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影響成品資金的主要原因:
電力企業的電,熱產品由於產、供、銷同時完成,也不存在成品資金的占用。這裏所說成品資金是指生產電、熱以外的產品。
生產情況的變動。產品質量低劣,違反品種計劃或產銷不對路,生產不均衡或合同生產,都會造成成品的積壓。
銷售情況的變動。產銷之間協調情況的變化,運輸條件和倉庫貨運能力的變動,會影響產成品資金增減;托收手續辦理是否及時,也會影響成品資金的增減。
4.除以上原因外,還要注意以下兩種情況:
各項流動資金定額是否核定得合理,分析時要確定定額本身符合實際生產需要的程度。
流動資產計價的準確性。資金平衡表上的各項流動資金期末實際數是反映實際價格的,而庫存物資是按計劃價格反映的,各項儲備資金定額也是按計劃價格核定的,計劃與實際之間的差異,會使實際占用與定額發生偏離。因此分析時,要注意計價的準確程度。
三、其他流動資金及其來源分析
其他流動資金主要包括結算資金和貨幣資金。在一般情況下,企業采購材料時就要支付貨款,出售產品時就要收回貨款,貨去錢來,錢去貨來,做到錢貨兩清。但有時候並不完全是那樣。比如,在采購材料以前,可以預付一部分貨款或者在發出銷售產品時,貨款不能及時收回;營業用電上,從抄表到收費有一個結算期,等等。企業在這方麵所占用的資金構成了結算中的資金。在會計上就是“發出商品”、“應收電熱費”和“清算資產”(應收及預付貨款)。此外,當流動資金的一個周轉過程已經終了,也並不是立即開始另一個周轉過程的。也就是當成品資金轉變為貨幣資金,同時把貨幣資金轉變為儲備資金之間,可能有一段很短的空隙時間,這樣就有一小部分資金占用在“貨幣資金”上。電力企業由於營業用電機構點多麵廣,即使資金全部收回,在內部彙交下撥過程中也要占用相當數額的貨幣資金。
與上述情況相反,企業在購入材料時,可能不是立即支付貨款,在沒有出售產品之前,也可能按規定預收一部分貨款。另外,企業支付工資、交納稅金和利潤是有一定時間的,也會發生應付工資、應付稅金、應交利潤等情況。所有這些應付及預收款項,就形成了企業流動資金的一部分來源。
為了加強流動資金管理,有計劃地使用資金,企業應當及時清算經濟往來中的各種應收應付款項,使結算中資金和計劃外資金的資金來源壓縮到最小限度。分析其他流動資金及其來源情況,就在於查明結算資金的合法性,解剖企業的支付能力,尋求縮短其他流動資金到最小限度的途徑。
其他流動資金及其來源的分析,重點分析以下幾個內容:
1.資金增減情況分析
其他流動資金的多數項目沒有計劃標準和定額,通常以上期數作為比較的基礎,考慮其增減變化。從其他流動資金與其資金來源的對應關係看,如年初資金占用大於資金來源,說明其他流動資金可能占用別的資金來源(如占用自有流動資金或流動資金借款如果期末資金來源大於資金占用,說明有一部分其他流動資金來源為別的資金所占用如被定額流動資金或專用基金占用。
2.發出商品與其資金來源分析
發出商品的資金來源應是銀行的結算借款。將發出商品與結算借款聯係起來分析,可以查明發出商品是否取得合法的資金來源未取得結算借款的數額和原因,也可考察企業取得的結算借款是如何使用的。分析的方法是將已取得的結算借款與可能取得的結算借款相對比。已取得的結算借款可以從資金平衡表來源方直接找到,可能取得的借款的數額是按期辦理托收手續的發出商品的計劃成本和托收的運雜費。
3.貨幣資金和支付能力的分析
貨幣資金包括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兩部分。貨幣資金的收支結存情況,反映著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情況。組織好貨幣收支對企業增加收入,節約支出,改善財務狀況有著重耍意義。隨著財務收支活動的進行,貨幣資金的結存經常變化。其結存量過多,將使企業的流動資金停留在貨幣階段,不能在生產經營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結存量過少,企業缺乏支付能力,不能及時償付各種款項,又影響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因此,要結合資金支付的需求來判斷貨幣資金結存量的合理程度。
資金支付的需要量包括以下內容:
未交稅金及利潤
未付貨款;
占用的專用資金。
如果貨幣資金結存量與上述幣支付需要量相適應,即說明貨幣資金結存量比較合理,反之則不合理。
4.各種應收款和應付款的分析
結算中的應收款,表示企業的資金被其他企業或經濟組織所占用應付款是企業計劃外臨時的資金來源,說明企業占用了其他企業或經濟組織的資金。所以無論是應收款,還是應:付款,都應及時結算,並使其縮到最小限度。
分析時,應注意區分正常的應收、應付款和不正常的應收、應付款。如超過結算期限,拖延付款的過期應收、應付款和違反規定的賒銷,預收預付款項,則屬於不正常的應收、應付款項。根據日常核算資料,將不正常的應收應付款項揭示出來,將有助於企業及時清理逾1期未收未付款項。
5.流動資金占用與來源平衡狀況的綜合分析
簡單地說,流動資金占用和來源應當保持平衡,這是企業財務狀況良好的標誌。綜合分析資金占用與來源的平衡狀況,主要查明兩點:
定額流動資金占用與來源的平衡狀況。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占用超過來源,必然吸收計劃外的資金;二是來源超過占用,企業擁有多餘的流動資金。
全部流動資金占用與來源的平衡狀況。全部流動資金占用超過來源,其結果是占用了專用基金;如果來源超過占用,企業的資金往往墊支於專用基金。