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改革開放了,言論自由嘛。他碰到好時候了唄。嗬嗬。”柳箐笑道。
“這話你說的有點道理。現在是不像以前了。說話不需那麼多慮,那麼謹慎。國家都開放了,何況人乎?更何況一個小小的高中生乎?”祈冰發出這樣的感歎。
“什麼乎啊乎啊的,又在裝斯文,這就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哦。不過,我的直覺告訴我,這個王一平是不是還有什麼事情影響他呢,別人都不像他這樣,他是否還有什麼特殊的經曆呢?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劉莎莎說道。
“等等,我想起一個人,他可以幫我們打聽一下王一平的情況。”柳箐突然說道。
“誰啊?”他們不約而同地問。
“徐大鵬。”
“對,這個徐大鵬肯定知道。那我明天找個機會問問他。”祈冰說道。
第二天祈冰找到徐大鵬,問詢王一平的情況。
徐大鵬詫異地問:“王一平在你們班上?”
“是啊。”
“嗬嗬,這個王一平啊,原來和我一個學校的,不在一個班。他的情況我還是知道一點的。你想了解他什麼呢?”徐大鵬問道。
“這個王一平啊,老師和同學都煩他。他太愛講話了,太愛發表意見了。有時鬧堂,攪得老師上不好課呢。”
“這個啊,嗬嗬。我告訴你吧,他有個外號,你知道不?”
“我哪知道呢。”
“告訴你吧,人送外號:王瘋子。他是人來瘋,人越多他越愛生事,特愛講話。之所以這樣呢,是因為他的爸爸媽媽以前都是一個科研機構的技術人員,爸爸媽媽被打成右派,下放到牛棚勞動,媽媽當時懷著她妹妹,他的妹妹就是一個冬天在牛棚裏生下來的,出生時由於受到損傷,妹妹生下來後就不會說話,也聽不見聲音,他爸爸從此變得沉默寡言的。家裏幾乎沒人說話,他成天就跟自己說話,嘴裏經常念念有詞,別人以為他精神有點問題。不知他是為了發泄呢,還是真有點病態了,他總是喜歡找人講話,見人就熟,毫無芥蒂。”
“哦,是這樣啊,怪不得呢。說起來還蠻可憐的。他老是這樣子也蠻惹人嫌啊。”
徐大鵬小聲告訴祈冰:“有個辦法可以治他,百發百中。”
“什麼辦法呢?”
“他要是亂講話,你就打啞語,他馬上就不說話了,還會生氣走開。”
“這樣不好吧?拿這個啞語。。。。。。他妹妹是聾啞人的緣故吧,他才有所忌諱和生氣的吧。我覺得不好,不能用這個辦法。”祈冰堅決地說道。
“那我就愛莫能助了,我也隻能告訴你這些了。自己去琢磨吧。”徐大鵬說著走開了。
祈冰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劉莎莎和柳箐。她們覺得很驚訝,也很同情這個王一平了。
祈冰提議把這個事情告訴魏老師,讓她了解一下情況,知道這個王一平背後的真實故事,也許會拿出一些辦法來的。
魏老師知道後,若有所思地說:“一開始呢,我也是覺得王一平的情況不太正常,也是在琢磨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本來是想召開班委會,大家議一議,談一談,集思廣益,看如何解決王一平屢屢鬧堂的問題。你現在主動摸到一些情況,有助於我們想想辦法來幫助王一平改掉身上的這些壞毛病。你剛才說的那個打啞語的辦法是絕對不能用的,這樣會刺激他,隻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欲速則不達。這樣吧,明天放學後,你通知幾個班委留下來一起開個會,大家在一起商議一下,看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好的。”
班委會如期召開了。會上班委們對王一平的鬧堂,紛紛進行了痛斥和反對。
這件事隻有魏老師和祈冰心裏有數,先讓班委們發發牢騷,排排怨氣。
大家說完後,魏老師這才接過話題說道:“關於王一平最近鬧堂的事情,大家剛才說了很多,也表示了強烈的不滿。這點我非常理解大家。凡事都有前因後果,看事情呢,不要隻看表麵,要學會透過現象或假象看清事實的實質。剛開始呢,我也把王一平沒有辦法,一時苦苦在尋找對策。這件事呢,咱們班祈冰已經從側麵進行了了解,發現一些讓人驚訝的事情。”隨後,魏老師把王一平家裏發生的事情簡單跟班委們說了一下。
大家聽後,表情驚訝不已。
魏老師接著說道:“情況大家了解了,我想大家不會再那麼情緒激動了。至於用何辦法幫助王一平呢?打啞語不能用的,其他辦法我們得商議商議。”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一時難以想出好的辦法來。
“我有個提議,看能不能有用?”祈冰說道。
“那你說說看。我們一起斟酌一下。”
“十一國慶節要到了,學校不是要搞文藝活動嗎?我提議讓王一平代表我們文科班演一個節目。節目形式內容,由他自己考慮。”祈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