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秋季養生在於先生後養
秋天,尤其是剛剛進入秋天的時候,往往是人們一年中身體感覺最好的季節。把握住了夏天身體的生長,這個時候正是身體機能最好的時期。同時,進入了秋天,天氣不再像夏天那麼炎熱,秋高氣爽,身體非常的舒適。
在這樣的情況下,往往是人們對於養生最不重視的時候,人們總是在身體感覺不適的時候才想起養生的重要性,可是那個時候往往已經晚了。在秋天的時候,養生是非常必要的。基本的原則是先“生”後“養”。
所謂先“生”,就是要首先把握住身體提升的最後機會。秋天的自然環境還很好,但是萬物已經進入了收獲的季節。所以初秋的養生方式非常簡單,就是要收住夏天的成果。一是收獲,把這個時期的身體狀態保持住,這樣對於日後的冬天,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收住,人們在夏天的活動最多,往往很晚才入睡。到了秋天,晚上涼爽了,有利於人們早早進入夢鄉。所以,秋天一定要收住自己的活動,有一個良好的休息,這樣才能保證身體機能的各項成果被身體保留住。
秋天的“生”,除了身體素質的提升外,還有一個重點是身體抵抗能力的提升。按照自然界的規律,到了秋冬季節,萬物都處於收藏階段,病菌也是處在收藏階段。但是,人體是一個健康的生命體,人體內環境仍然是適合病菌生存的。每到秋天,都有一個疾病的高發時期。
所以,到了秋天,人就應該提升自身的抵抗力。關於抵抗力,在傳統中醫中,應該屬於正氣的一部分。按照現在西醫的觀點,就是人體自身產生抗體。秋天提升抵抗力,就是人為的促進自身內抗體的產生。這樣,對於秋天和冬天的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所謂後“養”,是指秋天的後半段。這段時間,開始變為白天短,黑夜長,天氣也逐步變冷,是秋天向冬天過渡的階段。這個時期,想要進一步提升人體的體質,效果就太好了。如果通過鍛煉提升體質,遇上氣候變化,反而容易生病,更是得不償失了。所以,在這樣的客觀背景下,養生要麵對的,就是如何更好的度過寒冬,保持住身體現在的水平。
所以,在這個時候,就要開始注意保養身體了。根據氣溫不斷地變化,必須要逐步增加衣服。同時,通過飲食來滋補身體,來應對需要更多消耗的冬天。多吃一些高熱量的食物,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效果的。
秋凍是祖先對先生後養的總結
秋天到了,天氣開始由熱轉寒,就是開始進入“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麵對日益變涼的天氣,我國卻有“秋凍”的傳統養生觀念。所謂“秋凍”,就是指在進入秋天後,不要盲目增加衣服,而是要讓身體經受初秋的“凍”,等到過了初秋,再根據身體感覺和氣溫變化增加衣服。
“秋凍”幾乎是人人都知道的,也是非常符合養生的觀點,其實質是我國祖先對秋天應該先生後養的經驗總結。前麵已經提到,秋天養生基本原則是先“生”。這是指秋天的前半階段,而“秋凍”也主要是這個階段。
“秋凍”可以提高人體對於氣候的適應能力,提高人體的抵抗力。進入秋天後,氣候將進入一個氣溫不斷降低的過程,一直持續到三九,再經曆一個氣溫逐步增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體將不斷的經受更低溫度的考驗。所以,適當的經受一些“凍”,有利於人體適應持續而來的低溫。
“秋凍”更重要的一個意義在於,它有助於人體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當氣溫降低時,一些病菌會在人體內開始生長。而這個時候,人體是一年當中最好的時期。給病菌一個生長的機會,實際上也是在培養人體內的各種細菌抗體。隻要及時注意,這個過程人們是不會有疾病的感覺的,但是,人體內的抗體卻在不知不覺中增多了。有了這些抗體,當冬天來臨的時候,對於很多疾病就有了抵抗力,有利於平安度過冬季。
秋季食補養肺潤燥
一進入秋天,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皮膚變得緊繃繃的,全身起皮脫屑,頭發幹枯而無光澤,頭皮屑增多,口唇幹裂,鼻咽燥得冒火,大便幹結……總而言之,秋天給人一種“幹燥”的感覺。燥,是秋天的氣候特點,以上這些情況,都是人體被秋燥傷到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