻見她靜靜地坐在陽台上曬太陽。身上披著父親生前常披的一件舊大衣,一副風燭殘年、行將就木的樣子。
他們輕輕地問道:“為什麼你們結婚又離婚了呢?”
王姨半晌才聽清,她緩緩地歎了一口氣,喃喃地說:“你爸讀了很多書……多少年了啊!”
是啊!半個世紀過去了。
那時離婚,可是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呀!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段感情?可是,再問下去,王姨已經語無倫次了。
蒼老的她,已說不出一句有邏輯的話來。隻見,一滴混濁的眼淚,從她的臉上滑落。
於是,兄弟倆再次來到她的老家,他們一定要把這件事弄個水落石出。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終於真相大白了。
原來張老和王秀珠本是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早在1944年就拜了天地,同年,張老考入了輔仁大學。王秀珠就陪他來到了北京,她靠著給別人漿洗被服,掙錢供他讀書。
然而,走進大學的他,很快就知曉了近親不能通婚的道理。於是,他有了自己心中的另一個愛人,一個城裏漂亮的姑娘。
從此,他和王秀珠就開始了長達20年的感情糾葛。
王秀珠去看他,他對外謊稱是表妹,並催促她趕緊離開。工作後,王秀珠去單位找他,他避而不見,想方設法逃離。但她癡心不改,每月仍把漿洗衣被掙來的錢給他,讓他吃好穿暖。
尤其是鬧饑荒的那幾年,王秀珠為了防止節剩下來的糧食被別人哄搶,就縫了一個小口袋,掛在腰間。白天把自己省下一半的口糧放進袋子裏,晚上就把口袋緊緊地攥在手上,好等著他回來能夠吃上一頓飽飯。而她自己卻餓成了皮包骨,好幾次竟餓昏在待洗的成堆的衣物旁。
醒來後,她還是不舍得吃隻是勒勒褲腰帶,拴緊那個口袋繼續幹活。
但是,這一切並沒有換回張老的愛情。
不久,他主動申請去了青海工作,他逃離了這個家園。王秀珠這時才徹底明白,這段婚姻已經無法靠她卑微的討好和無私的奉獻來維係了。她終於在離婚書上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她搬回了娘家,但每周還是要去看一次公婆,去照料他們,為他們做家務、洗衣物。
幾年後,他們的故事看似就要結束了。因為,他和她,都各自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事實上,這份沒有愛的情,仍在繼續。
張老從青海回到了北京,並有了兩個兒子,但日子過得很拮據。這時,在兩個孩子的記憶中,他們家裏會時常來兩個住在鄉下的親戚,他們是一對夫婦,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每次來的時候,這兩個人都會給他們帶來城裏最緊缺的米麵、水果等好吃的東西。
這是一對善良的夫婦,是城裏這兩個孩子最喜歡的親戚。他們要什麼,這對夫婦都會毫不吝嗇地滿足他們的要求。
特別是在父親去英國留學的那一年裏,這兩個親戚就成了他們家的常客,幫他們幹這幹那,還每月按時給兄弟倆送來吃的、穿的,乃至學習用品。那時的他們,根本就沒有認真想過,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親戚。
直到有一天,這對親戚中的那位丈夫去世了,她就再也沒有登過他們的家門。
今天,兄弟倆終於明白了,這對親戚不是別人,就是王姨和她的愛人。兄弟倆頓時淚流滿麵,哭成了淚人。他們為父親和王姨這段淒婉的故事而流淚,為王姨那寬廣的胸懷而流淚,為自己的無知和狹隘而流淚……
當天,他們撤回了訴狀。
兄弟倆回到了家裏,看見王姨還在那裏曬著太陽,微眯著雙眼注視著遠方,一動不動。他們深情地撲在了她的懷中,喊了一句:“媽媽!”老太太微微一怔,什麼也沒說。
但這兩個人分明感覺到,一顆顆淚珠點點滴滴地落在他們的額上,也落在了他們的心裏。
這個纏綿悱惻的故事,終於讓我讀不下去了。誰說這個世界非愛即恨?誰說愛如潮水,恨如狂飆?
沒有愛,不等於就沒有情。這個情,何嚐不是另一種愛?一種更偉大、更崇高的愛!
這就是愛情的偉大。它偉大得不僅能裝得下所有的美麗,而且也會裝得下失去美麗的殘缺;它不僅能使得到的變得更充實,而且還會使失去的,變得更深沉。深沉得讓蒼天落淚,令大地動容。
尤其在當今社會,在貶低偉大、蔑視崇高的所謂自我主義泛濫,金錢物欲橫流的年代裏,我們更應該為這種偉大的愛而謳歌,為這種偉大的精神獻上我們最真實的情感。
愛和情,都可以成為天使。
在這裏,還想講述一個故事,一個傷心卻又幸福的童話。
那是在一個非常寧靜而美麗的小城,有一對非常恩愛的戀人,他們每天都去海邊看日出,每晚都去海邊送夕陽,每個見過他們的人都會向他們投來羨慕的目光。
可是有一天,在一場車禍中,女孩不幸受了重傷。她靜靜地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幾天幾夜都沒有醒過來。白天,男孩就守在床前不停地呼喚著毫無知覺的戀人。晚上,他就跑到小城的教堂裏向上帝禱告。他已經哭幹了眼淚。
一個月過去了,女孩仍然在昏睡。而男孩早已憔悴不堪,但他仍苦苦地支撐著。終於有一天,上帝被這個癡情的男孩感動了。
於是,決定給這個執著的男孩一個例外。
上帝問他:“你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作交換嗎?”男孩毫不猶豫地回答:“我願意!”上帝說:“那好吧,我可以讓你的戀人很快醒過來,但你要答應做三年蜻蜓,你願意嗎?”男孩聽了,還是堅定地回答道:“我願意!”
天亮了,男孩變成了一隻漂亮的蜻蜓。他告別了上帝,匆匆地飛到了醫院。女孩真的醒了,而且她還在跟身旁的一位醫生交談著什麼,可惜他聽不到。
幾天後,女孩便康複出院了,但是她並不快樂。她四處打聽男孩的下落,但沒有人知道男孩究竟去了哪裏。女孩整天不停地尋找著。早已化身為蜻蜓的男孩,雖然時刻圍繞在她身邊,但他不會呼喊,也不會擁抱,他隻能默默地承受著她的視而不見。
夏天過去了,秋天的涼風吹落了樹葉,蜻蜓不得不離開這裏。於是,他最後一次飛落在女孩的肩上。他想用自己的翅膀撫摸她的臉,用細小的嘴來親吻她的額頭。然而,他弱小的身體,還是不足以被她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