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家是宋朝的開國世家,在宋朝的建立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力,甚至可以說,是阮家打下了宋朝的半壁江山。當年,宋太祖攻打陳國,陳國大將軍陳尚善用兵,十分勇猛,宋的十萬大軍被對方五萬大軍圍剿,僅剩下一千兵力,所有的人都覺得,沒救了完了,太祖和眾大將就被圍困在千裏湖附近,他們想盡辦法,可是一條條策略被識破,他們無法脫身,陳尚的才華果然還是不容小覷的。此時阮明卻率領了三千兵力趕來,兵貴神速,陳尚根本沒有想到阮明回來突襲,說實話,陳尚,有些自大。阮明自然沒有讓這些人去廝殺,他們在湖邊放了一場大火,火勢之大,直逼九天。讓陳國的軍隊,軍心大亂,紛紛衝向湖中,可是阮明早就在湖邊設置好利劍,長矛。宋祖趁機突圍,雖然人數傷亡不多,可是陳國的糧草被燒毀,阮明又攔截了陳國運送糧草的官道。阮明還迅速集結軍隊,憑借八千兵力,取勝。宋軍取得了千裏湖之戰的勝利,誰都沒有想到,在陳國都要慶祝勝利,準備一舉殲滅宋的前夜遭此劫難。至此,陳國作為一個與大宋實力相當的最後一個國家,隻在史冊上才會出現,自此大宋統一天下。
宋太祖,親建立談功閣,點評大宋開國功臣,其中阮明便被列功臣之首。宋太祖對阮明封賞無數,更是親筆寫下“建國將軍”的匾額,命人將牌匾掛在阮府,是無上榮耀。
隻是,狡兔死走狗烹,也或者功高蓋主,沒有人甘於身居人下,即使是受到一點點的威脅,於是宋太祖總是有各種名義收回下屬的兵權。即使是一直統帥三軍的阮明將軍。宋太祖便打著要輕兵的種種借口開始將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可是阮明後來才意識到自己地位的下降。宋朝的國家越是強盛,宋朝的武將便越沒有地位。可是,宋朝的強盛不就是因為宋朝的兵力強盛嗎?可是這還是阻擋不了阮明將軍隨著陳國的消失而消失在百姓誇誇而談的口中。甚至有人明裏暗裏地嘲諷阮明。一氣之下,阮明辭官。宋太祖妝模作樣的攔了攔。最後下了一道聖旨,大意就是賞賜,爵位之類的。大宋王朝中多少人歎息不已,又有多少人竊喜。官場,從來就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幾年之後,宋太祖崩殂,世宗即位。世宗地位不穩,遍求請阮明重新回來當官,住自己的一臂之力。
阮明在家閑賦幾年,有違大誌,卻不願被皇家召之即來揮之即去。阮明總還是要顧及自己的麵子的。世宗也是誠心,知道自己這樣做,阮明必然忠心。阮明便順勢收回了兵權,兵權在手,什麼都漸漸有了把握,眾人又開始前來朝拜,門可羅雀的日子也是一去不返。可是這時候的阮明還是原來的阮明嗎?閑賦在家幾年,在人們的事業中消失的幾年,出門受到過太傅嘲諷的幾年,讓阮明對權力的渴望愈發熱切。世宗作為宋太祖最有天賦的兒子漸漸引起了阮明的不滿,他將阮明昭回朝中,在某種意義上隻是立威。阮明有感覺到若即若離的權勢。或許是宋太祖給他的經驗,阮明覺得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找一個更加能夠服從自己的人當皇帝,於是三個月後世宗暴斃。眾大臣對於世宗的突然暴斃不能接受,下一任皇帝是誰呢?該由誰說了算。
這時候,阮明站了出來。
“我本閑賦在家,承蒙先帝信任,掌管三軍。先帝在世時,經常與我提到幼子老三十分聰慧仁義,有太祖遺風,我已,我鬥膽提議,由三皇子繼位。”阮明說這話的時候,就站在朝堂中間,佩刀劍。
世宗真的有這樣提過嗎,誰也不知道。世宗總不會想到自己會在三個月後暴斃,留下一道聖旨。既然沒有這樣的先見之明,那麼誰的勢力大,支持者眾,誰就是下一任皇帝。至於,三皇子蒼澈容卻是聰慧仁義嗎?想必不是,倒是世宗的幼子,是年齡最小的一個。於是,蒼澈容就在阮明阮大將軍的支持下即位。自此之後,阮明便成為了阮大將軍,再無人敢稍有不敬。阮明內心也是出了一口惡氣。難道說阮明就沒有想過自己當皇帝嗎?自然也有人推崇阮明。阮明卻當眾殺了這些人,表明自己對新皇的忠誠之心。不不不,你千萬不要以為阮明沒有這樣的心思,隻是阮明覺得現在自己掌權還不是時候高祖在位時,大力整頓國政,宋朝也開始漸漸繁華起來,尤其是那些已經經曆過多年戰亂的,百姓不管皇帝是誰但是是絕對不願意在一次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他們隻擔心自己能否多活幾年。換句話說,宋太祖在百姓心中還是很有威信的,他們沒法子接受一個異姓的皇帝,一個可能讓他們再也沒有好日子的皇帝,總之他們此時維護大宋的心還是很堅定的。於是,阮明這樣做不僅能表明忠心還能受到百姓的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