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愛情 不會老去(3 / 3)

轉眼間,春天來了,蜻蜓迫不及待地飛回來尋找自己的戀人。然而,她那熟悉的身影旁,卻站著一個高大英俊的男人。

一刹那間,蜻蜓幾乎要從半空中墜落。

人們講起車禍後女孩病得多麼的嚴重,描述著那名男醫生多麼的善良、可愛,還稱讚著他們的愛情多麼的順理成章。

女孩已經快樂如從前。

蜻蜓傷心極了,在接下來的幾天中,他常常會看到那個男人帶著自己的戀人在海邊看日出日落。而他自己,除了偶爾能停落在她的肩上以外,什麼也做不了。

這一年的夏天特別長,蜻蜓每天痛苦地低飛著,他已經沒有勇氣去接近自己昔日的戀人了。她和那男人之間的喃喃細語,他們快樂的笑聲,都令他窒息。

第三年的夏天,蜻蜓不再常常去看望自己的戀人了。她的肩被男醫生輕擁著,臉被男醫生輕輕地吻著,根本沒有時間去留意一隻傷心的蜻蜓,更沒有心情去懷念過去。

上帝約定的三年期限,很快就要到了。就在最後一天,他昔日的戀人跟那個男醫生舉行了婚禮。

蜻蜓悄悄地飛進教堂,落在上帝的肩膀上。他聽到下麵的戀人對上帝發誓說:“我願意!”他看著那個男醫生把戒指戴到了自己昔日戀人的手上,然後看著他們甜蜜地親吻著。

蜻蜓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上帝歎息著:“你後悔了嗎?”蜻蜓擦幹了眼淚:“沒有!”上帝又帶著一絲愉悅說:“那麼,明天你就可以變回你自己了。”蜻蜓搖了搖頭:“就讓我做一輩子蜻蜓吧!因為,我最愛的人雖然嫁給了別人,但我也要永遠地在她身邊伴隨著她。”

這是一個童話,一個美麗的童話。但其中要告訴我們的道理,遠遠又不是一個童話所能寓於的。

愛可以失去,但情不會遠離!這是多麼偉大而又複雜的情感呀!

相信愛情 永遠年輕

幾乎人人都希望長壽,但人人又都會老去,唯一不會老的,隻有一顆心。於是,怎樣擁有並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就成了一個最現實的選擇。

心靈的年輕,就是永遠的年輕。

那麼,年輕的心靈從何而來呢?顯然,是來自理想。隻要你為之奮鬥的理想是年輕的,你就會因此而年輕。所以,我們在你死我活的殺場上,會看到戰火中的青春;在百舸爭流的事業舞台上,會看到很多兩鬢斑白的“年輕人”,躍馬揚鞭,疆場馳騁。

那年輕的理想又是從哪裏來的呢?一是來自信仰,二是來自愛情。信仰是心的靈魂,愛情是心的保障。因為,愛情是心靈的雨露,是心情的陽光。

甚至,是一個人快樂活下去的理由。

蒲鬆齡是我國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豪,他的《聊齋誌異》舉世聞名。從這本書,可以看到讀書人的誌向,年輕人的心境,還有浪漫無比的愛情,唯一看不到的是哀怨、貧窮、自棄和老態龍鍾。

其實,他自始至終就是一個落魄的文人。尤其是在成就此書的時候,他已是一個孤寂平凡的老人。

是什麼在滋潤他的心靈?是愛情。

在他給朋友孫蕙當幕僚的時候,他認識了她。孫蕙那時是寶應縣的縣官,她是孫蕙的侍妾,她叫顧青霞。

顧青霞能歌善舞,喜歡吟詩作賦。二人一見麵,就情投意合,相見恨晚。於是,蒲鬆齡為她寫了很多詩。其中有一首是這樣的:為選香閣詩百首,篇篇音調麝蘭香,鶯吭囀出真雙絕,喜付可兒吟與聽。

詩的意思很清楚:我給你選了一百首唐詩中的香閣絕句,讓你黃鶯啼囀似地吟唱。這種心情和境界,確實不是常人所能達到的。

尤其在詩中,蒲鬆齡把顧青霞稱為“可兒”,其愛戀之心溢於言表。

然而,風流倜儻的孫蕙並沒有理解他們的這種感情。一年後,蒲鬆齡離開了孫家。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出仕生涯,就這樣結束了。從此,他成了鄉下的一名私塾先生,並終其一生。

而他那個文學佳麗,不久也因病離世。

從此,他們曾有的那份感情就成了一份秘密,一個永遠也不會為外人知道的秘密。正是這個秘密,成了蒲鬆齡矢誌不渝地進行《聊齋誌異》創作的一個動力。他們之間的那種默契、關注和敬仰,成了他創造一個又一個鮮活故事的源泉。

於是,一個個美麗、善良、聰慧,以及多才多藝的形象躍然紙上,惟妙惟肖。在這些或人或鬼,或明或暗,或濃或烈,或明顯或含蓄的身影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顧青霞的影子。

