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玖 通訊報道(1)(3 / 3)

第三板斧:製度管人。公安處製定了《考勤製度》《著裝製度》《民警調動、輪崗製度》《民警通報批評、待崗、辭退製度》等10項嚴格規定,內容包括方方麵麵。與有些單位不同的是,他們的製度不是寫在紙上、掛在嘴上、貼在牆上的,而是嚴格鬥硬。有位民警學習時遲了5分鍾,按規定受到處罰。有位民警因為著裝不規範,被扣除了崗位考勤津貼。陳江渝處長感慨地對我們說:“規範化管理在實戰單位和業務部門尤為重要,如果搞虛了,風氣弄壞了,隊伍就很難帶。”

編輯感言:找準關鍵點

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擔負著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為重慶經濟發展尋求新的增長點的重任。高新區公安處置身於這個商賈雲集、人才薈萃之地,當有怎樣的打算呢?“高素質、高起點、高標準,新思想、新觀念、新氣象”——這一總體構思,充分體現了公安處領導班子的集體智慧和魄力。“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藍圖的實現,絕非一朝一夕。建處後的“前三板斧”,應從何處“下斧”呢?公安處緊緊抓住作風、思想、製度三個關鍵點,可謂“斧斧”出手不凡。領導同誌身先士卒,深入一線,全力投入,這種無言的示範,無疑為全處民警做出了“向我看齊”的表率,從而確立了自己在民警心中的權威形象,為帶出一支高起點的隊伍創造了良好的指揮基礎。雷打不動的理論學習,始終使民警保持思想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堅定、精神上的熱誠,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隊伍,打下了必要的思想基礎。全麵嚴格的製度及一絲不苟的執行,使全處運作的每一個環節和步驟都處在規範的軌道上,為建成一支高標準的隊伍建立了堅實的管理基礎。

心曲奏出一片情

一走進高新區公安處大門,正廳牆上“一切為了人民滿意”幾個大字格外耀眼。在公安處的榮譽室,一麵麵錦旗仿佛在傳頌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子夜搶險。今年2月10日淩晨1時20分,歇台子金銀灣113號重慶拉鏈廠一宿舍樓突然垮塌,20多人被掩埋在亂石瓦礫當中,情況萬分危急。正在指揮集中搜捕行動的陳江渝處長接警後迅即抽調40名精兵強將,趕赴現場救援搶救。

垮塌現場混亂不堪。由於天然氣的主管道爆裂,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天然氣;一根折斷的高壓電線杆上,電線忽閃著藍色的火花;垮塌仍在繼續,不時有大小石塊砸下來。麵對這一切,陳江渝冷靜果斷指揮民警拉起警戒線,並通知天然氣公司和電業部門停氣停電,然後帶領民警奮不顧身進入現場,搶救出20多名遇險群眾。4名重傷者被警車及時送往市急救中心搶救,附近危險區的110餘戶居民也及時得以疏散。

黎明前,正當陳江渝率民警準備撤離現場時,數百名群眾圍了上來。不少老百姓哭出了聲,他們緊拉著民警的手說:“你們真是新時代的活雷鋒啊!”

“認窮親”與三雙鞋墊。重慶鍾表廠下崗特困職工劉安亮現在過得很滋潤,左鄰右舍常常對他投去羨慕的目光。先前的劉安亮可不是這樣,老伴過世,他下崗,既要供養年逾古稀的老母親,又要供雙胞胎兒女上初中,生活的重壓,折騰得他整天愁眉不展。公安處程建偉政委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毅然決定認下劉家這門“窮親”。程建偉除了每學期負擔劉家兒女全部學費外,逢年過節都要買些臘肉、板鴨、雞蛋等送給劉家。平時,他隻要一有空,就會轉到“親戚”家聊聊天,問長問短,凡劉家有啥困難和需要,他都會想方設法解決。我們到劉家,親眼見到了程政委和與劉安亮一家照的“合家歡”。

重慶中建廠患病在家休息的女職工楊瑛,年前給公安處陳江渝處長送來3雙鞋墊。楊瑛離異後拖有一子,因常遭前夫打罵,致間歇性精神病加重,生活十分困難。陳處長了解情況後,主動帶民警上門做工作,並指示石橋鋪派出所找楊瑛前夫談話,責令其改正。陳處長把楊瑛的兒子袁月像自己的兒子一樣看待,經常領他來家玩耍,並負責了他的全部學費。由於陳處長和派出所民警的關心幫助,看著兒子快樂活潑成長,楊瑛的病再也未犯了。為表達對陳處長的感謝之情,春節前,她熬了3個通宵,一針一線繡了3雙鞋墊,送給陳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