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掌櫃和幾個夥計在外院廚房吃飯,莫笑和甘草、李媽媽三人在內院的花廳吃。
莫笑跟著甘草一路從遊廊走到內院的東廂,花廳是東廂第一間,就在莫笑寢室的旁邊。
還在門外,她就聞到飯菜香味兒了。
“是紅燒魚塊,還有香椿炒蛋。”莫笑驚喜地道。
“是啊,這個時候的香椿最好吃了,小姐以前每次因為這道菜都能多吃兩口飯呢。”甘草在旁邊道。
莫笑一怔,連飯食方麵原主也跟她一樣的喜好呢。
一進花廳,她就看到一個婦人正在擺放碗筷,這婦人應該就是甘草所說的李媽媽了。據甘草說,李媽媽不過四十左右。可她看眼前的這個婦人,皮糙發枯,額頭上還有幾道淺淺的細紋,如果是在現代看到李媽媽這樣的,莫笑肯定要以為已快六十了。
剛才來的路上,莫笑已經從甘草的口裏知道了關於李媽媽的事。李媽媽的老家在郊外的李家村,家中丈夫早逝,好不容易養大了兩個兒子,看著都成家立業了,孫子也都會跑能跳的,正是享清福的時候了,家裏兩個兒子卻鬧分家,其實是誰也不願意養已經年老的她。因為李媽媽年輕時摔折過腿,腿腳上不太方便,越是老了就越是做不了什麼粗重的活,鄉下的農活自然幫不上什麼忙,孫子又已經帶大了,在年輕的媳婦眼裏就成了隻會吃飯的閑人。
李媽媽也是個要強的,不想受媳婦白眼,也不想看著兒子將她像個球一樣推來推去的,就幹脆到了城裏來找工做。因為做得一手好菜,先是在酒樓裏幫廚,後來因為手腳慢也被解雇了,而一般富貴人家也不願意用一個走路一拐一拐的婦人,後來就到了莫家醫館,從莫問在世那時到現在,也有十來個年頭了。
這李媽媽還是個樂觀的人,雖然家中情況不好,醫館工錢又不高,但做起事來不馬虎,對人也總是眉眼帶笑的。醫館最困難那段時間,連工錢都發不出了,原主莫笑曾提出過讓李媽媽另去找人家做事,李媽媽卻不肯走,說是東家一時有難處,她暫時不要工錢就好了,有一口吃的就行,哪有說走就走的道理,硬是不肯走,還偷偷拿自己以前存下的工錢貼補著廚房花費。
“李媽媽。”莫笑親切地叫了聲走進花廳。
“小姐來啦。”
李媽媽回過身來,衝著莫笑就笑了,果真是笑得連眼角都是笑意,讓莫笑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來。
“小姐可是猜對了,正是紅燒魚塊和香椿炒蛋,而且今天還煮了你喜歡的竹筍湯。這幾樣菜都新鮮著呢,魚是早上桑枝去河邊釣的,竹筍和香椿是小胖子到幾裏的郊外現挖現摘的。”李媽媽熱情地一樣一樣地說給她聽。
新鮮是新鮮,主要還是因為不要錢吧,魚去河裏釣,竹筍和香椿自己去挖和摘,就隻有雞蛋是用錢買的了。
莫笑心中頓時又酸又甜的,酸的是醫館現狀艱難,甜的是,就算是這種情況了,可是從醫館這些人的臉上卻看不到一點泄氣難過的樣子,他們都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支撐著醫館。
“嗯,都是美味,開動吧。”
莫笑坐了下來,並招呼著李媽媽和甘草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