對愛人的思念,給了蒲鬆齡以無盡的遐想空間。

有人評價蒲鬆齡是世界短篇小說之王,是世界戀愛之王,這話是對的。可以想象,蒲鬆齡數十年獨居一室,埋頭寫作;數十年粗茶淡飯,簡衣素行,沒有頑強的意誌和強大的精神動力,是難以為繼的。

這一切,都源於那個偉大的力量——愛情。

愛情,會使人永遠活在對未來的期盼之中。所以,它才會使人永葆年輕的理想,年輕的心靈,年輕的行動。

席慕蓉是我們都很熟悉的名字,她的詩清純、委婉,充滿情感,即使她在晚年寫的詩句,仍然能讓我們感受到一顆年輕的心。可許多人未必知道,她的青春與活力,依然是來自那永不熄滅的愛情。

她出生在動蕩的戰亂年代。自幼隨父母輾轉重慶、上海、南京,最後到了台灣,之後又去歐洲留學。她在比利時魯汶大學遇到了一個溫情敦厚的男子,為她孤獨的心開啟了一扇明亮的窗。這個男人叫劉海北。

席慕蓉發現劉海北不僅知識淵博,而且十分善良。他會為貓做舒適的窩,會送落單的女孩回家。他常陪席幕蓉打乒乓球,而且總會有風度地輸給她幾分。

一天晚上,她們在月光下告別,當劉海北的背影漸行漸遠時,席慕蓉的內心突然湧起淡淡的憂傷,一種情愫豁然打開:“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他們相愛了。

一個周末,劉海北患了重感冒,臥床不起。席慕蓉親自下廚,精心地為他熬了一鍋粥。這個溫柔的舉動,讓整個男生宿舍都沸騰了!

轉眼,兩個人在歐洲的學業結束了。他們牽手在布魯塞爾的大街上微笑、歡呼,向注視他們的人大聲說:“我們要回家,我們可以回家了!”

回台灣後,他們沒有選擇繁華的鬧市生活,而是在鄉下住了整整10年。從小到大,漂泊已久的席慕蓉從沒有在一個地方住過這麼久。

愛情,使他們感到每一天都是甜的。

他們種下很多槭樹,春天時一片蔥綠,到了深秋則是一片紅。在孩子熟睡後,兩人就攜手散步在這美麗的景色之中。她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情感被一次次地煥發:“我隻能來這世上一次/所以/請再給我一個美麗的名字/好讓他能在夜裏低喚我/在奔馳的歲月裏/永遠記得我們曾經相愛的事。”

內心安寧的席慕蓉,再也不會在夢裏被驚醒,她開始有了夢寐以求的熟睡。

夏日的清晨,孩子稚嫩的歌聲伴著清脆的鳥鳴,她聽見丈夫正悄聲跟孩子們說:“小聲一點兒!媽媽還在睡覺。”

劉海北永遠比席慕蓉早起一刻,親手做美味的食物給她吃。劉海北也永遠是席慕蓉詩歌的第一個讀者,他雖然不太懂詩歌,卻給了她足夠的尊重和理解。

甚至當席慕蓉出名後,一些人開始尊稱他為“席先生”時,他總是微笑著糾正道:“鄙姓劉。”後來,他還幹脆寫了一篇《家有名妻》發表在刊物上,其幽默的筆調,使他們的愛獲得更為廣泛的讚譽。

是愛情,給了他和她如此的胸襟和氣度。

當然,她們也有不幸。在生大女兒時,席慕蓉遭遇了難產。在竭盡全力生下孩子後,她有過短暫的昏迷。恍惚中,她感受到了熟悉的擁抱。那是劉海北在輕輕地抱著她,並不斷呼喚著她的名字。這個從不落淚的堅強漢子哭泣著在她耳邊喃喃道:“再也不生了!以後再也不要生了!”

光陰似水流逝。

他們也攜手從蔥綠的青春,走到了花甲之年。2009年,劉海北因病去世。半年後,席慕蓉帶著《追尋夢土》等兩本新書走進“悅讀會”欄目。她在節目中流著淚說:“我覺得先生劉北海是我最大的支持者。我有今天,一直都是他在我的後麵,他對我很寬諒、很大度。所以他過世後,半年多了我以為我不會再哭了,我本來也覺得可以蒙混過關了,結果還是過不了關。如果今天要講的話,我就是想說——謝謝他!”

於是,席慕容在這裏忍不住飽含淚水地低吟道:“願天長地久/你永是我的伴侶/我是你生生世世/溫柔的妻。”

愛,已在席幕蓉的心中永存。

聽到這樣的故事,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席慕容的詩,會是那麼地受人追捧!時間或許早已流轉,而關於愛的詩句卻永遠年輕。

相信愛情吧!那裏有《廊橋遺夢》的旋律,有《茜茜公主》的真誠,有維納斯的美麗和雅典娜的微笑,有三毛與荷西的身影,有肩上背著公婆再次遠嫁他鄉的堅定,有愛情化為親情的笑聲……

他們或許已經遠去,但英姿颯爽的風韻仍在。他們或許已經無聲,但低吟淺唱的情感,仍使我們感到一種神聖。

因為,他們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