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 忠義冤逝大理寺(2 / 2)

秦檜他們見很多人都為嶽飛鳴冤,就抓捕兩個代表,把他們嚴刑拷打,扔進大獄。盡管如此,還是難以堵住人們的嘴。秦檜十分煩惱,如果取不到嶽飛謀叛的口供,一旦高宗查問起來,該怎麼回答呢?

萬俟卨更是焦急,用盡心機,終難入嶽飛於罪。忽然有人提醒說:“淮西之戰,他奉旨逗留,這難道不是一項大不赦的罪名嗎?”

萬俟卨如夢初醒,馬上讓人去嶽飛的宅院搜出當時的誥命,私藏起來,銷毀證據,又逼迫嶽飛原來的部下孫革、於鵬等人證實嶽飛確實曾經逗留過。隻是書信中往來的日期都很明確,沒辦法對上。秦檜就讓親信把這些日期弄亂,並企圖拿這些質問嶽飛,錄取口供。

紹興十年與金兀術的淮西之戰,高宗曾經發了十五封手信,催促嶽飛出兵援助。而嶽飛在接到高宗手信之前,先後於元月中旬與二月初四連上三章,請朝廷同意讓他出兵蘄黃,繞到敵人背後兩麵夾攻。嶽飛既然曾經主動上疏請求出兵救援,怎麼還會有逗留的事情呢?萬俟卨不管那些,因為在信上做了手腳,就什麼也不怕,隻是一口咬定嶽飛當時漠視皇命,故意逗留。

嶽飛嗤笑說:“你們這些純屬一派胡言,都不值得我去辯駁。”

萬俟卨拍案而起,憤怒地說:“嶽飛,你不要逞一時的口快,這裏可不是你鄂州的宣撫司,我也不是當年的提點刑獄。”

嶽飛說道:“不是又怎麼樣?”

萬俟卨也厲聲說道:“我要你從實招來!”

嶽飛明白就算他怎麼辯駁都無濟於事,隻能受到小人的侮辱,於是說道:“好吧,拿紙筆來。”

書吏趕忙拿來紙墨筆硯。嶽飛奮筆疾書,在上麵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寫完之後就閉著眼不說話了。

秦檜見了嶽飛所寫的八個字,卻笑道:“隻此八字就夠了。”萬俟卨也撰了嶽飛的自白書,並作成狀文,送給秦檜。

當眾人在審後定罪之時,李若樸、何彥猷都說嶽飛罪不至死,但由於是萬俟卨主審,他一意孤行,在狀文中寫下了一個“斬”字。

秦檜看了萬俟卨送來的刑部大理寺判決狀文,搖著頭歎了口氣說:“這恐怕瞞不過皇上。”正在犯愁的時候,忽接到金兀術秘密派人送來的蠟書,上麵說:如果想議和的話,就殺了嶽飛作為條件。原來,金兀術已經知道了嶽飛被捕下獄的事。

秦檜得到這個蠟書,心裏有了底,就把嶽飛在淮西之戰故意逗留的“狀書”呈給高宗,高宗不信,後秦檜說金人要以殺了嶽飛作為和議的條件。

高宗生氣地說:“不和議就算了,我不會下令殺嶽飛的!”

秦檜道:“太後的年紀已經很大了,不知道是不是希望自己能過上安定的日子呢?”高宗聽了之後沉默不語。

秦檜見高宗動了心,又搶著說:“如果金人的和議沒有達成,再把先帝送到汴都複位,又該怎麼辦呢?”

高宗歎了口氣,說道:“嶽飛是無辜的,朕不忍心。”

秦檜又上前一步,說:“陛下,小不忍則亂大謀。陛下難道忍心眼睜睜把自己的江山拱手讓給別人嗎?”

高宗皺著眉頭,想了半天,才緩緩說道:“你先把刑部大理寺的狀書留下,容朕想想。”

高宗看著嶽飛和嶽雲還有張憲等人的判決狀文,百感交集,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其實他心裏也清楚,這些人明明都是冤枉的,可是……突然,他腦海中閃現了秦檜剛才所說的“小不忍則亂大謀”的話,於是高宗果斷地做了決定,他提起筆來寫道:“特賜嶽飛死罪。張憲、嶽雲依照軍法當斬,將楊沂中監斬……”

於是,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除夕,大理寺按照高宗的旨意執行,嶽飛享年才39歲,嶽雲也不過23歲,張憲比嶽雲稍微大一點而已。

嶽飛已經冤死,秦檜令人抄他的家,他的手下在嶽飛家搜索了半天,就光找到了高宗所賜金玉犀帶數條,還有高宗賜給他的一些物品,查抄其他的大將如張浚、楊沂中等人的時候,都能抄到豪宅和無數家產,珍貴的寶物更是數不勝數,唯獨嶽飛沒有什麼資產。高宗好幾次要為嶽飛在臨安建幾個住宅,但是嶽飛卻說:“金人未減,何以家為?”

嶽飛的死,實在是千古奇冤。嶽飛去世21年後,紹興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準備北伐,就下詔為嶽飛平反,追諡武穆,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就是現在的杭州西湖畔“宋嶽鄂王墓”。

抗金英雄嶽飛雖然被秦檜誣陷殺害了,但他的精忠報國的精神是不可磨滅的。他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大義凜然,忠心可鑒。嶽飛不愧是我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