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閱讀教學中“質疑”的運用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錢禹清
摘 要: 閱讀教學中的主體是讀者也是學生,學會閱讀、有效地閱讀需要提高讀者的自主創造能力,這一過程需要學生學會質疑。質疑有法可循,可概括為置換法、增刪法、比較法、集疑法。這些方法的運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關鍵詞: 閱讀教學 質疑方法 質疑原則
曾聽過一個講座,講者從讀者解讀出的內容與作者所表達的內容之間的差異談起,到魯迅說《西遊記》沒有主題,到做研究可以研究“無”,從具體而抽象,讓聽者體會到了質疑的智慧和魅力。
質疑二字讓我聯想到了語文閱讀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這個領域,“閱讀”首先是一種學習行為,而且是語文學習行為,它的目的包括:使學習者獲得知識,體驗生活,認識人生和社會,傳承文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使學習者學會閱讀。對這樣一種語文學習行為,許多教育人士、理論家都已經達成了共識:任何真正的閱讀都包含了創造的因子,即“閱讀的創造本性”。可以這樣說,學會閱讀的過程、閱讀教學的過程其實也是提高創造能力、培養創新精神的過程。質疑是實現閱讀教學目標的有效方法之一,因為質疑本身蘊含著對文本的主動注意和思考,主動思考本身就包含了思辨的創造性。那麼,怎樣引導學生質疑呢?
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著眼於語言的品味比較
就質疑的方式方法而言,一般可以采用置換法和增添/刪減法。首先說置換法。這裏的“置換”就是采用置換標題或者文句中的標點、字詞的辦法,引導學生推敲品味語言的意蘊。鬱達夫《故都的秋》一文以清靜的筆調寫北京的秋天,極寫其清、靜、悲涼的特點,抒發對故都的秋的無限神往與眷戀之意。為體味鬱達夫散文語言與情蘊的特點,教師可引導學生質疑思考:把“故都”二字改為“北平”或“北京”行嗎?學生帶著質疑思考“故都”二字的蘊藉就會發現:“故”字使人產生親切感,有情意綿綿之感(聯想“故鄉”“故交”“故人”等詞語)。“都”字有曆史文化厚重之感,使人感受到城市的文化與曆史積澱。所以“故都”一詞是無可替代的。有了質疑,學生就能透過文題感受到散文的情思底蘊。還可以引導學生質疑“的”字可以改為“之”字嗎?“之”字固然書麵化,然而“的”字卻有口語的親切感,仿佛這秋是特別屬於“我”的,這和散文濃烈的個人情緒和審美特征是一致的。
又如餘光中的《聽聽那冷雨》,“冷”字改為“苦”或者“寒”如何?學生走進文本,了解創作背景和情感結構可以發現,這裏的“冷”有兩層含義:一層是從自然角度出發,表達料峭時節春雨的“寒冷”;一層是從情感角度出發,表達故園之思的“淒冷”。無論“苦”字還是“寒”字都不夠妥帖完備。質疑一“冷”字就可以領會題中淒涼迷蒙的意境。
再說增添/刪減法。以朱自清《荷塘月色》為例,在分析課文第四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的寫景(分別是“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的四周”)之後,怎樣讓學生領悟到三段景物描寫其實是一個整體,領略到優散文的寫景境界?可通過對文題的質疑實現:散文題目能否加上一兩個字而不改變表達呢?比如“的”或者“與”?經過分析發現,加了“的”字題目變成了偏正短語,隻強調了月色;“與”字雖然兼顯了荷塘與月色,卻有將二者割裂的遺憾,不如一字不加,荷塘月色融為一體,正是佳景之妙。又如“聽聽那冷雨”,可否刪去“聽聽”二字,或者刪去一個“聽”字?引導學生聯係“小樓一夜聽春雨”,解讀“聽”字的表達效果:餘光中先生曾說:“大概作單純的鄉愁應該就是同鄉會式的鄉愁,就是自己土生土長的故鄉,離開了若幹歲月,油然而生的一種感懷,當然這中間還加上對於親人、鄉人的親情在裏麵,這是最基本的。不過,對於讀書人來講,鄉愁可能是更豐富、更複雜的一種文化感。因為鄉愁不僅僅是地理的,而且還可能包括曆史的成分在裏麵,也不僅僅是個人的情緒,甚至於要包括文化的整個背景在裏麵。”這一場冷雨對於像餘光中這樣的人來說,是一支思鄉曲,是一種曆史的回聲,是一首人生的詠歎調,是需要“聽”的,而那種纏繞心懷、縈縈於腦的揮之不去,非得“聽”而又“聽”,“聽聽”委婉而又深沉地傳達出一位羈旅異鄉者的濃重的思鄉和孤獨之情,一位遠離故土的知識分子對傳統文化的深情依戀和讚美。
二、著眼於“主題”、“風格”的把握,質疑的方式一般有比較法和集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