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相反地,甘願受製,不思振作,則必然淪為自己的奴隸,成為失敗者。
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會有弱點。弱點可以是我們不擅長的領域,也可以是我們的不足之處。毫無疑問,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有”(Have)和“能”(Can),也有更多“沒有”(Havenot)和“不能”(Cannot)。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對自身的不完美而感到自卑和焦慮,更沒有必要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完美無瑕而極力掩飾自己的弱點。
相反,不斷反思自己的弱點,是讓自己獲得成功的優良習慣。有些人總是害怕這一點,所以最終成為弱者。不能成大事者,總是固守自己的弱點,一生都不會發生重大轉變;能成大事者,會積極主動地去發現自己的弱點,並從弱點上開刀,把自己變成一個能力超強的人。弱點既可以是你的“包袱”,也可以是你的“動力”,完全在於你的心態。弱點絕對不會因為你的忽略、刻意不去想它就消失,但絕對可以因為你的坦誠麵對而獲得改善。
弱點是一個人成功的阻力,我們要自覺去克服。一個人能挑戰自己的弱點,排除內心的煩悶,才能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相反地,甘願受製,不思振作,則必然淪為自己的奴隸,成為失敗者。
坦然接受自己的弱點。
莊子在《莊子·駢拇》中說:“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已矣;吾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也就是說,一個人真正的聰敏,不是在意別人所說,而是聽到所說檢查自己是否有過錯,對於別人不好的語言我們在聽的同時,也要考慮自身是否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確實存在,就不能躲避,否則會引起別人更大的誤會。
美國前總統林肯曾經說過:“頭腦清晰的人,絕不以完人自居,他自知有許多缺點需要改進,而別人的批評,正可以把這些不自知的缺點揭露出來。我們的臉皮,不可太薄,一受批評,言中你的缺點,就神經過敏,而不能強自鎮定,這也是缺點;但如果臉皮太厚,漠然無動於衷,而不接受別人的批評,改進自己的缺點,這也是不對的。”
心性懦弱的人,會被嘲笑的力量壓彎了原來挺拔的脊梁;而心性剛強的人,則會把別人的嘲笑視作一種完善自我的力量。
美國伊利諾伊州眾議院有個議員,叫康農。他出身於農家,經常因為這點而受到別人嘲笑。
在他剛剛上任眾議院議員的時候,一次當眾演講時,言辭流利的新澤西州代表斐普士說:“這位伊利諾伊來的先生,你的口袋裏恐怕還裝著雀麥吧?”斐普士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諷刺康農的農村出身,還未脫掉農村氣息。全會場的人都聽到了,頓時哄堂大笑。
麵對這種窘迫的場麵,康農沒有生氣,也沒有爭辯。因為他心裏清楚,斐普士雖然是有意在為難自己,但他所說的也都是事實。於是他從容不迫地回答道:“我不僅口袋中有雀麥,而且頭發裏還藏著草子呢!我是西部人,難免有些鄉村氣,可是我們的雀麥和草子,卻能長出最好的苗來。”
康農的這一看似自貶身份的反駁,非但沒有影響到自己的形象,卻讓他名聞全國,大家認為他是敢於麵對自己弱點的英雄。從此,人們開始恭敬地稱呼他為“伊利諾伊最好的草子議員”。
康農說:“對付嘲笑這一類事,不能躲閃,也不能害怕,你越躲閃、越害怕,它便越攻擊你,使你日夜不寧,你若迎頭痛擊,它反而能為你所克服,而無所施其技。就好像遇到野狗一樣,狗若見你怕它,它便越肆意咆哮;你若轉身對付它,它反而停了狂吠,向你搖尾乞憐。”
所以,麵對類似事情時,我們正確的做法是像康農一樣,敢於麵對自己的弱點,承認事實,並努力改進。缺點,本來就是自己想努力改進的事,為什麼要怕別人道破呢?承認自己的弱點,有助於改進,還能體現你自己誠信忠實的性格,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一個人的弱點確實會影響他充分發揮優勢。而那些不會影響我們發揮優勢的缺陷,根本不算是弱點。換個角度來說,我們彌補弱點的原因並不是想成為最完美的人,而是為了讓我們的價值得以更加充分地發揮。
在我們工作麵試時,經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你在性格上有什麼弱點?”其實考官並不是真的希望聽到你曆數自己各個方麵的弱點,而是在看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所以這時應征者需要極力隱藏自己的弱點,提出一些看似弱點的優點來。其標準答案是:我的弱點是太追求完美,以致在做事時,難免思慮再三、猶豫不決,有時甚至會過於堅持細節,而令別人覺得我有些吹毛求疵!
我們在工作或者生活上,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刻意地去隱藏自己的弱點,以獲得別人的認同,從而得到更多更好的機會。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必須有個前提:你要真正認知、理解、接受、麵對自己的弱點,那麼偽裝才有可能,甚至還會促使你改變,讓缺點不再是缺點!
挑戰自己的弱點。
德摩斯梯尼,古雅典著名的雄辯家、民主政治家。他四處發表演說,積極從事政治活動,極力反對馬其頓入侵希臘。誰能想到,在演講台上激情洋溢的德摩斯梯尼,小時候卻有口吃的毛病。他不斷通過挑戰自己的弱點,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德摩斯梯尼的父親在他7歲時就去世了,留給他一大筆財產,但是他的監護人看他年紀小,肆意侵吞了他的財產,到他成年時得到的財產還不及應得的1/12。為了索回遺產,德摩斯梯尼向雅典著名的演說家、擅長撰寫遺產訟詞的伊塞學習演說術。
想成為一名出色的演說家,首先必須聲音洪亮,發音清晰,姿勢優美,富有辯才。但德摩斯梯尼卻天生口吃,嗓音微弱,還有聳肩的壞習慣。在常人看來,他完全沒有一點當演說家的天賦。
更何況在雄辯術高度發達的雅典,無論是法庭裏、廣場中,還是公民大會上,經常有經驗豐富的演說家的論辯。見識多了,聽眾的要求自然就高了,演說者的一個不適當的用詞、一個難看的手勢和動作,都會引來譏諷和嘲笑。
為了能夠成功,德摩斯梯尼付出了超出常人幾倍的努力。為了看到自己演講時的樣子,他在家裏裝了一麵大鏡子,每天起早貪黑地對著鏡子練習;為了學習發音方法,他虛心向很多著名的演員請教;為了發音清晰洪亮,他把小石子含在嘴裏,迎著大風和波濤說話;為了改掉氣短的毛病,他一邊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一邊不停地吟詩;為了改掉聳肩的壞習慣,他在兩個肩膀上方各懸掛一柄劍,如果一聳肩就會紮到自己;為了可以讓自己安下心來練習演說,他把自己剃成陰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