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當然沒有一身的“毛”讓你撫摸,人的“毛”就是性情、脾氣,你如果能順著對方的脾氣和他交往,不去違抗他,他當然會和你結交,並樂意為你辦事。
當然,這也並不是要你凡事都順著別人,做一個沒有“自我”的人,如果你真的如此,那你就成為別人的影子了。“順著毛摸”隻是方法,而不是目的,你如果能成熟地運用這個方法,別人就會在不知不覺之中受到你的影響,甚至接受你的意誌。
美國一家專賣肥胖女性服飾的商店,其所賣服裝的設計與一般設計完全相同,受到肥胖女性的青睞。其訣竅就是在銷售技術上采取了不傷害肥胖女性自尊心的做法,即把一般服裝店使用的尺寸換個說法,將小、中、大號改為嬌小玲瓏型、魅力女性型和公爵夫
人型。這種銷售技術使胖女性購買時,心裏特舒服。
方法三:隱藏真正的目的
如果你所求之事從根本上與所求之人的心意背道而馳,這時你絕不能說出真實的目的,“強眼子”發起脾氣來,吃不了是要兜著走的。你必須把你的真實目的偽裝起來,而且要偽裝成對方非常想達到的一個目標,使他在不知不覺中為你辦成了事。
方法四:激將之法
降服“倔強”之人,讓其為你辦事,還可運用激將之法。激將法又分正麵激勵和反麵激勵兩種,二者運用於不同的對象、場合和目的。激言勵誌中,莊辛激楚襄王可算是正麵激勵;而在軍事鬥爭中,多采用反激法。如果對方是自己人,就用反麵的刺激性的話語去激勵對方,以喚起他那受到壓抑的自尊心。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榮譽心,但有時由於某種原因,這種自尊心、榮譽心受到了自我壓抑,此時開導與說服往往不能使之振奮。如果有意識地運用反麵的刺激性語言“將”他一軍,便會使其自尊心從自我壓抑下解脫出來,產生新的興奮。俗話說:“水激石則鳴,人激誌則宏”就是這個道理。這種以激燃自尊火花為目標的遊說藝術,往往能在短時間內激發巨大的動力。
四、成功案例
唐天佑年間,叛臣朱溫用計誘騙五路兵馬反對駐守太原的唐晉王李克用。叛軍中有一猛將高思繼異常勇猛,善用飛刀,能百步取人。後來被晉王李克用的十三太保李存孝生擒。本意留他在帳前聽用,可高思繼卻執意要回山東老家過“苦身三頃地,付手一張犁”的田園生活以此改惡從善。後來李存孝被奸臣康君立、李存信所害。朱溫聞李存孝已死,又發兵來犯,帳前王彥章不僅勇猛蓋世,且智謀過人,晉王將士聞風喪膽,畏敵如虎。晉王問:“何人願意出戰?”眾多王子、許多壯士皆啞然相對,無人請戰。晉王見狀,痛哭一場。還是長子李嗣源說道:“昔日降將高思繼閑居山東,何不請他迎敵。”晉王聞言大喜,遂命李嗣源前往山東求將。
李嗣源來到山東農村,直奔高家莊尋高思繼。剛提起此事,高思繼馬上就說道:“自勇南公存孝擒我,饒了性命,回到老家,‘苦身三頃地’與世無爭,今已數年,早把兵家爭戰之事置之身外。今日相見,別談這些。”高思繼就是一個典型的“強眼子”,李嗣源想如果運用一般的吹捧方法,說他如何武功蓋世雲雲都是不管用的。自古道,“文官言之,武將激之”。對他好言相求,難以收效,必須巧用激將之法,激其就範。於是,編出一通謊言,說道:“天下王侯,各鎮諸侯,皆聞將軍之名,如雷貫耳,稱羨不已。我與王彥章交兵被他趕下陣來,我對王彥章說:今來趕我,不足為奇。你如是好漢,且暫時停戰,我知道山東渾鐵槍白馬高思繼,蓋世英傑,有萬夫不當之勇,待我請來,與你對敵。王彥章見我陣前誇耀將軍,憤然大叫:就此停戰,待你去請他來,不來便罷,若到我這寶雞山來,看我不把他剁成肉醬……”經此一說,高思繼不禁激得心頭起火,口中生煙,大叫家丁:“快備白龍馬來,待我去生擒此賊!”於是,披掛上馬,辭家出山,望寶雞山飛馳而去。
他們倆人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趕到唐營,不但晉王喜出望外,三軍將士亦是異常振奮。第二天,王彥章又來挑戰。晉王引高思繼出馬迎戰,高思繼與王彥章廝殺起來,連鬥三百回合,難分勝負,直戰到天黑,雙方見天色已晚,才鳴金收兵。這次戰個平手,但卻使唐營軍威大振,信心大增,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來日再戰。
高思繼本來已經看破沙場紅塵,決心棄武從耕,享受田園生活。李家雖對他有再生之恩,但正麵動員他出山,重返軍旅時,他卻以自己“與世無爭”加以拒絕。然而,當李嗣源借用謊言激他時,他卻毅然披掛上馬,重返戰場,一鬥就是三百回合。
五、誤區點撥
與強驢般的人打交道,甚至讓其為你辦事,切忌以硬碰硬采取強硬措施,以柔克剛,“捧”著他(她),順著他(她)的脾性,才是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