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工作壓力越大,工作時間越長,就越會在心理上想逃離工作。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心理恢複的時間,隻有恢複得好,我們在第二天上班時間的工作才會更有效率。工作在左,生活在右。會生活,才能更好地工作。
我們亞洲人非常崇尚勤奮,這種玩命工作的態度往往讓歐洲人瞠目結舌。每年八月,我們國內的精英們在電腦前玩命地寫完工作計劃書,竭盡全力卻怎麼也沒辦法聯係到歐洲某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其實原因很簡單,他度假去了。
企業家、CEO、銀行家、風險投資商、外企主管……這些在我們眼中“位高權重”的職位背後,幾乎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超級透支。他們沒辦法把工作和生活完全分開,各種各樣的應酬擠滿了他們工作以外的時間表,甚至很多工作內容還要帶回家去完成。
一份心理學雜誌的研究顯示,習慣將工作帶回家的人,無論是在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會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到疲憊,情緒也變得更加暴躁。
一個人的工作壓力越大,工作時間越長,就越會在心理上想逃離工作。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心理恢複的時間,隻有恢複得好,我們在第二天上班時間的工作才會更有效率。工作在左,生活在右。會生活,才能更好地工作。家不是工作的延續,也不是工作的補充。家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需要特別對待。
如果你的工作處理得很好,千萬不要想當然地以為,運用工作的那一套方法,你在家中一樣會處理得很好。如果你這樣以為,如果你這樣去做,你就會把權力規則帶回家。那你的家將會變得一團糟。
家庭不是你的“第二戰場”。
有一名老將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都立下了赫赫戰功。解放以後,無仗可打的他總想繼續發揮自己的能量,於是他把家庭當成了“第二戰場”。打仗用的地圖、望遠鏡等物品都被他搬回了家。日常生活中,他也以行軍布陣的方式指揮著,他將自己的妻子兒女都當成了自己的兵,誰去買菜,誰去做飯,都要聽從他的調遣。甚至還時不時地對他們頤指氣使,動不動就以將軍的身份壓製別人。“這是命令,我是將軍,你們必須聽我的!軍人,就要以軍人的標準做事!你們是軍人的妻子和兒女,所以隻有服從!服從!再服從!”
將軍的兒子從小受父親的影響,也是個脾氣倔強的人,和父親一樣喜歡控製別人。高中畢業後,他想參加高考讀大學,但是將軍堅決不同意,非讓他去參軍。兩個倔強的人,誰也不服誰,兒子說父親不理解自己,父親罵兒子不聽話不孝。矛盾衝突不斷加劇,最終兒子還是拗不過父親,成了一名軍人。到了部隊以後,老將軍又讓人安排他做最低、最差、最累的工作,並嚴格要求他,讓他吃盡了苦頭。將軍這樣做的初衷是想磨煉兒子鋼鐵般的意誌,結果卻適得其反,兒子最終恨起了老爸,最後與父親斷絕了關係。
一個好端端的家就這樣破碎了。老將軍把本該溫馨幸福的家當成了冰冷殘酷的戰場,在家裏執行戰場上的規則,最終把親密的家人關係搞得一塌糊塗。
家庭是我們休息的港灣,不是你工作的“第二戰場”。把家庭和工作區分開!這是工作的藝術,更是生活的藝術。
那麼,我們如何避免在家裏開辟“第二戰場”呢?
第一,要有明確的意識,將工作和家庭區分開。
告訴自己,辦公室裏才是工作的地方,而家是休息的地方。工作上,不管你是醫生、律師、教授還是司機,你所扮演的角色隻是“職務”,回到生活中,你要演的才是“自己”。工作和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和態度去對待。在工作中,我們所處理的主要是彼此的利益,目標是解決問題,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在家庭中,我們所處理的主要是內心的感受,目的是相互理解與接受。假如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接受,就會多一分溫暖,多一分舒心。
第二,不要把工作帶回家。
“工作”與“生活”是兩回事,要學會將工作與生活區分開來。除了工作,你還有生活,你還有家庭和親人。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是事業的成功,還要兼顧家庭。所以不要把工作帶回家,工作是永遠都做不完的,難道你真要把自己累死在工作崗位上?
第三,在家不要保持工作時的作風和氛圍。
在工作中,你可能是領導、主管或者經理,所有人都是你的下屬,別人做錯了你可以批評可以教訓。但是在家中,你隻是一名家庭成員,你可能是父親、丈夫,也可能是妻子、兒女,你們不再是上下級關係,你們是親情關係。你們需要的是溝通和交流,以及家庭成員間彼此的尊重和愛。
我們周圍有很多所謂的精英人士,他們花很長時間在工作上,即使是回家也是帶著永遠無法停止的思考,有的人甚至主張把一部分工作帶回家去做。他們認為,這樣做既延長了工作時間,又可以與家人待在一起,可謂兩全其美。有人甚至認為,把工作帶回家,讓家人能夠看到自己辛苦工作的一麵,家人會更體貼,給他更悉心的照顧,彼此的感情也會增長。
這種自以為是的想法就有點兒過於想當然了。把工作帶回家,雖然延長了工作時間,卻明顯降低了工作效率;本該溫馨幸福的家庭時光,也會被你搞得麵目全非。
家庭不隻是一個人的世界,你會打亂所有人的生活狀態。本來是非工作時間,你非得把成堆的工作帶回家,好端端的休息日,你卻在家裏埋頭工作,把家人晾在一邊,如何盡到為夫、為妻、為父、為母、為子、為女的義務?
而且,把工作帶回家,還會把職場上的壓力與焦慮也帶回家。我們之所以總感覺疲憊,就是因為忽略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假如你把謀生的工具當成人生的目標,無疑會讓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壓力之中。
是該回歸生活了。
或許我們正身處一個永遠追逐與被追逐的時代,隻有加倍努力才能跑得更快。職場上有個心照不宣的規則,你的職位越高,你的應酬就越多,你需要占用的家庭時間也就越多。
一項關於“中國企業家生存狀態”的調查結果顯示,作為一名中國的企業家,平均一周要工作6天,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將近11小時,睡眠時間僅為6.5小時。
一家知名公司的總經理助理透露,無論是老板還是自己,已經無法把工作和生活全然分開了。即使不把工作帶回家,腦子裏也會一直在琢磨著即將要進行的某個項目。無可否認,越來越多的合作項目和生意都是在應酬中談成的。所以就算我們再忙,或者是在家休息的時候,也要抽出時間去應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