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如何高明地說謊? (4)(1 / 3)

所以,把自己隱藏起來須做到滴水不漏,讓人看不出破綻。這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需要過人的智慧、心胸、忍耐力和承受力,不過一旦“修煉”成功,一定會給你的人生增色不少。

放低姿態,以詐取誠

在人性的叢林裏沒有絕對的強與弱,隻有相對的強與弱,懂得“遇強示弱,遇弱示強”,才能掌握主動,化不利為有利,化挑戰為機遇。

一位計算機博士畢業後去找工作,他有個顯赫的博士頭銜,求職的標準當然很高。結果,他連連碰壁,根本沒有人想錄用他。想來想去,他決定換一種方式去求職,他收起所有的學位證明,以一種“最低身份”去求職。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錄用為程序輸入員。盡管這個工作對他來說是大材小用了,但他仍然幹得認認真真,一點兒也不馬虎。不久,老板發現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不是一般的程序輸入員可以做到的。這時他才亮出了學士證書,老板吃了一驚,隨後給他換了個與大學畢業生相稱的工作。

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他時常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大學生要強。就在老板肯定他的才能時,他又亮出了碩士證書,老板見後又提升了他。

再過了一段時間,老板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樣,就對他“質詢”,此時他才拿出了博士證書。這時老板對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麵的認識,便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這位博士最後的職位,也就是他最初理想的目標。但如果他一味地強調用自己的高學曆去找工作,那他的求職路也許要艱難很多。正是因為他肯“放低姿態”,“曲線救國”,才如願以償。

現實告訴我們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用善意的謊言去掩蓋真實(對你求職就業不利的地方)。當然,這裏所說的“虛”和“實”都是相對而言的。為了謀得一份理想的職業,在推銷自己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自身的優勢去求職。在表現你的優勢時,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善意的謊言就是表現方式之一。

一位中文碩士為了能在外貿部門謀得一個理想職業,說自己是外語係畢業的碩士生。當然,他的外語水平也的確不凡,過五關斬六將之後,他得到了這份工作。他是外語係畢業是虛,中文係畢業才是實,可他的外語水平遠比中文水平高,又是實。如果他告訴主考人說自己是中文係畢業的實話,那麼在眾多的真正外語係畢業的求職者中,盡管他的水平出類拔萃,恐怕連第一關也過不了,為了讓你的實力被人承認和欣賞,用“以詐取誠”這一手段也未嚐不可。

這個世界是從來不禁絕謊言的,但我們所說的“以詐取誠”並不是要你去用謊言去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是要在對他人無害,對自己有益的原則下適當撒點“小謊”,融合變通。這樣的“謊言”即使被別人識破,也不會太過計較。

正話反說更有效

人們的語言表達有著約定俗成的習慣性規則。在特定的情況下,如果能打破習慣的約束,並反其道而行之,為了更好地達到目的,說出話的意思和自己真實的意圖恰恰相反,卻反而更容易成功,這就是反語的魅力。所謂反語,是一種極端的拐彎抹角,是一種徹底的迂回的表達方法。正話反說便是以徹底的委婉,欲擒故縱,取得合適的發話角度,達到比直言陳述更為有效的說服效果。

春秋時期,齊景公的一匹愛馬突然病死,他遷怒於養馬人,下令將養馬人推出去斬首。

在場的晏子聽說後,他略一思索,便跪到齊景公麵前數落起養馬人的“罪狀”來了:“大王,您想處死養馬人,應該先讓他知道,犯了什麼罪才行呀!現在讓我來列舉他的三條罪狀,請您聽一聽。”

齊景公點頭同意,晏子便對著養馬人高聲說道:“你為君王養馬,卻把馬養死了,這是第一條罪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